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奎正於帳內收拾,見宋廷突然闖進來,勸他不可退卻,說他有良計收服梁山,當即停止收拾,遣退左右,拉他到後帳,問他有何良計。
宋廷略微一想,也不敢將全盤計劃告訴於他,隻說了關於“招安”的想法。
“招安?”聽了宋廷的話,吳奎斷然搖頭,“以往多次招安,宋江、盧俊義等人哪裡肯受?這一次,我軍大敗,梁山大勝,他們更不會接受招安了。”
宋廷微微一笑,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我素聞宋江原是鄆城縣一名押司,他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聚眾梁山,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替天行道,而是圖謀著自己做大官。”
“圖謀做官?”聽他這樣說,吳奎目光爍然,眼眸中盡是疑惑之色,“他既想圖謀做官,又為何要佔山為王,這不合情理啊。”
宋廷淡淡一笑,道:“那宋江本就是奸滑之人,他這人,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什麽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四個字,只是嘴上說得好聽而已,他替的什麽天,行的什麽道?其實他只是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他手上的本錢越大,朝廷就對他重視。他哪裡是不肯接受招安?他是怕朝廷怪罪,不留他活命,他是等著聖上寬恩,赦宥重罪,他分明是巴不得聖上親自去招安他呀!”
聽了宋廷的話,吳奎捋了捋胡須,沉吟道:“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啊。”他雖聽不懂什麽“精致利己”,但是宋廷話很白,意思也很透徹了。
吳奎似想到某處關節,又搖頭道:“可就算他宋江肯接受招安,梁山大小頭目可是有一百零八個,其它頭目卻恐怕未必接受招安呀,到時候他們若是除宋江而自立,恐怕也很棘手啊……”
宋廷不以為然道:“大人啊,你又有所不知了。據我所知,這梁山一百零八個頭目中,其實像宋江這樣的小吏、小官佔絕大多數……比如盧俊義,本出身富豪,是個員外郎,卻是被宋江、吳用二人以反詩設計陷害,又讓他的下人霸佔他的妻子、家產,才把他賺上山;還有呼延灼、楊雄、關勝、秦明等人,本是朝廷軍官,一心報國,他們落草為寇,為的是什麽呀?”
“為的是朝廷能赦免他們的罪行,為的是有機會再次給朝廷效力呀,”宋廷端起案上銀壺,自斟一杯,喝了一口,才接著道:“梁山之中,大多數原是公門之人,他們原先食朝廷之祿,過著寬裕的生活,誰又願意一直呆在梁山過日子呢?他們都是犯了罪、犯了錯,或者得罪了朝中重臣,等著被朝廷赦免的人,看起來是宋江利用他們為自己謀前程,可實際上,他們一個個,又何嘗不是利用宋江呢?宋江不過只是這群人的代言人罷了。”
吳奎聽不懂“代言人”三個字,但是這個師爺的聰慧他是知道的,隻當是他自謅的什麽新詞,聽完宋廷的話後,他想了一會兒,才拍著他肩膀道:“朝中啊,你說得太有道理了!讓老夫茅塞頓開啊!原來這幫人果真是立著牌坊當婊子,早就想著被招安了。”
他拿起銀壺,給宋廷斟滿酒,語氣謙遜地問道:“那麽依照朝中的意思……老夫接下來應當如何做呢?若是老夫前去招安,他們將老夫也綁了,可怎生是好?”
宋廷毫不客氣地喝著知府大人親自斟的酒,擺了擺手道:“大人若去招安,他們當然是要綁大人的。”
吳奎聞言震驚,慌忙道:“那老夫如何招安得了他們?”
後帳裡氣氛短暫的凝滯了一下,宋廷才詭譎地笑道:“既然宋江那麽想讓聖上親自去招安他,大人何不請天子親來?”
“老夫如何請得動天子聖駕!”
吳奎瞪目大驚。
“噓。”宋廷比劃了一個噤聲的動作,朝他使了使眼色,示意他不可大聲,小心帳外有人偷聽,見他平靜下來,才淡淡一笑道:“大人請不動天子,難道還請不動天子詔書嗎?”
聽聞宋廷的話,吳奎眼芒跳動,有幾分躍躍欲試,如果手持天子詔書,就等同天子親來,諒他宋江等人也要俯首稱臣。
想到此處,吳奎臉色大悅,不住地拍著宋廷的肩:“好呀!好呀!老夫這就上奏朝廷,奏請天子詔書!”
微微點了點頭後,宋廷又說道:“大人,我們應當做兩手準備,一手準備是請詔書,另一手準備是繼續打梁山,而且隻許勝不許敗,這才是我讓大人留下來的真正原因啊。”
吳奎走到案邊,踱了兩步,皺了眉,哀怨道:“我們如何勝得了啊?梁中書六萬人馬都大敗,我只有一萬人馬……如何取勝呀?”
“大人,如果您也退兵不打梁山,那豈不是和梁中書一樣,沒有一寸之功。沒有功績,單憑招降,恐怕升遷無望啊……唯有將梁山打服了,再行招安,才能顯得大人英明神武啊!那什麽梁中書之輩,以後見了大人,還不是得低著頭走路嘛?”宋廷為他陳說利弊,誘之以利,說中了他心思。
梁中書與吳奎同屬蔡京門下, 可一個是大名府知府,另一個是揚州府知府。大名府乃是大梁四京之一,號稱“北京”,地位幾乎等同東京汴梁。大名府知府這一高位,乃是正四品官,而揚州知府卻只不過才五品官,單論官品,就已經地位懸殊。更何況大名府是四京之一,朝廷大大重視,揚州雖是江南重鎮,卻還是遠遠及不上。
吳奎對梁中書自然是羨慕不已,又是太師女婿,又是大名府知府,誰人能不羨慕?除了羨慕,難免也不服,他梁中書可是個大大的庸才,你看這次打梁山吧,他一吃敗戰,撒腿就跑,跑回了大名府,仗著有太師給他撐腰,愣是拿他沒辦法。
聽到宋廷說需要打贏了梁山,再行招安,才能壓梁中書一頭,吳奎限於兩難之中,歎了口氣道:“如何打得過呀?”
先前他也以為打梁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大軍一到,便能踏平梁山。誰知道大家都輕敵大意了,一日之內就大敗了……
此時他只是搖頭歎息,卻聽得宋廷忽然說:“大人,某願領兵三千,打下他梁山幾個寨子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