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你能拿一等獎!”韓涵臉上滿是讚賞卻沒有多少意外,在他看來陳俞安得一等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陳俞安知道韓涵和《萌芽》的編輯關系不錯,這消息應該是從他們那兒得來的,相較於這個話題,他更好奇韓涵見到郭景明會是什麽反應,他將郭景明拉上前來,“這是郭景明,和我住一個房間,這次也拿了一等獎,在榕樹下的帳號是第四維。”
“好像有那麽點印象。”韓涵琢磨了一會兒,還是沒想起太多東西。
“你好。”四爺用文字哼哼般的聲音打著招呼,看向韓涵的眼睛裡滿是好奇,估計在琢磨自己什麽時候也能像他寫出暢銷書吧?
這個你放心好了,單論作品銷量,日後你比韓司機厲害多了。
節目錄製的現場稍微有點遠,三個人沒聊多久就準備分開了,四爺要去買CD,韓涵還幫他介紹了幾家店,他對音樂也挺喜歡,日後好像還推薦過萬年青年旅社什麽的。
“你先去這幾家店看吧,等節目結束了我們去找你。”韓涵將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了郭景明,讓他在節目結束的時候打過來;原本韓涵也邀請郭景明一起去現場,結果四爺因為害羞而拒絕了。
開著那輛富康車來到節目現場樓下,在附近找了個地方吃過午飯,倆人就一起上樓找到節目的主辦方。
主持人王豔將他們帶了進去,場地現在還在布置,觀眾正在陸續入席,先由化妝師給他們簡單的化個妝,好達到更好的拍攝效果。
化好妝,節目正式開始錄製,倆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登場,而是在後台看著主持人做背景介紹,“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對話》現場和我們一起對話;我手上拿著一本書,這是一本賣了幾十萬冊的暢銷書:《三重門》,它連續幾個月都位於排行榜的第一名,更讓人關注的是它的作者是一個只有18歲的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他的名字叫做韓涵。”
“這裡還有一本《萌芽》雜志,這裡面有一篇關於《夏令營的較量》的文章,在前段時間引起了激烈的社會討論,這篇文章的作者筆名叫楊威利,他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現場跟我們一起關注這兩位年輕作者的是: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研究員陳曉明先生;還有一位是: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專門研究教育的教授陳永明先生,歡迎兩位。”
主持人問兩位嘉賓,“你們聽過這兩位年輕作者麽?有什麽印象?”
“聽說過韓涵,當然非常吃驚,就是一個十七八歲的中學生能夠寫出這種作品同時獲得如此廣泛的社會影響,感到非常地吃驚和興奮。”
“也聽過楊威利,前段時間的爭論我也同樣關注,一名中學生能有如此嚴密的思維邏輯我很讚賞。”
兩位專家說了一大堆,在陳俞安看來,這兩位專家的話還算中肯,從各自專業的層面分析了這一現象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和其中的意義,整體態度也比較謙和,不過出於本身思想的主流和保守,或多或者還是帶有一點勸告和教導的態度在裡面。
這樣的話卻不能讓主持人感到滿意,她做這個節目想要的是更具衝突性的效果,而不是這種和風細雨,於是她起身走向觀眾席,找到了一名留著麻花辮的觀眾。
也不知道這位是刻意挑選過的,還是電視台準備的托兒,一上來就是咄咄逼人,“今天我們之所以坐在這兒並不是去關注韓涵或者楊威利這個人,
他們跟我沒有任何的關系,他們的任何的事件不會對我的生活產生任何的影響;我們來討論他們作為一個載體他表現了很多東西包括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以及教育體制問題。” “我只是想所謂三重門就是初中、高中、大學這三重門,如果你不經過這三重門可能你永遠是個毛毛蟲或者是死掉或者是變成飛蛾,我覺得韓涵現在是這樣的,他可能是土雞變鳳凰。”
“噗。”土雞?大姐你要不要這麽搞笑啊?陳俞安忍不住捅了捅韓涵的胳膊,“話說三重門就是這個意思?”
“我沒這個意思。”韓涵翻了個白眼,看樣子他也覺得這位麻花辮的話很不爽。
接著主持人又請出了《萌芽》雜志社和韓涵聯系的編輯,還有付星,請他們聊聊關於韓涵和陳俞安的話題,這兩位自然是向著他們這邊了。
然後又播放了一些韓涵親朋好友的采訪錄像,陳俞安因為是臨時加進來的,所以沒來得及製作這方面的素材。
等這些環節結束,終於輪到他們倆登場了,主持人示意鏡頭對準通道入口,“下面有請韓涵、楊威利。”
“走吧!”看得出來,今天給他倆準備的是一場鴻門宴,那麽就讓我做個樊噲,好好鬧一場吧!陳俞安跟在韓涵後面走了進去,坐在兩位專家旁邊。
觀眾群裡響起一陣兒嘈雜,韓涵之前在媒體上露面很多次了,陳俞安卻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多少有些好奇。
稍顯巧合的是,這兩位的頭髮都有點長,韓涵的頭髮一直到脖子這兒,陳俞安的也遮住了一隻眼睛。
“兩位,剛才一直在旁邊看著我們的節目吧?那麽多的觀眾都不認識你們,但是他們都挺熟悉你們的,是不是覺得自己像個名人?”王豔問道。
“沒有,他們熟悉的或許是我寫過的那些文章,或許是那些新聞媒體的描繪,但是這些和我本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陳俞安並沒有一上來就開火。
“沒有,我土雞!”韓涵倒是一點兒也不客氣,兩位專家臉上明顯的抽了抽,似乎想笑又忍住了。
底下的觀眾則是齊刷刷將目光投向剛才那位麻花辮,土雞這話可是她剛才說的,看樣子韓涵對這個評價很是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