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布衣青雲》第96章 張獻恭
  “為我押牙!也不算完全否認高辰功績。光弼親率人馬將前後始末再徹查一遍。我要的是一個勇冠三軍,有勇有謀的將高辰。大戰在即,希望不會讓我失望。”

  如果失去一個將領,會讓王忠嗣心痛。如果失去了一個光天化日、強搶民女的小人,他不會覺得惋惜。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對散發著勃勃生氣的少年小將,充滿期待。

  “遵命!末將上午安排軍務,下午就出發前往積石軍。”

  李光弼領命說道。

  “我在河東、朔方的時候,麾下有兩猛將叫做辛京杲、辛旻。知曉他們有一名在隴右從軍的族兄叫辛雲京,來河西之後,更是聽說辛雲京每一次戰鬥時抓俘和斬首都是全軍第一,頗有膽略。光弼覺得這個人怎麽樣?”

  王忠嗣想了想,向李光弼問道。

  “辛雲京出自河西大族辛氏,將門世家,每一代都會出現幾名將才。辛雲京是辛氏這一代的佼佼者,年僅三十余歲,便是安人軍的郎將。其志氣剛決,不畏強禦。能當大用!”

  李光弼隱隱明白王忠嗣的意思,向王忠嗣回道。

  “傳令掌書記杜鴻漸,召令張守瑜為積石軍使,辛雲京為積石軍副使,即刻前往積石軍任職!”

  王忠嗣向門外侍衛牙軍下令道。

  “遵命!”

  親衛領命離開。

  王忠嗣封張守瑜為積石軍使,也只是走個形勢。真正提拔的是辛雲京。

  張守瑜需要養傷,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統帥積石軍。傷好之後,一定會接受朝廷重賞。

  “大夫,末將告辭!”

  李光弼也向王忠嗣拱手一禮,告別道。

  “一路小心!”

  王忠嗣起身相送。

  望著李光弼離去的背影,王忠嗣鄭重的說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王忠嗣對於為人嚴肅,深沉而又剛毅,治軍極嚴的李光弼甚為器重。已有心培養李光弼為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運氣佔據成功的很大一部分。

  李光弼的軍事才能比之哥舒翰並不差。他用兵的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古往今來少有人能比肩。

  歷史上,王忠嗣之後的主角是哥舒翰,得王忠嗣兵者,是哥舒翰,將大唐的軍事推至最巔峰者,也是哥舒翰。

  李光弼還要再蟄伏十年,等待那幾位將星離去,才能漏出他的崢嶸。

  哥舒翰創造了大唐的豐功偉績,安史之亂創造了中興名將李光弼。

  一個是英雄造時勢,一個是時勢造英雄。

  ……

  廓州,積石軍。

  積石軍內的練武場上,高辰不停的向三十多步外的靶子射箭。

  引弓之時,高辰端身如乾,直臂如枝。將精力全神貫注在箭靶之上。氣息有條不紊,不得急,不得緩。

  《射經》有雲:矢量其弓,弓量其力,無動容,無作色,和其肢體,調其氣息,一其心志,謂其楷式。

  始於一丈,百發百中後,逐寸增加,至百步後,亦能百發百中,然後練習活動靶。

  高辰自練習射箭以來,總是騎射一起練習。

  雖能彎弓,但是在戰場上殺傷有限。

  可以說高辰射箭的根基不高,所以高辰最近從步射開始,一點一點的練習箭術。

  誓要成一名弓馬嫻熟的將領。

  “戍主,將軍請您過去。”

  一名士兵走來向正在練箭的高辰說道。

  “我馬上去。”

  高辰正在拉弦,聽到士兵的話後,猛然將弦上箭射出去。開口回道。

  箭矢飛出,正中靶心。

  高辰滿意的放下弓箭,然後隨士兵前往張守瑜處。

  張守瑜此時趴在床上,背後已經軍醫治療包扎,已經沒有大礙。

  只是張守瑜箭傷嚴重,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再處理軍務,更不能領軍打仗。

  張守瑜身旁有一名年輕人坐在他的床頭。

  “拜見將軍!”

  入屋之後,高辰向張守瑜拱手行禮道。

  “獻恭,扶為父起來。”

  見高辰入屋,張守瑜向年輕人說道。

  那名年輕人將張守瑜扶起,坐在床上。望著沉穩剛毅的高辰,張守瑜道:“你殺了王帥的押牙,還如沒事人一樣,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嗎?”

  “軍人者,保國安民。如果軍中正氣尚存,我必然安然無恙。若軍中沒有正氣,我也不會可惜項上頭顱。”

  高辰大義凜然的說道:“我相信宿命,如果是戰死,就不會殺頭!”

  “父親,這是和伯父一樣的英雄!”

  年輕人面色激動的向張守瑜說道。

  如果會戰死,就不會殺頭!

  是多麽的立地有聲,多麽的慷慨激昂?

  “那你就認高辰為兄長,有朝一日,他一定是大唐重臣!”

  張守瑜向年輕人說道。

  “兄長在上,請受張獻恭一拜!”

  年輕人聽到張守瑜的話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向高辰拜道。

  張守瑜曾說過,如果積石軍之戰大獲全勝,就“以子相托”。他自然不會食言。

  年輕人就是張守瑜長子,張獻恭。中唐名將,張氏“三獻”之一。

  張獻恭本在河西學習,張守瑜受傷後,就講張獻恭召了回來。

  了解了高辰的事跡,張獻恭欽佩萬分。

  “不敢當!我等年紀相仿,平輩相稱,如果有失,還請不吝賜教!”

  高辰回禮道。

  “我兒獻恭精通騎射,驍勇有力,和我兄張守珪學過兵法,讀過《漢書》故事,深明《春秋》之義。一定能成為你的助力。假如有一天你在長安蓬萊殿前接受皇帝賜予的‘雙旌雙節’,請不要忘記幫助過你的人。”

  張守瑜撫著張獻恭的背,語重心長的向張高辰說道。

  “將軍既見愛,我必不忘恩!”

  高辰雙手作揖,鄭重說道。

  “善!”張守瑜非常高興,開口道:“如果使牙為難你,我必聯合身居要職兄長張守琦,以及長兄張守珪舊部,上奏皇帝,證你清明。”

  “卑職從軍,遇見將軍。就如薛仁貴遇張士貴一樣,如果沒有張士貴的推薦,薛仁貴也不會出人頭地。是將軍給了我同樣的機會。”

  高辰再次答謝道。

  “使牙使者,不日就會趕到。我已另派人擔任赤嶺戍堡的戍主。若不是你尚缺資歷和統兵經驗,我一定會舉薦你為積石軍使。只希望王帥能給你重要的職位,以便於在下一次大戰中翱翔!”

  張守瑜由衷的向高辰說道。

  “我想建功,百夫長就足夠了。請將軍安心養傷,不必再為我操心。”

  高辰說完,恭敬退出房屋。

  以他現在的資歷,獨領一軍,有些異想天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