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隋唐大猛士》第七百五十四章 奉正朔
遼東。

 淵太祚接受了羅成的授封,淵氏朝鮮存在不過數年,然後便國除。此後遼東隻有大隋,淵太祚手中地盤,一分為二。鴨綠江以西之地設為玄菟郡,樂浪郡以南設為帶方郡。

 淵太祚接受玄菟郡開國公、玄菟郡都督府都督、太守之職,羅成另選派隋將為防禦使、郡丞、郡尉、主簿等前去任職。

 而帶方郡都督太守,則授給了淵太祚嫡長孫淵男生。

 淵氏上表稱臣,獻山川河流地形圖,進城池戶籍丁口帳簿。

 “恭喜陛下,淵氏稱臣,我大隋又收復漢之故土,再添玄菟、帶方二郡。計新添戶六十余萬戶,口三百余萬戶。”

 六合宮。

 大年初一,新年正旦大朝。

 羅成率領在朝文武百官,向皇帝朝賀。

 淵建土此前在扶余川被俘,這是他數年前在新城被羅成俘虜後,第二次被羅家兄弟俘虜。好在倒也因禍得福,父親歸附,羅成也沒再關押他,反而授封他為平壤縣開國伯,授了他一個朝散大夫的五品官階,從此留在朝廷,當個吉祥物。

 甚至羅成還特別給他賞賜了一座宅院,拔了些高句麗奴隸給他,日子還算不錯的,在這樣節慶之日,他穿上朝服,站班朝賀,也彰顯朝廷的氣勢。

 楊┳諫鮮孜⑿ψ牛Φ暮芙┯病

 對於他來說,不管是宋老生成功控制樂浪郡,還是羅士信又攻奪扶余川,再羅成降服淵太祚,再添玄菟和帶方二郡,這些對現在的他來說,都是遙遠又陌生,且毫不相關的。

 他現在已經徹底的認清了一個事實,他上了羅成的大當。

 原以為,羅成擁立他,哪怕跋扈點,可總會有忠臣志士的,誰知道這遼東朝廷,滿朝上下,居然全是羅成的人。

 他整天呆在六合宮裡,連宮門都踏不出。

 除了給羅成做旗當幌子,他的存在不過是個笑話。

 可他還得配合羅成演出,否則估計性命不保。

 “恭喜陛下,如今我大隋已盡複漢之遼東故土,關外之地,現有遼西、遼東、旅順、扶余、新城、玄菟、樂浪、帶方八郡之地,此外又有四藩歸附,而設立的饒樂、松漠、顏、粟末四郡,此強漢也曾未有之盛也!”

 基本上,現在高句麗人徹底殘了,淵氏去國號王號,稱臣納貢,改置郡縣,接受隋官,就算暫時還擁有兵馬,可也只剩下了兩郡之地,還被分割開來。

 淵太祚老了,淵蓋蘇文在李淵那,淵建土則在遼東城,淵太祚的幾個孫子,則都還年少,只等淵太祚一死,根本不可能守的住這祖宗基業。

 “此皆秦王之功也!”

 楊┳白饜老駁潰半蘧齠ǎ頭餷贗踔肝臚酢!

 羅成現在爵位為秦王,這是朝廷唯一一個異姓王,而如今羅成父親羅貴為山東道節度使,封齊國公,父親比兒子爵位低,也不太好。

 當然,也沒有誰跟楊┨崠蘇飧鑫侍猓撬約鶴聊コ隼吹模衷塚裁揮釁淥氖裁慈α恕

 先封羅成為秦王,現在又封羅貴為齊王,父子皆封王。

 至於羅成的五個兄弟,之前已經封了嗣業為晉國公,存孝為魏國公,士信為趙國公,現在楊┮泊蠓降母紗嚳飴藜套嫖飴蕹凶諼

 而羅成的叔父也晉封為燕郡王,羅壽則封為越國公。

 羅家一門兩國王、一郡王,六國公。

 而羅成的那乾老兄弟,如姐夫周德威趙貴王子明和妹夫周新,皆封侯。杜伏威更是因為在江南擁兵,而被封吳國公。

 “加秦王納言!”

