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布衣青雲》第102章 9曲黃河
  赤嶺戍堡和石堡城存在的意義不同。

  石堡城是戰略要地。一旦遏止住石堡城,能控制方圓數百裡。

  赤嶺戍堡的位置處在赤嶺邊緣,沒有任何戰略意義可言。決定了赤嶺戍堡只是一個提供衛戍兵休息的小堡壘。

  李光弼多次上言王忠嗣,請求出兵攻下石堡城這座戰略要地,壓製住吐蕃的囂張氣焰。但是都被王忠嗣回絕了。

  “赤嶺戍堡王文武,拜見諸位將軍!”

  高辰、李光弼、辛雲京、荔非守瑜、荔非元禮等十幾人到達山上之後。王文武率領赤嶺戍堡的士兵,向高辰等人揖禮拜道。

  “不必多禮,諸位苦守邊塞,辛苦了。”

  李光弼示意王文武等人正身,向他們慰勞道。

  “為國戍邊,無怨無悔!”

  王文武語氣高昂的說道。

  “都是大唐好兒郎!高押牙曾戍赤嶺堡,僅一個月,威震九曲。你們都是高辰帶過的士兵,見識過高辰的風采。我希望你們在能力所及之內,能盯緊九曲吐蕃的一舉一動。”

  李光弼向赤嶺戍堡士兵激勵道:“只要有足夠的戰功,高辰就是你們的榜樣。”

  “願向高押牙看齊!”

  王文武和赤嶺戍堡的士兵齊聲說道。

  “善!”

  李光弼點了點頭。

  然後李光弼與辛雲京一起進入赤嶺戍堡。

  與石堡城地勢相同,但是堡壘卻千差萬別。

  石堡城還屬於大唐時,李光弼曾登上過石堡城。

  建築在山崖上的石堡城,高達十丈,可謂是銅牆鐵壁。

  再依靠山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在戍堡外的武場之上,高辰與王文武、荔非元禮、荔非守瑜坐在一起。

  他們四人一起來到赤嶺戍堡,又一起經歷過大戰,感情深厚。高辰、荔非守瑜、荔非守瑜即將離開積石軍,自然要敘舊一番。

  “光陰似箭,好快啊!”

  腳踩著武場,高辰仰天一歎。

  在曾經有一段時間,高辰每一日都在此聞雞起舞。現在回首,記憶猶新。

  “我從江南來從軍。從沒有想過僅僅一個多月,就能被任為戍主。是您給了我機會啊!”

  王文武拱手向高辰拜道。

  “我哪有這個能力?不是我給你機會。是你自己給你自己機會。同時從軍者二十余人,為何你脫穎而出呢?”

  高辰將雙手放在王文武的兩臂上說道。

  “您曾經是我的戍主,是我最崇敬的人之一。今後但有所托,文武萬死不辭!”

  王文武再次拱手說道,已然將高辰當做知己英雄。

  “言重了。我雖入河西,但是我不會忘記和我同吃同睡,並肩作戰的兄弟!”

  高辰將王文武扶正,真誠的說道。

  “您雖然離開了赤嶺戍堡。但是您的精神和意志永遠留在了這座山上。就是腳下的這邊練武場和山腳下的那篇曠野,士兵們夙興夜寐,風雨無阻的練習技擊、騎射。士兵們敢深入龍潭虎穴,將吐蕃的一舉一動,探查得清清楚楚。”

  王文武堅定的說道。

  “赤嶺戍堡,乃大唐在九曲的耳目!如此,耳朵聽得更遠,目光看得更清。”

  高辰點頭說道。這也正是高辰希望的。

  “文武必延續高押牙的功業,不負高押牙。”

  王文武堅定的說道。

  “我期待和你再次並肩作戰的時刻。”

  高辰握緊王文武的手。

  一刻鍾後,李光弼、辛雲京等人從赤嶺戍堡出來,來到高辰等人身旁。

  “我見常年衛戍苦寒之地的士兵,多士氣萎靡。赤嶺戍堡的士兵個個面容煥發,精神抖擻。這是為什麽?”

  李光弼向王文武詢問道。

  “猛虎棲息過的山嶺。怎麽會少了虎氣?況且猛虎也教導不出綿羊!”

  王文武意有所指的說道,語氣犀利。

  “哈哈。隴右軍若皆赤嶺戍,吐蕃騎兵縱然百萬,也盡為魚肉!”

  李光弼大笑一聲,為王文武壯語,增添豪言。

  “大唐天威,戰無不勝!”

  山頂之上,不論將和士,皆齊呼。

  當天下午,高辰、李光弼、辛雲京等又踏上行程,前往他們的目的地,賜支九曲黃河!

  “可為戰,請允許卑職一同前去。”

  王文武得知高辰等人要前往九曲,以為又有戰鬥,自告奮勇。

  “王戍主若離,赤嶺戍豈不空也?我等不為戰,看一下曾為大唐領土的大好河山!”

  李光弼婉言拒絕道。

  的確,李光弼、辛雲京等人並非為戰而來。

  難道是來九曲黃河看風景的?肯定也不是!

  夕陽西下,紅霞滿天!

  數百騎行至九曲黃河邊,這裡還有些崎嶇,吐蕃遊騎不經常巡視。

  但是高辰、李光弼、辛雲京等人站在高坡上, 能一覽前方草原。

  “莫要學習楊矩,為了一己私欲,將大唐的山河,拱手於人。”

  李光弼望著前方的開闊,對身邊的將領和高辰、辛雲京、荔非守瑜、荔非元禮等人說道。

  “楊矩者何?請將軍明示?”

  荔非守瑜不明,向李光弼問道。

  “昔日金城公主入吐蕃,河源軍使楊矩奉命護送有功,封鄯州都督!吐蕃用大量的金銀珠寶賄賂楊矩,借助金城公主之名,請求以九曲之地為公主沐湯之地。朝廷信楊矩之言,準其奏!九曲之地肥饒,吐蕃就之養馬放牛,因此而常常入口我大唐隴右諸州!”

  李光弼向眾人解釋道。

  “倒拿乾戈,授柄於人,這是亂臣賊子啊!”

  荔非守瑜忿忿不平的說道。

  “吐蕃在積石軍之戰,剛經歷大敗,損失慘重。不如調集重兵,趁機突襲九曲。”

  辛雲京向李光弼建議道。

  “吐蕃之旅如狼成群,如耗牛列隊。其百姓男女老少皆能彎弓,凡青壯者,皆稱勇士。損失五千騎兵,只能算是斷其一指,吐蕃算不上損失慘重。長須戎一定會對九曲防備更嚴,甚至從國內調集重兵。畢竟九曲和青海是吐蕃兩條手臂,長須戎一定更加愛惜!”

  李光弼搖頭說道,認為不可。

  “請問李將軍,楊矩的結局是什麽?”

  這時,高辰向李光弼問道。

  “吐蕃佔據九曲而入侵大唐。楊矩又悔又懼,畏罪自殺!”

  李光弼向高辰回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