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唐大猛士》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鄉賓
洛陽。

 又是一年秋分,也又是一個豐年。

 皇帝詔禮部奏定鄉飲酒儀,命有司與學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於學校,民者裡社亦行之。

 每年秋分,為豐收節。

 每年秋天,各地都將舉行鄉飲酒禮,這是先秦時就沿襲下來的一個傳統習俗,如今再次被朝廷以詔令形式加以確立傳承,並定秋分這一天為豐收節,在這天,普天同慶,共同慶賀豐收,尊老飲酒。

 按照傳統,鄉飲都要選德高望重長者數人為鄉飲賓,與當地官吏一起主持活動。

 鄉飲賓又分為大賓、僎賓、介賓、三賓、眾賓等名號,但以大賓又名正賓為檔次最高,須由皇帝欽命授予。

 鄉飲酒禮,當然不只是吃喝慶祝節日,否則也不必有鄉賓。這其實就是推崇教化,弘揚社會傳統道德,宣揚的是為臣盡忠、為子盡孝、兄弟相親,鄰裡和睦、朋友有信,長幼有序的道德倫理規范。

 有的朝代鄉飲酒禮是每年正月十五,與十月初一各舉行一次,由各級官府舉行。

 而今年皇帝羅成下詔,定每年秋分為豐收節,並在這一天舉行鄉飲酒禮。同時,在各郡、縣、鄉的學校舉行,由地方官員和地方推選出來的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起主持。

 鄉飲賓由各級地方的學官考察,並出具賓約,呈報上級主官覆核,覆核後要逐級上報,最後轉呈吏部。

 鄉一級的鄉飲賓最後由所在道的布政使頒發司照,而縣一級的由吏部批準頒給司照,郡一級的鄉飲賓,則由皇帝親自批準,並頒給司照。

 所有被頒給司照的鄉飲賓,朝廷都還要授予勳品,地方官府還要敲鑼打鼓贈送匾額、樹立牌坊以示祝賀。

 可以說,能成為鄉飲賓,那絕對是無比的榮耀,絕對是一方鄉賢。

 鄉飲酒禮的開銷,也由郡縣衙門負責,太守縣令亭長做東。

 大賓一般以致仕官員充任,僎賓以地方上年高有德望的人充任。

 如此這些鄉飲酒賓在德行上犯有過錯,而地方官不察舉薦,發現後就會被除名,舉薦官員也一並查處問罪。

 同時,皇帝還規定,鄉飲酒禮要由生員士子、侍官軍人代表敬酒。

 凡被推舉為鄉飲賓者,必須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德高望重,引譽鄉裡的鄉賢。

 能夠成為鄉縣郡三級鄉飲賓的,實際上就相當於成為了政協委員一樣,不僅僅是榮耀,甚至能有一些隱性的權力,比如能在官府有些話語權,甚至皇帝還給了所有鄉飲賓一項特權,就是可以參政議政,上言奏事。

 比如鄉級的鄉飲賓可以直接向郡裡奏事,縣級鄉飲賓可直接向道衙奏事,郡級的可以直接向朝廷奏事,能夠直達天聽。

 鄉飲賓可以對地方建議提出自己的意見,自然也是可以上奏一些地方不法之事的,實際上就等於是有了一種監督權,算是在野禦史。

 農耕社會,民眾祈盼國家太平、社會和諧、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物阜民豐、人壽安康、孝賢良才輔國安邦等等美好願望。

 羅成巧妙地將民眾的情感、社會道德與國家法律融合在一起,以鄉飲酒禮這一傳統倡導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以起到凝聚人心、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皇帝還特別下詔,讓吏部從天下鄉飲賓中,選出一百位年滿七十歲,身體健康的德高望重鄉老,接到洛陽前來與皇帝一起,到國子監中舉行洛陽鄉飲禮,對這一百位老人,每人賜六品勳,並特賞賜萬錢,絹百匹。

 弘揚傳統美德,宣傳正能量,在羅成看來是很有必要的。

 豐收節和鄉飲酒禮結合起來,既慶祝豐收,又弘揚傳統美德,同時皇帝還巧妙的把這些推選出來的鄉賢,授給他們奏事建言之特權,讓他們充當布衣禦史,其實也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監督控制。

 尤其是在鄉下。

 過去的鄉飲酒禮,主要就是在州縣兩級,而在鄉裡,就沒有那麽隆重,只是比較熱鬧,可現在羅成連每個鄉都讓選出七八名鄉飲賓,目的當然是把過去皇權不下鄉這一點給打破,讓皇權往下滲透更深,配合鄉亭制度,掌握更深更底層動向。

 “陛下,鄉飲賓已經送到國子監了。”

 “府院的十幾位宰輔也都到了國子監,準備主持今天的鄉飲酒禮,另外陛下選出的一百位優秀年輕士子,和一百位百戰功勳老兵也都準備好了。”

 羅成一面由宮人為他穿衣,一面聽取內侍稟報。

 “皇后和太子準備好了沒,還有諸位嬪妃與皇子公主們?今天是我大秦第一個豐收節,也是第一次隆重舉行鄉飲酒禮,朝廷高規格準備,我皇家也必須得全員出席。”

 “那邊報說諸位後妃和皇子公主們都已經妝扮好了,就是。”

 “就是什麽,直說。”

 “就是宋王他,他府上人回報說宋王病了,腹痛腹泄,去不了了。”

 “可有派禦醫過去看過?”

 “禦醫說宋王沒病。”

 羅成眉頭皺起,宮人們嚇的都不敢動作。

 “宋王還沒有半點改變嗎?”

 “聖人,自從閻淑妃被禁足之後,宋王一直鬧脾氣,誰也勸說不了,連他的王師王傅也經常被他打罵,氣的兩位都稱病不肯去宋王府上了。”

 “逆子,孽畜。”

 羅成氣的大罵。

 “都已經十歲了,難道還不懂半點事嗎?之前朕給他留了余地,想不到居然還不知道半點悔改,居然還變本加厲。閻妃呢!”

 “閻妃還在禁足,今日鄉飲酒禮沒有通知她。”

 羅成氣的頭髮暈。

 “派個人去告訴閻妃,讓她妝扮一下,然後叫她去宋王府,帶上宋王一起去國子監參加鄉飲酒禮。”

 “陛下,閻妃只怕不肯聽旨。”

 “那就告訴她,若是今天她們娘倆個非要跟朕作對,那朕也不會再客氣。明天,朕就廢長卿為庶民,流放雲南!閻妃,也廢為庶人。”

 “聖人息怒啊。”

 殿中省太監也算是皇帝心腹了,見皇帝真動了怒,連忙勸說。

 “這就樣原話宣達!”

 這時,一名宦官匆匆而至。

 “陛下,皇城司李提督有急事求見。”

 李憲帶來了一個讓羅成意外的消息,吐蕃讚普囊日論讚,那位還年富力壯野心勃勃的讚普死了。

 “死了?”

 “是被毒殺的。”

 囊日論讚的全面改革,終於激怒了舊貴族們,於是父氏臣民叛,母氏臣民也叛,甚至連孫波、蘇毗、聶尼、達布、工布、娘布等部皆叛亂!

 “陛下,吐蕃讚普被殺,各部紛紛叛亂,大喜。”

 羅成呵呵一笑,“王太監,去通知下賽瑪噶公主這個消息,讓她節哀。若是她今日不想參加鄉飲酒禮了,可以留在宮裡不必去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