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布衣青雲》第125章 王思禮
  牙軍大營位於中軍大營後方。

  中軍大營前方是赤水軍大營。

  牙軍之中,共有牙兵兩千人。

  牙軍不在河西、隴右衛戍軍編制之內,以至於很多人認為牙軍屬於節度使的私兵。

  邊境將領、節度使擁有私兵,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就如權貴養士一樣,“為人臣者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以彰顯其威”。

  養私兵,養死士並非為了謀反,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

  其實牙軍雖然不在衛戍軍編制內,但是卻在軍籍之內,拿朝廷的軍餉。

  如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他麾下牙軍實質數量比向朝廷上報的牙軍數量多很多。

  這些多出來的兵馬,全部是安祿山自己掏腰包豢養。屬於獨立於朝廷外的兵馬。

  在即將進入牙軍大營的時候,高辰想到一事,向杜鴻漸問道:“牙軍之中的裨將是何人?”

  裨將,副將之意。

  高辰想了解一下下屬,以便於在牙軍之中立法,建立自己的威信。

  “王帥也是剛調任一名隴右的名將為牙軍副統帥。”

  杜鴻漸賣了個關子,面含笑意的向高辰說道。

  “隴右的名將?不知是何人。”

  高辰再次問道。

  高辰在隴右任職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對隴右諸軍的將領也有所了解。

  能被王忠嗣認知調遣為牙軍副將的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輩。

  “臨洮軍副將,王思禮!”

  杜鴻漸一字一頓的說出了這個名字。

  “是他!”

  高辰了然,心中默念這個名字。同時在心中尋找後世史書上關於王思禮的片段。

  “王思禮之勇,不在猛戰,而在於果敢。他出自將門世家,胡人貴族,父親是朔方將軍王虔威,其以通曉兵法聞名。王思禮青出於藍,盡得其父之學。雖然王思禮沒有令人驚歎的騎射之術,也沒有過人的勇猛。但是其長於謀略,滿腹勝兵之計。王帥曾說:‘思禮善謀略,不善用兵,本應僚使;然治軍嚴謹,立法森嚴,可謂之良將。”

  杜鴻漸徐徐的向高辰講述王思禮。同時語氣中還包含著不同尋常的意味,很耐人尋味。

  杜鴻漸語氣剛落,轉而又向高辰說道:“王思禮是王帥老部下了,我在河東的時候,王思禮就是王帥麾下的將領。王帥佩戴四鎮將印後,來到河西,王思禮是隨王帥一起來的。以他的資歷和戰功,成為牙軍統帥都可以,但是王帥卻調他來作為高將軍的副將。”

  “我聽聞王思禮好爭。外放了這麽久,不知道改變了沒有。”

  末了,杜鴻漸又加了一句。

  “多謝杜僚使告知。”

  高辰笑了一聲,拱手說道。

  “王思禮資歷和威望都比你深厚,高將軍不擔心駕馭不了他嗎?為何還能笑出聲來。”

  杜鴻漸不解,向高辰問道。

  “這是王帥的安排,王思禮是隴右名將,我也出身於隴右軍中。所以我感到高興。”

  高辰開口回道。

  “凡事不要太樂觀的好。自古主將、副將,如果主將的能力完全高於副將,則主將統帥全軍。若兩人能力相當,士兵則會有選擇,主將壓製不住副將,則軍心不穩。”

  杜鴻漸向高辰提醒道。

  杜鴻漸所闡述的話,在歷史上安思順與哥舒翰的主副之爭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直到最後,安思順和哥舒翰反目成仇,成為生死大敵。

  安思順任大鬥軍使,哥舒翰任大鬥軍副使。安思順在河西、隴右為將三十多年,元老級別的將領。哥舒翰從軍僅僅數年,但英雄事跡廣為流傳,軍中人人尊奉為英雄。以至於整個大鬥軍分為兩派,各自為戰。

  “謝杜僚使提醒,高某自有分寸。”

  高辰再次拱手。

  杜鴻漸則是不留痕跡的點了點頭。

  王思禮也是王忠嗣器重的大將,杜鴻漸當然知道,王忠嗣調王思禮來牙軍,到底是何意義。

  牙軍大營前,這是一處極為寬闊的演武場,到處充斥著人喊馬嘶之音。

  場上士兵,人人披著明光甲,頭頂紅纓。

  日光之下,明光甲閃閃發亮,將士們揮灑著汗水,勇健騎射。

  “這是河西、隴右最精銳的兵馬,從十幾萬精兵中遴選而來。天下牙軍,無一能比擬王帥麾下牙軍精騎。涼州大馬,橫行天下,完全可比安西陌刀軍,燕雲鐵騎。古代秦之銳士,魏之武卒猶不及也。”

  即便是身為謀士幕僚,杜鴻漸也以精銳牙軍自傲。

  “人人精通騎射,在戰場上可以一當十。”

  立地觀察片刻後,高辰讚歎道。

  “高將軍少年英雄,九曲飛將河西無人不知。但是牙軍之中的士兵都有一技之長,多有心高氣傲之徒,若高將軍不顯示一下本領,不易服眾。”

  杜鴻漸向高辰建議道。

  “嗯!”

  高辰點了一下頭,向杜鴻漸說道:“可否將士兵召集起來。”

  杜鴻漸來到一名士兵身前,向士兵說道:“新任牙軍統帥已至,請告知王思禮將軍!”

  士兵聽後,連忙去通知王思禮。

  少頃,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來到高辰和杜鴻漸面前。

  男子一身山文甲,英俊威武,豪邁矯健,有將門世家的氣質。從五官的長相,可以看出他不是漢人。

  他就是王思禮,李光弼的同鄉,營州高句麗人。

  高句(gōu)麗(lí)被大唐攻滅之後,這個民族就完全和漢人融合。高句麗人也都遷徙至大唐之內,慢慢向漢人演變。如赫赫有名的高仙芝,也是高句麗人。

  至於後世朝鮮半島上的高麗人,並非輝煌一時、驍勇善戰的“高句麗族”,雙方不可同日而語。

  “我以前從未聽說過高將軍的名諱,更未知曉‘九曲飛將’的稱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了,當聽聞高將軍的名號時,已經是高將軍的下屬了。”

  王思禮來到高辰面前,一拱手,向高辰說道。

  高辰和杜鴻漸都能聽出王思禮的言外之意。

  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你高辰,怎麽忽然間你就變成了我的上司?

  或許也有暗歎高辰威名之大,升遷之快的含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