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唐大猛士》第七百九十四章 衛所
開元元年,十一月。

 山東道、東郡。

 東郡太守齊國遠扭頭問旁邊的郡丞王薄,“王郡丞,本郡按朝廷旨意將設立白馬鷹揚府和瓦崗鷹揚府,兩軍府所需要的田地等可一應備全?”

 曾經也是隋末反軍中一杆大旗的知世郎王薄,起起伏伏多年,如今又從關外回到了中原,隻是這次不再是叛軍,而是以大秦朝東郡丞的身份回來的。

 “回太守,皆已經準備好。”

 “不得馬虎,要全力配合。”

 大秦朝建立之後,因天下還未一統,所以這軍隊十分重要,不僅沒有削裁兵馬,放馬南山,反而在全面加強。

 按范陽朝廷的命令,各道所統兵馬,皆要本道內就地安置,設立軍府、衛所,要耕戰屯田。

 東郡做為如今的前線邊境,自然十分重要。

 擁有九縣的東郡,規劃了兩個軍府,分別為白馬鷹揚府和瓦崗鷹揚府。不過與隋朝的衛府軍製又有不同的是,隋朝的衛府兵製是有兩套軍製,一套為平時駐防兵製,一套為戰時作戰編制。

 駐守地方時,一府隻千把人,上府一千二,中府一千,下府八百。而且十二衛統轄下的府兵,是交叉駐防的。

 但現在大秦的軍製,卻以應對戰爭為主要目的,因此隻有戰時這套編制。

 東郡所設二軍府,每府就是駐軍一廂,標準一廂就是步騎四千,且有步有騎有戰有輔。

 這一廂駐於一座軍城之中,同時廂以下還設有團衛和營所。

 每團兩千人,分駐一衛城。

 下面三營,除團部每營五百人,駐一營所。

 這樣的軍製與原來的衛府製不同之處就在於,過去是以軍府為單位,千人左右設一鷹揚郎將統領,隻管本軍府,而遇戰事征召,則是選調府兵,與其它各衛府征召來的兵混編後,再另派兵將。

 戰時,一般就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了。

 而現在大秦的這個軍製,就不再有戰駐區別。

 廂的都指揮使率廂部駐於軍府,下面兩團六營,團指揮使和營指揮分駐團衛和營所。

 廂團營這樣層層部置,各守廂城、團衛、營所,是層層劃分軍區。

 而廂以上,還有軍使和鎮節度使,隻不過按現在的新制度,軍使和節度使若要調動廂府兵馬,則需要額外的兵符將印。

 所有的廂都團衛營所的士兵,也是按輪番值守制度,廂都團衛營所都築有軍城,城中隻能駐兵、囤糧、儲械。

 不當值守衛和訓練的時候,府兵們是回到附近的屯莊鄉村家中居住,是與百姓混居的。當然,所有的府兵,都是以就近原則,在軍城附近授給他們田地,至於府兵家人,也按朝廷的均田令另授田地。

 每個府兵在軍城外授田同時,軍城也還會留有一定數量的軍屯田,這此軍屯田要由府兵以及佃戶耕種,甚至軍官們還有額外的職分田,也是交給佃戶耕種收租。

 現在東郡有兩個廂府設立,這就要求他們在廂府所選中之地,劃出相應的田地來,同時還要在附近給府兵家眷們留下足夠的田地授給。

 “徐棱。”

 被叫到名字的年輕人大步上前,“到!”

 “趙成!”

 “到!”

 ・・・・・・

 白馬城外,廂都指揮使正宣讀名單,被叫到名字的就是被正式授給府兵身份了,每一個被叫到身份的,都滿臉喜色。

 “徐棱,長弓手,戰兵,年十八,勳官為比正七品雲騎尉,軍職火長。現授你大秦山東道左神威軍白馬廂府府兵,授銅製軍牌一面,授白馬廂府外軍田一百畝,再授勳田五十畝。”

 “其父兄等由東郡太守另按均田令授給民田。”

 徐棱激動的上前去,他是原本東郡的人,早先是個無地的佃農,一家人以佃地為生,後來河南大亂,他跟著地主逃往東萊,再又跟著加入了山東自保聯軍,也打了幾次仗,運氣不錯,再後來便整編進了左神勇軍,這次隨部隊移駐白馬。

 他也終於得到了一張府兵軍牌,現在還給他授給軍田勳田,他的家人也將優先獲得授田資格。

 隨著軍牌發給他的,還有一百五十畝地的文書。

 “徐棱,這一百畝軍田為軍府所有,在你為軍府服役期間,交給耕種,免租調,僅納地稅糧,畝納四升而已。這地你不得買賣,年滿六十由軍府收回。至於這五十畝勳田,是你立功得勳所賜,可為你世襲之永業田。”

 “你的家人因是軍屬,所以他們將優先得到授田,其所得田地為民田,按丁授田,男丁百畝,女丁和中男五十畝,其中二分為永業田,死後不收回,可世襲。八分為露田,年滿六十須收回,明白嗎?”

 一名文書對徐棱道。

 “明白。”

 “那這裡簽名吧,會寫自己名字吧?”

 “會,在營裡上過掃盲識字課。”徐棱笑道。

 簽名,按手印,然後接過銅製的軍牌,和田地的文書。

 此外,徐棱還得到了一套新的秋衣,包括鞋襪帽子等,都是軍中製式,全是紅色的,一改過去淺黃軍袍。

 “咱們軍府新立,接下來要築廂府、團衛、營所,雖有地方上百姓幫忙,但我們自己也不能坐看,因此大家都得出把力。給你十天假,回去接收好你的田地,安置好你的家人,然後回來報道,記得不要誤了歸期。”

 “是!”

 離開軍營的時候,徐棱穿著嶄新的紅色秋軍服,腰裡挎著橫刀,背上還背著弓和箭。一夥同伴一起離開軍營。

 城南莊。

 一個新的莊子。

 這些年河南遭遇的戰亂最嚴重,且其中還有黃河決堤、蝗災旱災等大災,再加上上次的魏夏大戰,早就讓這裡千裡無雞鳴了。

 原住民不是逃了,就是被遷了。

 如今來的都是隨軍過來的家眷,還有原東郡籍的一些百姓,重新過來安置。

 城南莊就是在原來一個村子廢墟上建立的,這裡安置了一百戶人家,其中有九人是府兵,這九人都是徐棱一火的同火。

 且全是弓箭手。

 他們的家眷也都在村裡,其余的九十一戶則是安置來的百姓。

 莊口。

 縣裡送他們來的佐史便對著同行的差役喊道,“趕緊的,敲鑼打鼓響起來,送咱們的府兵光榮回莊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