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隋唐大猛士》第二百八十一章 竇建德
遼河西岸。

 武厲邏城南,隋第一軍前廂大營。

 一個闊面大耳的高大漢子,帶著一隊人馬來到營前。

 “煩請通報,二百人長竇建德奉命前來報到。”

 營門守卒打量了這隊人幾眼,“原來哪個團的?”

 “我們原是民壯營的,來自清河郡。羅亞將下令,從我們民壯營裡挑選健壯驍勇者補充戰兵團,我們報名入選,被派來前廂。”

 竇建德不急不緩的答道。

 守門士兵又打量了他們幾眼,發現這隊人確實一個個都挺高大健壯的,又問了幾句,才知道這些人都是來自清河郡漳南縣的民壯。這個竇建德是漳南縣的一個地主小豪強,原來還任過裡長,後來因犯事外逃,直到遇大赦才返鄉。

 這次皇帝東征,大征南北府兵,又征召各地百姓青壯為民夫。漳南縣裡見竇建德勇武,又在鄉裡有威望,於是便讓他帶領漳南縣的民夫。

 歷史在這裡拐了個彎。

 原來的歷史上,大業七年時,天下已經亂起。王薄在長白山唱響了無向遼東浪死歌,揭竿起義造反。

 而緊跟著,河南河北出現了許多造反者。

 歷史上,也正是在這種反旗四起的情況下,本就曾經因犯事逃亡過一段日子,結識過許多豪強遊俠的竇建德,便拒抗東征。雖然縣裡征召他為二百人長,讓他東征,可他卻千方百計的想辦法逃避了這次入遼東征。

 甚至他還暗地裡幫助同樣不願意東征的同鄉孫安祖,為他號召了二百遊俠亡命等,讓他們去高雞泊據地落草。

 但是如今。

 長白山的王薄,早就因為被羅成幾次打擊圍剿,東逃西竄不敢露頭。如大野澤裡的孟海公、王當仁等豪雄,更是成了喪家之犬。

 本來在豆子崗小有聲勢的平原劉霸道,也被羅成剿的雞飛狗跳,亡命天涯去了。

 羅成這隻小小蝴蝶,扇動的翅膀,硬是讓大業七年的形勢有了些變化。

 然後竇建德或許是沒有看到天下反的局面,居然很老實的聽從了官府的征召,帶著本縣民夫到了涿郡集合,又被編到了第一軍的民夫營,一路到了遼河邊上。

 當羅藝要在民夫營裡挑選補充兵時,竇建德居然有幾分立功之心,帶著老鄉孫安祖以及妻弟王伏寶和小兄弟劉黑闥,老朋友高士達等報名參加。

 這些人都十分驍勇,順利的通過了考核。

 最後被分配到前廂營來。

 其實讓竇建德他們起功名之心的,還是羅成。

 劉黑闥是竇建德手下的一個仰慕者,非常仰慕竇建德的豪俠仗義,他比竇建德年輕不少,他打小父母早亡,本跟著兄嫂過日子,可沒缺少管束,便嗜酒而好賭,又好吃懶做,還變的狡詐蠻橫,惹得哥嫌嫂厭,經常有了上頓沒下頓。

 每次沒飯吃了,劉黑闥便跑去找本鄉的裡長竇建德,每次去,竇建德總會資助他。

 所以,後來劉黑闥便認竇建德當大哥。竇建德犯事逃亡的那段日子,劉黑闥便忠心耿耿的陪伴在他身邊,四處逃亡。

 劉黑闥雖說年輕,又很無賴。但是這種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膽大。

 若是在盛世之時,這樣的人一般難有什麽大的成就。可偏偏在亂世,這種人便往往能夠趁勢而起。

 往遠了說漢高祖劉邦,年輕時就是個遊俠無賴。往近點說,羅成的四哥羅存孝以前便也是個這樣的無賴。

 還有他麾下的王君廓、郭孝恪也都是這樣的無賴兒。

 第一軍裡,羅成兄弟幾個的名聲太大了。

 尤其是經過荒原一戰,以及這次的左翼掃蕩後,他們兄弟的名聲就更大了。而羅家兄弟幾個以前的出身,經歷,自然也都被人扒出來流傳。

 劉黑闥每每聽過後,總覺得熱血沸騰啊。

 羅成不過十八歲,人家出身也隻是個鐵匠兒子,可現在呢,從擒藍面鬼到現在成為左廂都將,統領六千人馬,才不過兩年多時間啊。就已經成為朝散大夫,鷹擊郎將了。

 這簡直就是他們這些出身普通之人的勵志偶像啊。

 劉黑闥與竇建德他們聊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說是,那羅成能行,咱們為啥不行?

 羅成兄弟幾個雖說勇猛,號稱四虎,可劉黑闥自認為也一樣驍勇猛悍,並不會比羅成差。他常勸說竇建德孫安祖他們幾個,說以我們兄弟幾個的本事,那絕不比羅成差啊。

 可人家羅成現在是十八歲的鷹擊郎將,統領六千戰兵,六千輜重民壯,我們兄弟幾個呢,虛長那麽多歲,可現在卻僅是群民夫而已。

 咱們就應當也大膽些,憑咱兄弟幾個的本事,既然來遼東了,豈能不掙他們校尉偏將什麽的回家?

