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窮途末路,我等因你而活啊!”
葛軒來到高辰面前,開口說道。
葛軒從軍多年,見慣生死,身邊戰友的倒下,讓他產生情緒,但並沒有高辰那種悲戚。
今天能活著,全靠高辰臨危不亂。
今天能活著,全靠高辰勇猛作戰。
葛軒從軍這麽多年,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勇猛是士兵。
就連荔非守瑜的箭術也震驚到了他。雖然僅僅射出六支箭矢,但是例不虛發。最主要的是每一箭都能射穿吐蕃騎兵的鎖子甲。
葛軒自愧不如。
“身為大唐士卒,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理所應當。”
高辰慷慨激昂,滿懷義憤。此刻他的心情依舊不能平靜。
“今日以少擊眾,以步擊騎,一雪前恥,你這一戰,殺傷十數,功勞即便是擔任一名戍主也可。聞名積石軍也是必然,今後前途不可限量。”
葛軒扶著高辰,由衷的說道。
“我搏得了隊正之功嗎?可惜了剛才還相談甚歡的戰友!”
高辰說這句話不知是惜是憾?
或許不久之後,高辰如葛軒一樣,面對敵我生死,面不改色。
“好兄弟!我可以得見,你如王帥的那一刻。”
荔非守瑜也來到高辰面前,欽佩的說道。
剛才高辰大發神威的一幕,他歷歷在目。
勇猛、無畏。
荔非守瑜想不明白,高辰初次從軍,竟然沒有一點新兵的膽怯。
若說高辰沒有故事,他一點都不信。
“王帥舉世無雙,非我能企及。”
高辰雖然說話謙虛,但眼神卻看向更遠的方向。
這只是一場邊境小衝突,高辰要的是一場大戰,使他將功勞累積的更高。
“據說王帥準備向吐蕃發動大戰,欲一舉消滅隴右、河西邊境的吐蕃主力,肅清邊疆。你若參戰,必能受到王帥賞識。”
葛軒向高辰透露這個消息。
“我一步一步走下去,我想我會有機會的。”
高辰雖然語氣淡然,心中卻難複平靜。
“此地不宜久留,如果再有吐蕃騎兵到來,那就糟糕了,帶著將士們的遺體和戰利品回戍堡。不要忘記,以馘記功。”
葛軒仰頭看了一下時辰,向高辰、荔非守瑜和另外一名士兵說道。
馘,戰爭中割去敵軍的左耳以計數獻功。
這一戰,殺死吐蕃精銳遊騎二十八人,除了被高辰刺死的那一匹戰馬,盡得其戰馬、武器、弓矢。
有了這些戰利品,積石軍副使張守瑜沒有理由不相信高辰、荔非守瑜等人的勝利。
四人趕著戰馬,帶著唐兵的屍體和“戰利品”,返回赤嶺戍堡。
高辰一個人持矛走在最後面趕馬,臨走前扭身看了一眼染血的土地,然後又深深看了一眼黃河,歎道:“黃河若不盡歸漢土,如何華夏?”
從積石軍(青海貴德)開始,黃河的上遊千裡,皆不是大唐的領土。
漢代稱這一段為河曲、析支,唐代稱這一段為九曲。
高辰剛才所戰之處以及往南的很大一部分土地,曾經都是大唐的領土。
中宗時,金城公主和親吐蕃,朝廷將距鄯州西南六百多裡的黃河九曲地為金城公主湯沐之所。
這一代黃河旁有多處溫泉,適合泡溫泉。
這個問題高辰不知道在問誰?因為從三代到大唐,黃河從來沒有完整的出現在大唐領土之上。
……
黃昏即將到來,高辰、荔非守瑜等人趕著戰馬登上赤嶺戍堡。
戍堡士兵見一群馬匹上山,心有警惕。
葛軒露面。戍堡士兵才知他們立大功回來了。
十人出去巡邏,竟然能趕著二人多匹馬回來,他們是如何虎口拔牙的?
赤嶺戍堡的士兵百思不得其解。
戍主李耳總得知情形,大喜過望。
二十多匹戰馬是其次,重要的是葛軒等人一定斬殺了不少敵軍,如果上報積石軍,他必能分一點功勞,離開這苦寒之地。
“今日辰時,你們如往一樣離開,還是如以往一樣,申時歸來。你們到底經歷了什麽?才能大獲而歸。”
李耳總快速跑出來,望著赤嶺戍堡外的一群戰馬和高辰四人,激動的問道。
“例行巡邏,行至九曲,遇吐蕃遊騎二十八人,斬馘而歸!”
葛軒說完,歎了一口氣,又道:“雖勝,亦有六名壯士為國捐軀。”
一石激起千層浪,赤嶺戍堡的士兵不敢置信。
十名步兵遇見近三十名騎兵,還能將其斬殺。
難道王帥在軍中嗎?
天下間,不知道有幾個能以一敵百的猛人。
但只有一個人做到過,那就是王忠嗣。
也是那一戰,讓王忠嗣聞名天下, 使無數大唐少年崇拜王忠嗣。
那時的王忠嗣正值青壯,還只是左威衛郎將,在當時的河西節度使下任職。
他帶領兵馬攻取了吐蕃新城,吐蕃大舉出兵報復。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當時的情景:“眾不敵,舉軍皆恐。忠嗣單馬進,左右馳突,獨殺數百人,賊眾囂相蹂,軍翼掩之,虜大敗。”
單騎衝陣,獨自斬殺數百敵軍。
在武風極盛的大唐,如何不讓少年們崇拜?
然而這只是士兵們的空想。
王忠嗣可望而不可即,在即便是在戍主李耳總眼中,王忠嗣也是神一樣的人物。
如果王忠嗣在,面對二十八騎,一人足矣。何用高辰等人損失慘重?
“這是昨日剛入伍的新兵荔非守瑜,他一人便射殺六人,斬殺四人。”
葛軒見李耳總以及周圍士兵質疑的眼神,將馘拿出的同時,指著荔非守瑜向李耳總等人介紹道。
眾人聞之,一陣驚呼。紛紛注視荔非守瑜。
“他是我族弟,勇猛不在我之下。”
荔非元禮哈哈一笑,為荔非守瑜感到高興,但又不經意間握緊一個拳頭。
然而眾人皆向他投去鄙視的眼神,以為荔非元禮在說大話。
荔非守瑜訕訕一笑,謙遜對李耳總已經眾人施展一禮,因為他知道今日的主角不是他。
“九曲上遇吐蕃遊騎,起初以為必死,是高辰臨危不亂,激勵士兵反擊。其一人一矛,衝擊敵陣,刺死十二人。”
葛軒將高辰的手臂舉起,振奮的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