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布衣青雲》第74章 勇悍
  高辰將盔甲褪去,雖然不會再受束縛,但也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

  他時刻都要躲避向他刺來的長刀和短矛。

  如果身中一處,他則必死無疑。

  對於高辰來說,他現在是一個無名小卒。

  小卒的職業就是衝鋒陷陣,為了功勞而死戰。

  還是那一句話,何不將戰鬥當做遊戲一場?死亡就如回家一樣。

  如果樂觀一點,高辰認為這是對他成長路上的磨練。

  一個熱血少年,不著寸甲,手執長矛,用來綁頭髮的繩子早已不知道哪裡去了,使高辰頭髮披散著。

  來回衝突,長矛起落,已經有二十幾名吐蕃騎兵倒在高辰馬下。

  吐蕃騎兵的銳氣盡為高辰所奪,剩余十幾人不敢上前。

  “薛仁貴、薛納父子已經死了,唐國怎麽還有這樣的人物。”

  面對高辰猛馳猛突,完全不要命的打法,吐蕃騎兵終於畏懼了。

  高辰機智,短暫的休戰後,他不再衝突剩余的十幾名吐蕃騎兵,而是衝向圍攻荔非元禮、荔非守瑜和王文武的陣營。

  數十吐蕃騎兵將荔非元禮三人圍的水泄不通,全力進攻三人。

  三人的盔甲也灌滿了水,變格外笨重,行動不方便。

  這種皮革和鐵片製作的厚重鐵甲,非常忌諱這種大雨天氣。

  荔非元禮梟猛,冒著大雨,在陣中連砍十余人下馬,但是源源不斷的吐蕃騎兵湧來,還是令他應接不暇。

  荔非守瑜與王文武皆殊死戰,兩人相背,縱橫奮擊,互相配合。

  三人的狀態越來越不好,吐蕃騎兵每一次都最少十人同刺,險象環生。

  高辰一夾馬腹,戰馬直接越過雨幕,飛馬入敵後,長矛直刺一名吐蕃騎兵後心。

  那名吐蕃騎兵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落馬而死。

  然後高辰直刺直突,又刺死數人。

  吐蕃騎兵這才意識到包圍圈外面,竟然有一人在偷襲他們。

  皆不禁暗罵:數十人打一人,還被跑掉,真是丟人現眼。

  “吾為諸君破之,快些離開!”

  高辰長呼一聲,馳入吐蕃騎兵之中,橫衝其陣。

  他衝堅陷陣,奮不顧身,長矛突刺,奮疾如飛,連搠數人下馬。

  吐蕃騎兵見高辰如此驍勇,陣腳大亂。

  荔非元禮、荔非守瑜、王文武三人奮起,排刀而上,搏鬥胡馬,迎合高辰。

  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陣陣長呼。

  有八名身披細鱗甲的大唐士兵挺入敵陣。

  原本陣腳大亂的吐蕃陣型變得潰敗,大唐騎兵手起刀落,將這一隊驚弓之鳥幾乎斬盡。

  天色冥暗,雨還在下,雷還在鳴。

  周圍的吐蕃騎兵看不清唐軍有幾人來,以為唐兵援軍到來,為了保命,慌張逃離。

  高辰的勇猛已經讓他們產生畏懼之心,以至於唐兵“援軍”到來,不敢和唐兵交戰。

  實際上這夥“援兵”也只是剛才高辰令其先行的八名騎兵而已。

  他們在奔跑了一段後,意識到戍主和戍副可能遇到了危險,回頭相救。

  “好雨!天助我也!撤退!”

  高辰展臂仰天,一聲大笑,下令一眾士兵趕緊撤離。

  周圍的無主馬匹能帶走幾匹是幾匹。

  ……

  與高辰戰鬥時的數十名吐蕃騎兵在逃離的時候,遇到了一名吐蕃千戶。

  雨下太大,吐蕃千戶剛才率領數百騎兵繞著河邊走了一圈,

沒有看到唐兵的身影,歸來時正好遇見和高辰交過手的這夥騎兵。  唐初時,松讚乾布模仿唐朝當時的“府兵製”,建立五如。其士兵皆兵農一體,亦兵亦農。

  松讚乾布將吐蕃分成五個軍事行政單位,伍如、約如、葉如、如拉、蘇毗如。

  每“如”相當於軍事上的“翼”,伍如即中央翼,約如即右翼、葉如即左翼,如拉意為附屬翼,蘇毗如即蘇毗翼。除蘇毗如外,其余四者又各分為上下兩部,又稱支如。

  每一個如都有十幾個千戶所,管理著上千戶百姓。千戶所的長官被稱為東本,即千戶。所以千戶在吐蕃也算是一個人物。

  “我們狼狽在衣服,你們狼狽在神態。告訴我實情?”

  吐蕃千戶率領數百騎兵,將逃回來的吐蕃騎兵攔住,面色一沉,問道。

  “我等百騎追至,卻被四人阻。其中有一名唐將,騎著棗紅馬,手持長矛,他戰鬥時敢褪下戰甲,悍不畏死。他一人便殺死我軍數十騎,百長也死在他的矛下。又見唐國援兵忽然出現,不得不撤退。”

  吐蕃千戶的權勢很大,吐蕃士兵都很怕他,不敢向吐蕃千戶說謊。

  “敵將勇,便怯;敵援來,便撤。 你們是在為自己怕死找借口嗎?等雨停後,我一定將狐尾戴在你們帽子上。”

  吐蕃千戶大怒,對他們罵道。決心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

  吐蕃“重兵死,以累世戰沒為甲門。敗懦者垂狐尾於首示辱”。

  作戰勇敢是吐蕃士兵的風格,戰死對吐蕃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吐蕃百姓一戶為國戰死者多,那這一戶便可升為“甲門”,再從軍者,成為“桂(武士)”,戰時出征,奴隸隨行,謂之“奴從”。

  如果因懦弱、貪生怕死而戰敗,便“垂狐尾於首”,被人嘲諷、鄙視。這對吐蕃人來說是最大的恥辱,更甚殺頭。

  “如果引騎去追,還能追得上嗎?”

  吐蕃千戶最後沉聲一問。

  死傷數十百騎是小,但是被視為“蔑如”,這誰都無法忍受?

  他們蘇毗如的元帥(藏語為瑪本,直譯為軍事長官)若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會輕繞他。

  “除非大雨停下,不然我等很難再找到唐兵。若分散兵力尋找,難免重蹈覆轍。我們還不知道唐軍的援兵有多少。”

  吐蕃騎兵唯唯諾諾的說道。

  “真是囂張啊!”

  吐蕃千戶恨恨的錘了一下胸膛,咬牙切齒道:“麥子快要成熟了,積石軍的麥子一向為我吐蕃所種。今日的恥辱,明日必然加倍奉還。”

  他吐蕃千戶眼中,吐蕃已經能和大唐相提並論。

  今日不能將入境唐兵留下,只能將這筆帳記在心中。

  等“金箭”到來之日,便是進攻積石軍之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