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蜀漢紀》第2章 我是官2代
  羅馬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泱泱大漢也不是被一個兩個人毀掉的。

  在東漢王朝破滅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出過一份綿薄之力。

  東漢這座大廈,靈帝生前一屁股給它坐歪了;張角順勢推了一把更歪了;董卓也狠狠上前踹了一腳;賈詡輕輕懟了一小下。終於,在大魔王曹操兒子曹丕手上,東漢國家中心大廈,呱唧一聲,倒了。

  當然,推倒這座大廈的不僅僅隻是這些人。還有很多很多重要的人,出過力進過責。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人,和劉誕還有著莫大的關系。

  誰呢?正是劉誕的現任爹地,劉焉

  三國志是這樣事兒記載他的:

  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以師祝公喪去官。居陽城山,積學教授,舉賢良方正,辟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

  焉內求交n牧,欲避世難。議未即行,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聞扶言,意更在益州……

  具體的意思就是說……

  劉焉賊拉厲害了!長得也好,身世也好,人也好,哪哪都好,是個做女婿做屬下的不二人選。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三好學生,在大漢大廈將傾的時候順手也推了一把。

  這一把,可以說很重很重了,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點過,emmmmmm說是壓死駱駝的倒數第二根稻草倒是一點也沒有錯。

  這一把,現在正真真實實的在劉誕面前播放。

  前生的劉誕,一直在奇怪,靈帝腦子是有多瓦塌啊,居然會同意重設州牧這件事情。

  又是哪個大臣腦子瓦塌啦,居然提了這麽一個加四倍速讓大漢滅亡的計策。

  今天他總算知道了,原來!原來這個人就是――劉焉……

  抬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禮,劉焉迅速走到主位。

  “今日早朝,我向皇上進言曰: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牧,借以鎮守安定天下。並自請交州牧,諸位以為如何?”

  你還別說,劉焉面容嚴肅的站在那裡,一板一眼的說出這些話來,倒還真的是有模有樣。

  雖佇立而有度,面從容而存威。

  話說的很正面很積極很向上,但是隱藏的意思劉誕早就秒懂了。

  爹地這是要跑路了呢!哇嗚,爹地真的是很厲害了呢!這麽早就看出了亂世將至哦,不簡單呐不簡單!

  實際上,劉焉並沒有看的那麽深遠。

  如今的大漢王朝,雖說宦官橫行,朝政腐朽,內憂外患還連年戰亂。但畢竟靈帝還年輕力壯,仍然把持著朝政。軍事大權大部分也在國家的掌握之中,明眼人能看出大漢出了大問題,但是想一眼看穿靈帝身染重病暴斃,何進召董卓進京,董卓擾亂朝政等等事情……那大概就和劉誕一樣,是個穿越眾了。

  所以,劉焉的想法僅僅隻是手握重權,鎮守一方,等待時機,再做打算。

  這些,在場的大多數人都能看的出來。

  但劉范、劉瑁兩個二愣子還一臉認真、崇拜、欽佩的樣子看著劉焉。

  大概他們真的相信了劉焉的話了。

  若不是知道爹地你是什麽樣的人,

恐怕我也信了你的邪呢!  劉誕恭敬的站在那裡,心裡默默想道

  劉焉面無表情的看了眾人一眼,然後靜靜注視著董扶。意思隨著這一注視,已經表達的很明確了――老鐵,輪到你“發炎”了。

  董扶乾咳了一聲

  “太常大人。京師亂式已經顯露出來了,交趾遠離中原,不宜作為落腳之地”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起頭,表達的內容卻一點都不簡單,之後緊接著的一句話,就可以說是聲若驚雷了。只見他壓低聲音小聲道“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劉誕一驚。

  話說的都這麽直白了嗎?一點都不避人了嗎?

  何為有天子氣?

  就是這裡風水好,山好水好哪兒哪兒都好,最好的是這裡是出皇帝的地方!

  如此話語,若是傳到朝廷耳中,是要被滿門抄斬的。但是在這個府邸中,在這間書房中,就這麽小聲的說出來了!

  皇族尚且如此,其他家族又是如何?

  說大漢朝已經行將就木,真的是一點都不差。

  二愣子劉瑁還在這個時候上前一步,愣愣道“董叔說的有些道理,父親,孩兒也認為益州這個地方不錯,如果真的能出一個天子,那我們一家豈不是可以成為開國老臣?即便不能,益州也是一個容身之所,實乃上佳之選。”

  可以可以,劉瑁這孩子對朝廷,真的是一片赤誠呢。

  眾人笑而不語,關懷的眼神看著劉瑁。

  真是一個可愛的弟弟呢,劉誕歎了一口氣。整理下思路,他準備開始自己的表演了。

  入主益州這件事情,他想插一腳進去。他想試著改變一下歷史,也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

  拱手,作揖,起身整整衣服,劉誕鄭重道

  “父親,益州雖好,但是孩兒以為,此時卻有更好更適合的地方可以去得。”

  劉誕話畢,眾人表情各不相同,劉焉眯眯眼手撫胡須不語,董扶眉毛一挑看了劉誕一眼,其余眾人也朝這邊投來了不一樣的眼光。

  雖表情各異,但是估計他們心裡想的都差不多

  這個一向沒什麽本事沒什麽主見沒什麽才學就是長得超級帥!!!的二公子今天怎麽突然變得積極起來了呢?