 這下,羅成一人身兼尚書令、內史令、納言這三高官官之職,更兼大元帥、太師加平章軍國重事。

 位極人臣。

 反正以後,這朝廷一應事務,都由羅成說了算,相當於攝政王。

 緊接著。

 金殿之上。

 來自定襄道宣武軍的使者,來自代北道義武軍的使者,來自山東道威武軍的使者,來自江南道雄武軍的使者,來自安南鎮海軍的倒霉都代表各家的節帥,向天子進貢。

 不但送來了各鎮的方物土產,同時也送來許多錢帛寶物。

 同時還向朝廷獻上了各鎮現在所擁之郡縣的地圖、戶籍丁簿,以及兵馬名冊。

 而除了這五鎮。

 此次派使者前來朝賀的還有不少,之前楊廣還在江都時,天下依然是以江都為正朔。可楊廣被弑,雖然李淵尊蕭後為太皇太后,又立關中楊侑為帝。

 可是洛陽的王世充也立了越王侗為帝。

 本來那邊朝廷就已經實力不濟,現在還鬧內訌。

 這無疑讓那些地方官員們都對中原朝廷失望,這個時候遼東朝廷聲勢巨大,自然便開始有人向這邊上表,奉遼東朝廷為正朔。

 雖說大家都清楚,這遼東朝廷是羅家的,可畢竟現在打的還是楊隋的旗號,他們這些楊隋的官員們,奉遼東天子為正朔,自然也是理所當然嘛。

 雖然嶺南的寧陳馮幾家也在割據混戰,可他們一邊搶地盤混戰,卻又一邊紛紛向遼東派來使者,送來許多錢財寶物,稱奉正朔。

 而他們想要的,自然也是朝廷給他們的授封。

 都想要隋楊的旗號,想利用朝廷最後一點威信,來讓自己的割據增加些正統。

 當然,也有一些隻是守境安民自保的地方官將,這個時候也派來使者,他們奉遼東天子為正朔,倒沒什麽別的野心,隻不過是如今這邊朝廷實力最強,同時,也是希望遼東朝廷,能夠派兵援助他們。

 如嶺南桂林一帶的始安郡丞李襲志,在這混亂時局下,太守戰死,他募兵堅守,已經數次擊敗林士弘、曹武徹、蕭銑的割據勢力的進犯,力保一方安寧。

 這個時候,也派人來上表奉正朔。

 其實一開始,李襲志也是不鳥羅成這邊的,羅藝想向李襲志借道回中原,他都不肯。

 而現在,李襲志卻主動派人來遼東, 正是因為如今蕭銑、林士弘等叛軍,都想把手伸入嶺南。

 而自古入嶺南,最重要最便捷的道路,便是自湖南凌陵郡,經湘水翻越五嶺,沿著秦朝修的靈渠運河入廣西桂林的始安郡,然後可沿漓江南下,入鬱水,直至廣州。

 李襲志隻一郡之地,既要防北邊想入嶺南的江漢蕭銑、江西林士弘,還要防著嶺南的那些豪酋俚帥們,各個都想吞並他,無奈之下,也隻得求到羅成這邊,希望在安南的羅藝能夠救援他一下,畢竟相比起那些反王、酋帥,他一個關隴出身的士族官員,自然還是更願意奉中原王朝正朔,而不論是楊侑還是楊侗,明顯都不如楊┱獗摺

 而這次正旦大朝,跟李襲志這樣的太守郡丞還有不少。

 此外還有如杜如晦的叔父杜淹、李靖的兄弟李客師等不少貴族士族子弟,也紛紛趕來遼東,加入到這個新朝廷之中。

 這是大勢所趨,也算是民心所向。

 現在許多地方都開始改用至德年號,尊奉遼東天子,表示擁戴和效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