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布衣青雲》第119章 蓋如古代蒙恬、衛青
  身為此地太守,徐衛雖然無權管理廓州諸軍。

  但是廓州的大部分動向,他還是知道的。

  今非昔比!

  短短旬日,讓高辰名動河、隴。昨日剛傳來的九曲之戰,更是凸顯高辰的智勇雙全。

  對於這樣一個少年猛將,又被王忠嗣賞識,徐衛不得不重視。

  “見義而勇,國之將也。若如蒙林之人,必當手刃!即便是做一名小卒,實所甘心。”

  面對徐衛誇讚,高辰不張楊,緩緩說道。

  “高押牙英姿勃發,若鶴舞長空,是為大將之器。既然李將軍沒有時間,那我下令撤銷宴請。”

  徐衛話鋒一轉,繼續向高辰和李光弼說道:“如不介意,我叨擾諸位,淡飲幾杯。”

  “請!”

  李光弼向徐衛請道。身旁一名士兵起身,主動向徐衛讓座。

  徐衛都這麽說了,李光弼再無拒絕的道理。

  徐衛好歹是一郡太守,李光弼不好意思再打他臉。

  “今王帥之名,響徹天下,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就如隋珠和璧一樣,無人比貴,更如日中天,誰與爭輝?若可以,願得王帥身邊一掌書記,也比一郡之長。實為仰慕啊!”

  坐下之後。徐衛知道李光弼是王忠嗣鐵杆心腹,所以直言不諱的說道,以此意,親近李光弼。

  “英雄所見略同!天下將帥,無出王帥之右,無人可比王帥之功。廓州在大唐的最邊陲,開元末年時廓州內還發生了吐蕃屠城的事件,百姓飽受荼毒。今王帥節製河西、隴右,我認為為將者,應自比為萬裡長城,如果吐蕃跨過長城,劫掠百姓,是對將領的侮辱。如果真有那一日,就是城池破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時候。望徐太守勤奮政務,安撫民生,輔助諸軍。你看後漢的楊震、羊續,在他們的治下,恩及貴賤,群民悅服。這樣的人才是古之良守,名垂青史。”

  徐衛表示對王忠嗣的仰慕之心,讓李光弼心中對徐衛多了一分好感。同時一番長篇大論,論王忠嗣之功,表為將之志,列古之良守。

  目的就是讓徐衛靠著王忠嗣站,別再跟著朝中的那一位。

  “廓州雖民寡貧困,但某夙興夜寐,戰戰栗栗,不敢有任何失職。忠君愛國,是一個邊境太守的分內之事,敢不盡心!”

  徐衛的話語有些矯情,也有用大義搪塞李光弼的意思。

  “太守盡職盡責,我還能說些什麽呢?”

  聽到徐衛的話後,李光弼微微歎息。

  “王帥本節製河東、朔方,威震北塞。今又節製河西、隴右,不知皇帝向王帥下達了什麽命令?王帥安邊持重為名,是否會向出擊平定契丹、奚一樣,出擊吐蕃?”

  徐衛好似對這方面挺上心,試探的向李光弼問道。

  “徐太守有什麽想法?”

  李光弼轉頭面相他,反問。

  “如果出兵,作為下屬,應準備糧草,發動青壯,助王帥旗開得勝,立不世之功。”

  徐衛眼神一縮,不過立刻轉換神情,理所當然的說道。

  “我不說徐太守也能猜的出來吧!”李光弼回應一聲,自斟一杯酒,說道:“白水軍、振戎軍、河源軍調往臨暮城、定戎城、綏戎城,臨洮軍精銳調至綏和守捉,安人軍向西挺近,隴右精兵勁卒盡在鄯州以西。我軍厲兵秣馬,吐蕃也已把弓弦繃緊,雙方一觸即發!”

  “九曲呢?歷代九曲之上的吐蕃常率領大軍劫掠廓州,使牙不重視廓州,

廓州還沒有恢復,經受不起開元末那種摧殘。我不會向開元末廓州刺史一樣丟官,希望能戰死獲得清名。只是廓州百姓又要遭罪!”  徐衛腰杆一挺直,大義凜然的說道,大有吐蕃一入廓州,率眾和吐蕃決一死戰的架勢。

  “廓州有振威軍、寧塞軍、積石軍。寧塞軍五百人和振威軍一千人,顯然不足!以積石軍為主,積石軍主將張守瑜因大功會調離,隴右大將辛雲京統帥積石。表面上看,廓州的邊防並不牢固。但太守也不必多慮。廓州東是河州,東南是與河州相鄰的洮州,此三州互為犄角,共衛邊陲。河州城內的鎮西軍有一萬一千人,兵強馬壯;洮州城內的莫門軍五千五百人,莫門軍使安思順是在隴右為將三十余年的大將,驍勇善戰。如果開戰,我軍只會進攻,不會防守!”

  李光弼高看徐衛一眼,向徐衛闡述道。使徐衛不要太過擔憂。

  “那就好!”

  徐衛好似放下心來,敬李光弼一杯酒。又道:“先前李將軍說,當代將帥,無人居王帥之右。那李將軍覺得王帥的功績能否和以前的蕭嵩、王晙相比?”

  徐衛話裡有話,高辰和李光弼都能聽出徐衛的言外之意。

  蕭嵩、王晙都是開元宰相,以赫赫軍功拜相,特別是蕭嵩,還貴中書令,居首席宰相。

  李光弼聽到徐衛的話後,眉頭一皺,半晌不語。

  “王帥不能和蕭嵩、王晙相比,蓋如古代的蒙恬、衛青。”

  就在這時,高辰接話道。

  高辰說話很有水平,他沒有直接回答徐衛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回答了。

  表面上說王忠嗣不如蕭嵩、王晙。但是卻列出了北卻匈奴八百裡的蒙恬和奇襲匈奴王庭龍城、七戰七捷、為大漢擊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的衛青。

  試問蕭嵩、王晙,能和蒙恬、衛青相比嗎?

  高低立判!

  唐代的人都有一種思想,總覺得比古人遜色一點。

  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明君總想與古代的聖王相比,問臣子是否能比得上堯舜。

  堯帝、舜帝漢人心目中的聖王。一個皇帝若被稱為“堯舜之君”,就是對皇帝最大的認可。

  面對古代的那些名將、名相也是如此。

  漢代的張良、衛青、霍去病、蕭何、楊震、諸葛亮,都是唐人所追求的將相。

  “高押牙所言不錯!我失言了,自罰一杯。”

  徐衛面色一頓,轉而仰頭自飲酒一杯,掩飾過去。

  李光弼則暗歎高辰機警。

  “徐太守,我有一問,可否告知?”

  高辰心中忍不住,向徐衛問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