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隋唐大猛士》第九百二十二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
延英殿的酒宴出了場鬧劇,不過也只是個小插曲,皇帝發了通火,貶了幾個鬧事者,酒宴繼續。

 酒宴上,皇帝也宣布了實封的旨意,政事堂負責此事,即將拿出一份實封名單出來。

 “諸位功臣將士們的爵位可能有所調整,但都是論功行賞,且開國實封爵都將為實封,有封地有封戶邑民。”

 聽到皇帝親自確認這個消息,眾臣們的心情無不喜悅。

 魏王存孝哈哈大笑,忍不住問皇帝,“實封之後,封臣諸侯是否就要離京就藩之國,然後不得離藩?”

 這也是許多大臣們關心的問題。

 他們都知道實封是要分到邊疆去的,若是分封後就不能離藩,那就要去當野蠻人了。

 “分封賜邑,那是賞賜功勳,諸侯們一樣可以擔任朝廷官職。”

 不但是異姓功臣,就是宗室皇族,分封後也一樣可以擔任朝廷官職,前提是有才有功。若是不任職時,則確實需要返回封地藩國,特別是他們的家眷是必須留在藩國的。

 當然,朝廷也會考慮這些封臣子弟們的教育等問題,因此適齡者送入崇文館、國子監等學校讀書,長大還可以優選入親勳翊衛府當宮廷侍衛。

 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質子,更能有效的加強中原與諸侯們的關系。

 “這樣好,這樣好。”存孝哈哈大笑,管他封到哪去,不妨礙他繼續在中原當官,就很不錯,兩不耽誤,在邊疆有了塊可以世襲的封地,中原這邊也沒妨礙。

 眾臣們也都放下心來。

 其實關於這點,之前宰相們也是多有爭議。如蕭瑀和陳叔達就認為,皇族宗室子弟分封,待年滿十八歲後就藩之國,此後每兩到三年入京朝見一次,然後其余時間就不得離開封地。甚至杜淹更提出,宗室子弟就藩之後,就不得再離藩,更不得入京,以免以後發生麻煩。

 相反,侯莫陳乂則提出,宗室子弟應當養在京師,雖分封,但永不就藩,封地隻派國官管理,得租賦收入,以免藩王在地方作亂。

 這兩種想法,其實在後世比較有名的就是明清的做法,明朝便是不許藩王入京,分封地方,圈養在地方的王府中,甚至輕易都不得出王府所在地。而清朝卻又恰巧相反,清朝則是不許藩王出京。

 唐朝時,一開始也是分封宗室就藩之國的,但後來有齊王佑等的謀反叛亂,所有後來乾脆也就不讓他們就藩,尤其是玄宗繼位後,乾脆建立了十王院百孫院這樣專門圈養皇族的地方,派專人看管,極為嚴格。

 各朝有各朝的作法,各有利弊。

 羅成始終認為,宗室應當成為助力,為國家和皇朝的屏藩,而不是一直防敵人一樣。

 秦朝一統天下,那般強大,可就因為始皇帝對皇族削弱太厲害,結果導致趙高和李斯這一宮廷宦官和朝廷宰相的聯手,就主掌了國家政權,皇帝都隻成了傀儡,而且天下無一人能夠保護皇帝。

 當年漢朝立國後,便大肆分封諸王,可以說若不是如此,說不定大漢也就二世而亡了,諸呂奪位,說不定就成了呂氏天下。

 而曹魏政權的滅亡,也可以說是對宗室防范過嚴導致,宗室不能護佑朝廷。司馬氏篡奪曹家政權,建立晉朝,於是吸取了曹家教訓,大分封宗室,還給了漢朝諸王都不曾有的大權,上馬統兵下馬管民,結果又因宗室權柄過大,且多分封於腹心之地,導致了八王之亂。

 其實歷朝歷代的政策,都不過是在修補前朝政策上的一些錯誤,修修改改,兜兜轉轉,沒什麽新鮮的。

 羅成希望宗室能夠成為朝廷屏藩,成為皇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又要防范他們坐大,反過來威脅皇權。

 於是他最終還是決定,邊疆分封且實行推恩令,並加以控制封國的兵權等。

 只要讓封國的兵權、經濟權甚至是立法司法等權,都由朝廷控制,這樣才能達到一個平衡,不致於失控。

 既要讓諸侯們擁有一定的實力,不致於隻成為養的一頭豬,又不能讓他們過於強大。

 至於分封之地,羅成更是慎之又慎,經過無數次的思慮後,羅成決定了分封的四大方向。

 東面,將白水黑水之地,拿來分封。那裡是靺鞨人的地盤,但地方大,靺鞨部落多,也比較分散,眼下他們對朝廷也還算臣服,分封一些諸侯是沒問題的,將來諸侯壯大,移民繁衍,再擴大地盤,慢慢的把這些化外蠻荒之地,也變為漢家疆土。

 向南,則是分封到廣南道以南以東的地方去,那裡是林邑以及真臘,更南是扶南國。

 西南,則可分封到雲南之南,西北,可分封到青海。

 至於西域,雖此時還在西突厥之下,但羅成認為,西域之地比較重要,應當將來由朝廷征服之後設立道郡直轄。

 至於北面諸地,陰山南北也已經都設立了郡縣,朝廷直轄。至於更漠北之地,朝廷暫時不打算分封到那去。

 而燕山北的奚、契之地,會少量分封一些宗室子弟,形成宗室封國與奚契並存的局面。

 這是一個很大的戰略布局, 分封的方向和范圍已經定下,但誰分封到哪,封多少地,這則還要具體的商議擬定,名單一時還不會出。

 雖具體分封還未頒下,但眾臣們已經得到了皇帝親自的肯定,個個心情大好。雖然也有如房玄齡和杜如晦、魏征這樣堅決反對分封的宰相,認為實封並不是好事,他會削弱朝廷力量,將來甚至可能形成威脅。

 畢竟實封就得給人口,這個諸侯給幾千,那個給幾百,這可不是小數字,加起來會帶來大量的人口外流。

 而且他們也認為,如白山黑水、青海湖邊、天南佔城、雲南之南這些地方,根本難以立足生存,更別提長遠發展了。諸侯過去,朝廷不但得給人,還得派兵給他們,那裡遍地蠻夷,說不好就國滅人亡。

 但皇帝還是堅持分封。

 分封一則強皇族之力,二則酬功臣之勳,三則還可開疆拓土,若是幾代之後,邊疆封侯站住了腳,則邊患問題可能就大大減少,朝廷的邊地開支減少,更別說還能開疆拓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