 他說的多了,竇建德也慢慢的就真的心動了。

 是啊,他們又不比羅成兄弟們差,他們章丘那群人,一個個都是都將偏將校尉的,難道他們漳南縣這些人就差了?

 前廂大營裡。

 補充的兵員陸續到達。

 有來自其它幾個戰兵團的,也有來自輜重營的,更多是來自民壯營的。

 羅成兩千人馬,荒原一戰折損五百,羅藝補充給他了,掃蕩一戰,又損失幾百,現在又擴編成六千人的四個團,他便還缺了四千多人。

 好在基礎是有的。

 他任命了齊國遠和賈潤蒲為騎一團、騎二團的偏將,任命了羅嗣業和羅存孝為步一團和步二團的偏將。

 這樣做,有點任人唯親的感覺,但羅成可不管這些,既然兩個兄弟能擔此大任,他當然也不介意用他們。

 四個偏將,都帶著各自原來的營為基礎,擴編組建新的團。

 輔公u這次也如願意做上營校尉,有了自己的營號和將旗。

 四個團偏將都在營裡立起了自己的將旗,然後擺開桌子,迎接入營的補充兵。

 “名字?”老四存孝坐在那裡,對過來的竇建德問道。

 “竇建德,清河郡漳南縣人,原第一軍民夫團二百人長。”

 羅存孝抬眼打量了竇建德幾眼,覺得這人長的很威武,又聽說他本就是二百人長,便道,“會武藝嗎?”

 “弓馬嫻熟,騎射俱通。”竇建德也沒謙虛。

 “哦,口氣不小嘛,牽我的馬來,讓這位竇兄試試,若是你真的騎射俱通,弓馬嫻熟,那我還真就授你一個百人隊長。”存孝笑著道。

 “好。”

 竇建德也不客氣,他報名做補充兵來戰兵營,本就是來立功的。能有機會當軍官,誰願意當小兵呢。

 馬牽過來,羅存孝還拿了根長矛,又遞了把角弓給竇建德,“試試吧。”

 竇建德應一聲,翻身上馬,策馬飛馳,奔跑中,長矛左刺右挑,精確命中場上的幾個稻草人,然後收起長矛,取出角弓,張弓搭箭,連開幾箭,奔馳中輕松命中五十步外的幾個箭垛。

 老四看的眼睛發亮,本以為這個方面大耳的家夥是吹牛,想不到還真是個厲害人物。

 “好了,確實有本事,竇建德是吧,從現在起,你就是我步二團四營甲隊隊頭,管帶一百人。”

 “謝羅偏將。”竇建德一圈馬跑下來,面不紅氣不喘,見羅存孝這般爽快,也是很高興,忙拱手謝過。

 “謝什麽,好好的給我帶好你這隊人馬就行了。”

 竇建德又道,“我這幾個同鄉,也都是弓馬嫻熟,武藝了得,不知道羅偏將可否也看看他們的本事,若真有本事,是否也授個職務?”

 老四呵呵笑道。

 “真要有你一樣的本事,那我就都授他們一個隊頭又何妨。來吧,試試吧。”

 孫安祖、王伏寶、劉黑闥、高士達四人依次上馬展示騎射本事,果然惹得羅存孝讚歎連連,直呼撿到了寶,想不到一個民夫營裡出來的五個同鄉民夫,卻有如此本事。

 “好了,你們全收了,你們五個,我全授你們百人隊頭之職,好好乾,雖然這隊頭之職暫時是臨時所授,沒正式官職品階。但隻要好好乾,跟著老子打幾個勝仗,那麽官職品階就全有了。”

 老四指著自己道,“老子現在是正六品,可在兩年前,也不過是個四處浪蕩的家夥。但是呢,我跟著我家老五四處剿匪,算是走上了正途,這回入遼,才幾個月時間,就已經官升六品了。”

 羅存孝說了一通,便把這五人都安排到了騎二團的四營,這個營的校尉是原羅成的親兵隊頭王君廓。

 每人分到了十個府兵, 算是他們隊的火長,然後剩下的都是剛補充進來的民壯新兵了。

 晚飯的時候,老四有些得意的跟羅成道,“小五,我今天撿到了幾個寶貝,一個個本事了得,不在我之下,如今安排在我四營任隊頭。”

 “有這麽厲害?”嗣業不太相信,民夫營裡補充進來的還有這等本事?

 “騙你做啥,不信回頭可以自己去瞧。”

 “叫啥名字啊,這幾個寶貝。”

 “都是清河郡漳南縣的,為首的叫竇建德,據說以前也當過裡長,還有幾個叫劉黑闥、孫安祖、高士達、王伏寶的,都不錯。”

 本來沒怎麽在意的羅成,聽到這幾個名字,不由的一愣。

 竇建德、孫安祖、劉黑闥・・・・・・・?這一個個名字,怎麽的就這麽如雷貫耳呢,一個還可能是重名,可連續五個這麽熟悉的名字,這不可能是重名,這是河北王兄弟夥跑到他這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