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隋唐大猛士》第九百四十七章 臨洮
帝國西南。

 臨洮郡與河源郡被高高的西傾山隔斷,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洮河便發源於此山。

 洮源的土著羌人稱此河為從龍王宮殿流出的泉水,而漢人則稱此河為富桑曲。一條洮河,也是隴西黃土高原與甘南高原的分界。

 西傾山下,洮源流過的地方西高東低,連綿不絕的高山之間,間夾著一塊塊的小盆地。沿洮河兩岸山嶺陡峭,小片的河灘地便有些房屋和人煙。

 這裡冬長無夏,春秋短促,高寒陰濕。

 河岸邊上,一個簡易的木寨子林立江邊,寨子以原木打入地中連結立起約兩人高,寨子不算大,呈方形。

 其布局,與中原道路上隨處可見的驛站相似,有馬廄區有交易區有休息區。

 這座木塞子雖小,卻也有周長裡許,寨牆外還挖了一圈壕,裡面栽了些尖樁。寨子隻開一門,門前設了吊橋,甚至在吊橋兩邊還修了四座箭塔守衛。

 在大門上,還有一座小門樓。

 門樓上高高立著一面旗幟,旗幟上繪著一個鬥大的秦字。

 這面獵獵鮮豔的紅旗,在這青山白水間,顯得格外的耀眼。

 夕陽西下,朔風凜冽。

 在這個蠻荒的邊境之地,這紅旗便越發顯得張揚。

 這不是大秦的一個驛站,也不是一座邊軍的堡壘要塞,實際上,這只是一座商人們建立的交易站,連邊市都稱不上。

 大秦朝廷距此最近的衙門,是洮源縣,卻還在東面的一百多裡外。而西面雖還有河源郡,但高高的西傾山,實際上讓兩郡阻隔不相往來。

 天陰沉沉。

 王成身上披著一件羊皮袍子,頭上頂著一頂狗皮帽,腳上穿的也是鹿皮靴子,渾身上下都包裹在皮毛之中,一雙手籠在袖中。

 他剛從大門處進來,很熟絡的跟守門的護衛們打招呼,進寨子後直接先往一個熟悉的商號去。

 “老王,這麽快就回來了啊?”

 大升昌商號的夥計笑著打招呼。

 “事辦完了,就趕緊回來了,不敢多耽誤啊。”老王笑呵呵的說道,“小劉,最近生意還好不?”

 小劉道,“你這不也瞧見了,大白天的人都沒幾個,你剛回來還不知道,要打仗了,所以現在大家都有些擔心呢,生意不好做,好多行商都回來了,有些更是直接回臨潭、臨洮城去了,等著避過風頭再說呢。”

 老王前段時間回了趟中原,卻是回家給兒子成親結婚,為兒子娶親是大事,他必須得回去一趟,高高興興的把兒媳婦接過了門,辦過了酒宴後,他又一咬牙,給新婚的兒子兒媳們買了幾十畝地,又讓家裡給他們蓋座院子,給他們分出去居住。

 高興雖是高興,可這麽一折騰,家裡的那點底子也又差不多了,老大是成親了,可家裡還有三兒子呢。

 於是老王顧不得在家享福,便又馬上趕來了這邊。

 老王在這邊有二十多年的經歷了,最早是跟著商隊來這邊收皮毛,到後來慢慢的就乾脆自己單乾,跑單幫自己去收。

 為了能夠賺錢,他得深入到更邊遠的地方,直接從那些羌民手裡收,這樣一來,利潤大些,但也更危險辛苦。

 好在老王跑了十年單幫,雖然說也遇過無數次凶險之事,但都化險為夷,更何況,這十年單幫也為他攢下了一筆家業。

 他現在甚至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尤其是現在中原安定,大秦朝廷威儀四邊,他們這些中原行商在邊地行走也安全的多了。

 去年,數家大商號聯手一起,前出一百余裡,來到這裡修建了這個交易點,這對老王這樣的單幫行商來說,可是大為方便了。

 “小劉,喊你們掌櫃的過來,我貸筆款子。”

 小劉勸道,“王叔,要不你乾脆歇些日子再進山。”

 “沒事,你王叔我跑這邊多年,跟這邊的羌人熟的很,就算真打仗也不會有事。”

 “你跟本地羌人熟,但就怕山對面的吐谷渾人過來,據說還有吐蕃人這次也來了。”

 老王卻依然認為他們不可能打到這裡來,畢竟山那面還有個河源郡,就算河源郡沒什麽兵馬城堡,但什麽吐谷渾吐蕃人也不太可能直接往這邊來,他們要去也應當是往河西去。

 小劉見勸不動,於是隻好去後面喊了劉掌櫃過來,劉掌櫃是小劉的叔父,也一樣是中原人。

 “老王,我聽三郎說你打算進山收貨?”

 “嗯,總不能閑著嘛。”

 老劉照例勸說幾句,都是相識多年的朋友了,見勸不動,最後隻好罷了。

 “那就照老規矩?”老劉問。

 老王笑著應下。

 老王在這邊跑了多年行商,他一般是跑單幫,每次在商號這邊先貸筆款子,然後再去購買各種需要的商貨,比如茶葉、鹽、酒以及一些布匹絲綢啊,甚至是一些鐵鍋刀子之類的。

 這些東西都是山裡羌人最感興趣的東西,能賣個極好的價錢。

 不過鹽茶酒以及鐵器這些東西,都是如今朝廷嚴格管控的,且專賣稅很高,商行進這些貨過來,也是不敢有半點偷逃走私,因此價格很高。

 老王跑單幫本錢少,於是采取的都是先貸再買,然後去賣。回來後再償還本錢,支付利息。

 利息不算高,但也不低,年息三分三。

 借出去的款子一年的利息百分之三十三,但是提前還也不會少,如果拖延,則要複利加息。

 當然, 對於老王來說,鹽茶酒這些商品的利潤是很高的,而鐵器的利潤更高。所以只要不出意外,每跑一趟都能賺不少,只是一人跑,很辛苦,花的時間長。

 照著老規矩,老王從大昌號借了筆款,簽字畫押按手印,然後那邊老劉便給他放款。拿了錢,老王便先在老劉這裡采購一批商品,大昌號是家皮毛收購商,但這裡也會有不少中原的商貨運過來賣。

 采購了幾樣所需之物後,老劉便又去其它幾家商號逛了一遍,都是熟悉的掌櫃夥計,談笑間便把事情辦妥。

 陳升昌號,豫成厚號、晉隆盛號、蔡祥茂號等一家家商號,都是這個交易點的合夥人,也是隴右一帶有名的大商號,他們一起出資修立了這個交易點,在此設立商鋪,就是為了能夠收到第一手的皮毛商貨,把收購價格降到最低,搶佔交易區。

 這些商號與老王這樣的跑單幫是合作共贏的關系,他們本錢大,因此主要是搞定點收購,許多羌人直接把皮毛送過來交易,當然也有一些更偏遠地區的羌人部落,來往不便,於是便有老王這樣的行商跑過去收購交易,然後再送回來賣給商鋪,這樣一來,老王他們能賺些,但大頭依然還是商號們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