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布衣青雲》第39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高辰握緊拳頭,銀牙咬得崩響。

  拂袖而去?

  他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再據理力爭,高辰做不到了。也許委曲求全,是現在唯一的辦法。

  高辰拱手向謝斐長揖一禮,似乎是向謝斐低頭,向他屈服。

  以前行禮,是為尊敬。

  現在折腰,卻是恥辱。

  “我知你是大侯鄉人,家人也深受災難。我自作主張,為你家多置桑田一百畝,再給你家十緡錢財。不用為你家擔心。世人都傳張嘉貞、張說為開元賢相,可事實哪有那麽簡單?縱橫天下者,必有心機;位極人臣者,必能捭闔。”

  謝斐看到高辰折腰後,怒氣漸散。將高辰扶正,語重心長的說道。

  人們都認為開元賢相,清廉能乾,克己奉公,大度無私。但是真正了解的都會知道,能當上宰相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燈。

  他們的能力和品德冠絕時代,治國他們有大手段,治人有小手段。

  世人皆知李林甫“工於心計”,如果他當時的政敵不是寧折不彎的張九齡,而是姚崇,或者張說,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此時的謝斐得意忘形,不同於它時,他認為高辰是真正意義的拜下。

  這個與眾不同的少年英傑向他下拜,充滿成就感。

  他認為高辰怕了,怕雎陽郡中的世家大族。

  是啊!在一個鄉紳面前高辰都不敢大聲說話,何況是雎陽那些權勢滔天的大族?

  畢竟高辰是未冠少年,涉世未深,敢勇往直前,卻不敢妄自尊大。

  “謝明府君!”

  高辰重重一謝,然後告辭道:“卑職告辭,我一定輔助縣尉,使得天衣無縫!”

  “天衣無縫!善!高辰,權和勢在等著你,就等你跨過這步了。”

  謝斐拍了拍高辰肩膀,一副我看好你的模樣。

  高辰微微點頭,轉身離開衙堂。

  即不橫眉怒目、咬牙切齒。他也不想聽天由命,隨波逐流。

  今日,謝斐又給高辰上了一課。

  待高辰走後,幕後有一人走出,向謝斐問道:“明府真自信能掌控他嗎?”

  “此兒功名利祿心,在吾掌中矣!”

  謝斐自信的說道,冷笑、伸掌、握拳。

  他認為對於高辰,他是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出了縣衙,高辰渾渾噩噩,一口氣奔出城,來到“罪魁禍首”,汴水旁。

  經過大雨,汴水已經猛漲許多,碧波千頃,宛若銀鏈。秋風吹過,波湧浪卷,蘆花似雪,水聲清越。

  它一點都不愧疚,和以前一樣,平穩。

  高辰在河畔撿起一塊拳頭大的鵝卵石,猛砸向它。

  “噗通……”

  它一點都不痛,好似還帶著笑聲。

  高辰更為生氣,又抓起一塊石頭。就欲投擲。

  即將舉起的時候,高辰停頓。緩緩放開手,石頭又落在地上。

  上善若水,它一直澤潤萬物,而不受名利。

  它一直恩惠萬民,比起它的功,只是犯了一點微不足道的錯誤罷了。

  “古人常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難道你想用石頭將魚砸出來不成?”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背著漁網來到高辰身後,頗為看不慣的說道。

  他認為高辰來到河邊是為了捉魚,又不想動手麻煩,妄想用石頭將魚砸出來。

  退而結網?

  我是來捉魚的,

達不到目的,為何不用手段?  難道我是空懷壯志,不實實在在的付諸行動?

  高辰轉而向漁夫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白發老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也不多想,將網張開,撒在這秋水之上。

  ……

  高辰回到虞城後,太陽已經即將落山了。

  他來到一家酒肆,在門前駐足而不入。

  “高司戶,光臨小店,為何不入?”

  店小二看見高辰,欲迎。

  “不了,我今日不入貴店飲酒。我要買酒。”

  高辰搖頭,向店小二說道。

  “司戶要酒多少?”

  店小二問。

  “什麽酒最使人醉?”

  高辰反問。

  “滎陽的土窖春最使人醉,少有人能喝過一鬥。”

  店小二向高辰回答道。

  “給我來三鬥,再包幾個下酒菜。”

  高辰聽後,向店小二囑托道。

  “好嘞!”

  店小二聽後,跑回店中。

  夕陽西下,高辰提著兩壇酒,包著幾個下酒菜,向街道回走。

  高辰將酒菜放入房屋內後,就去找張抃、秦伯盛等人。

  “天色已晚,大兄約我等出來作何?”

  張抃向高辰問道。

  “太守救濟大侯鄉三百車,縣令勾結士紳,隻給一百車。大侯鄉百姓面臨餓死、欺凌的結局。我想伸張正義,誰能祝我一臂之力?”

  高辰開門見山,向張抃、秦伯盛等人說道。

  除了張抃之外,另外九名少年都是大侯鄉人,就連張抃也對大侯鄉有感情了。

  一眾少年皆義憤填膺、憤憤不平。

  “自古好文者遊士,好武者遊俠。我能輕生重義,勇於排人之難。今日竟有人欺凌我家人,身為衙役,我感到莫大恥辱。大兄只需要一言,我等刀山火海也。”

  一名少年捶著胸口,異常憤怒。

  “今日有大兄在事,別說丟掉這皮囊之職,即便是丟掉性命,也不足惜。”

  秦伯盛接話道。

  其余少年也紛紛迎合,皆願助高辰一臂之力。

  “蓋聞‘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大兄行火中取栗的事情,必有周密計劃,三思而後行!”

  張抃向高辰提醒道。

  “我本小小司戶,哪有什麽周密的計劃?我想過將世家大族和虞城官吏的勾結稟告雎陽太守,但中書令李林甫不樂太守,因之可能連累太守。所以我想耍一些小手段,讓覆水難收,無法挽回。”

  高辰幽幽一歎,開口說道。

  如果他完成了,即便謝斐無理由問他的罪。

  不過屆時將和謝斐成為死敵,被雎陽世家、虞城鄉紳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高辰已經嚴重的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別小看這些大族世家,在這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時代。皇帝下派鹽鐵使、采訪使等各種使臣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巴結這些“欽差大臣”。

  許多州縣的權貴都會進獻奇珍異寶、山珍海味入皇宮,以取悅貴妃。

  數十年後,有一個大文豪會對時下帝國政治批判為“文恬武嬉”。

  天寶年間,文恬存在不少。武嬉,目前還不存在。但是屍位素餐的人,卻是比比皆是。

  開元初年,唐玄宗和姚崇約法十章,姚崇才答應成為宰相。

  這約法十章為:施政以仁義為先;不謀求對外擴張;執法從親近之人始;宦官不得乾預政事;對百姓除租賦之外不得苛取;皇親國戚不得擔任台省要職;對臣下接之以禮;鼓勵犯顏直諫;停止建造各種佛寺道觀;杜絕外戚乾政。

  現如今這“十事要說”,剛好被唐玄宗忘得一乾二淨。沒有一條,他仍在履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