  所幸,劉焉雖然是一方諸侯,但卻是一個很疼愛自己兒子的人。要不然歷史上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大、二兒子同時離世而背瘡發作撒手人寰。

  要不然他也不會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參與這次會議了。

  本著讓二兒子鍛煉鍛煉的心態,劉焉慈善的示意劉誕繼續說下去。

  劉誕和睦一笑,平和的說了下去

  “孩兒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蜀道艱險,雖於抵禦外敵時有莫大好處,但若是出蜀進伐亦難上加難。若坐守益州當為寶地,但若天下有變時,插手中原之事也會變得難上加難。

  其二,蜀地人民風軟弱,人口稀少,若是想利用這些兵力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怕是十分艱難。更不可能建立強大的騎兵。一旦中原有變,可以倚靠的兵力不多。

  其三,巴蜀天生的盆地,雖有天子之氣,但是其地形也是很明顯的‘縛龍’之地,倚靠其作為後方可以,但若想以之為根基……孩兒以為,實在是有些難的。”

  不知是歪打正著還是劉誕故意所為,他的話,緊緊咬住了益州乃天險之地,雖可以很好的防衛外來人員的進攻,但也很難打出去這一點。一下子吊起了劉焉的胃口。

  劉焉不說話,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一旁的董扶看到劉焉居然有被說動的可能出現,著急了起來。

  “公子此言差矣,益州……”

  看這論調,董扶明顯是想要反駁劉誕。但劉焉卻在此時抬起了手,示意董扶不要講話,並淡淡道

  “那誕兒你認為,哪裡適合?”

  咦,看來老頭對這個事情有點興趣呀。看來自己的想法有戲?

  劉誕心裡如是想道

  快速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

  而後,稍昂起頭,表現出一副自信的樣子,劉誕侃侃而談道

  “孩兒認為,有兩州適合父親前往,一為荊州,二為冀州。

  荊州之地,乃養民富甲之地,自黃巾之亂開始,荊州所受迫害最為少,可帶甲十萬,且出精兵,此兵員之利。荊州又位居要地四通八達,北達司隸,西通巴蜀,東連吳會,南接交趾。退可守進可攻,此地理之利。父親大人又是荊州之人,若執掌荊州,地方大族豪紳必將鼎力支持,百姓也必然百裡相迎,此人和之利也。

  而冀州,乃是父親大人當年治理之地,重掌冀州當得心應手,冀州乃糧草重鎮,若妥善治理,則糧草無憂。更兼人口眾多。亦四通八達之地。一旦天下局勢有變,南下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進攻中原腹地。

  此二州,都是可以成大事的州郡,父親大人可三思而行。”

  這翻話,分析的並不全面,但是也算的上透徹了。

  從人口,地理,人文因素,劉誕對冀州和荊州兩地做了闡述。簡單的說明了此二地的部分優劣。

  歷史上,這兩個地方確實成為了兩大諸侯――袁紹、劉備的起家之地。聯系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的歷史,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這兩州的重要地位。

  所以劉誕推薦了這兩個州郡。

  其實他更傾向於荊州,因為……

  他上一輩子就是個湖北人。

  而且劉焉也是荊州江夏人,應該會為這個提議意動一下吧。

  但是綜合考慮,他還是拉了冀州來做雙保險。

  一口氣N巴N了這麽多,劉誕都有點口乾舌燥了,但是看著劉焉面上的微微滿意之色,劉誕已經顧不上其他了。

  也許這一次,歷史真的會被他這隻小小的蝴蝶煽動的翅膀,掀起一重巨浪。

  劉焉點了點頭,緩緩道

  “侍中大人及犬子說的都有些道理,現在老夫心裡也有了決定,明日,老夫當再次進殿,向陛下提請……”

  劉誕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難道真的會因為自己的一番話,改變了劉焉的計劃?

  也不是沒有可能,歷史上,劉焉不久是被董扶的一番話給說的心動,前往益州的嗎?董扶可以,劉誕又有什麽不可能的呢?

  “明日,老夫當再次進殿,向陛下提請出任益州牧一職。”

  耶!哎……

  等等,我說了這麽多,啥用都沒有唄?

  劉誕實在有些沮喪,自己說的挺對的呀,為什麽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呢?

  在劉誕愣神兒間,劉焉正一臉老父親的慈善眼光,看著劉誕。

  “誕兒,為父明天也為你謀求個職位你看如何?”

  我看?我看荊州就挺好啊!地理位置優……

  哎,等等……

  你的意思是我要當官了?

  這個事情……

  不是不可以商量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