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抗戰之戰場救火隊》第37章 倒L型防炮洞,鋸齒形狀戰壕,彎曲型交通溝
  李凌找到連長蘇學博和副連長李九如,向他們匯報了自己的計劃,他們在商議了一會後就同意了李凌所請。同時李凌建議第九連全體照著這種樣子做,又給他們講清楚了這種做法的好處。李九如以前雖然從未聽說過這種工事建造模式,但聽李凌說的頗有道理,所以也是有些動心,但蘇學博還是拒絕了。

  理由就是,在軍校時也從未聽說過有這種工事,所以不予采納。但他蘇學博還是容得下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所以允許第一組可以先行試驗一番。待到實戰過後,如果證明確實有效,第九連就將在上報營團的同時,全部采用雲雲……

  李凌再勸,但蘇學博這次說了實話。

  “無端改動工事外形,利弊未知,所以這次你們班就按照你的構想去試一下好了,我不能拿整個連隊人的生命和戰鬥勝負來試驗,你明白麼?”

  “廢話,我當然明白!”

  李凌心中暗暗想著,但表面上卻隻得遵從。

  他心中不無遺憾,他實際上已經在連部與蘇學博和李九如講解了半天。

  李九如還好,畢竟是百戰老兵出身,雖然以前也沒有接觸過李凌所設想的這些新型工事,但聽李凌講解之後,他也就明白了個大概,隱約中,李九如覺得這種新型工事會在戰鬥中起到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面對有重炮的敵軍時。

  但蘇學博就不同了,他是軍團訓練團出身,即不是李九如這樣的沙場老兵,又不是資深軍校出身的正規軍官,他會的,就只是教科書上和他們的教官所教給他們的那點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但這些理論知識時代久遠不說,還往往總是客觀強調精神力量而忽略實際的戰略戰術。所以這些軍官訓練團出來的,除非個別極有天賦的外,其余的大多都不算是合格軍官。

  就像現在這種情況,如果是個正常軍官,就會細細聽取李凌的講解,然後認真理解,謀劃,甚至在戰壕中實地試驗去考證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但蘇學博過分迷信教科書的東西,認為李凌這種小兵隨機想出來的東西,又怎麽能和權威的教科書相比?所以,他的這種所謂工事,根本就不值一提。不過人家是兵王嘛,好歹也要給點面子,他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好了,不過最多也就只能在他那總共也才九個人的一畝三分地搞,整個第九連不可能全按照他的方法去做。

  李凌遺憾的回去了第一組陣地。

  沒辦法,勸服不了連長,也就只能在第一組陣地上改了。

  說乾就乾。

  李凌當即就向全組士兵講述今天的任務,總共就是三項——“倒L型防炮洞”和“鋸齒形狀戰壕”以及“彎曲型交通溝”。

  李凌當即向下屬講解這三種他自創的新型土木工事的作用。

  這種創新,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第一組內新兵老兵各佔一半左右,但新兵大多也都經歷了至少兩場戰鬥。所以嚴格意義上說,已經沒有那種從沒上過戰場的新兵了,只是這些新手的戰場經驗比之真正的老兵尚還差一些而已。所以,無論老兵新兵,對於李凌這種新型土木工事,幾乎就都是在第一時間就理解了。

  李凌的這三種新型工事原理很簡單,但同時,也很有效。

  倒L型防炮洞,就是為了防止在防炮洞外爆炸的炮彈破片會通過中國軍隊現在的直線型防炮洞,直接殺傷裡面的人。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是現在的直線型防炮洞,就是直接在戰壕背牆上挖開一個土洞,

然後呈直線形狀延伸進去,就完了,這樣自然省工省事。在防炮洞左右爆炸的炮彈自然是能防得住,沒問題,但問題是,如果不走運,敵軍的炮彈直接就落在了防炮洞洞口處,那就有極大的機率,會有一部分破片,直接從洞口打進去!  而這種直線型防炮洞裡面就是一條直線直到人身,這樣的話,一旦炮彈在洞口爆開,那麽裡面的士兵,就是非死即重傷!說白了,一旦遭遇密集炮擊,那就是活活挨炸!以前內戰時因為雙方基本都沒有什麽成規模的炮兵火力,所以這點表現並不明顯,但以後遭遇的可都是地炮火力強大的日軍,所以李凌認為必須大改!

  而李凌所設計的倒L型防炮洞則就完全不同,和直線型的區別是,在直線洞的末尾,會向右側再開一個洞,洞的大小以可以容納士兵身體為準,即使是蜷縮著也沒關系,因為只是敵軍炮擊時才會縮在裡面,平時則沒有必要。

  這個簡簡單單的改動就能解決大問題,一旦日軍炮擊,勢必會有大量炮彈落進戰壕,當然也會有一定幾率的炮彈會落在眾兵個人的防炮洞洞口處,如果沒有這種彎曲形狀的防炮洞,那麽,士兵勢必大量傷亡!這點,也就是在日軍那步炮協同並不算是爐火純青的情況之下,中國軍隊仍舊在其重火力下傷亡慘重的原因。但奇葩的是,從抗戰開始到結束,從始至終,國軍都沒有一支部隊去改進這一點, 而總是強調所謂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和日軍死打硬拚,日軍當然樂得如此。

  所以,最後如果不是盟國參加對日作戰,中國會不會亡國,還尚未可知。

  這就是這支死板的軍隊……

  所以,李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改進這種防炮洞,也許他無法改變其他部隊,但至少,或者說只能是在自己部隊中先這樣改進了。

  鋸齒形狀戰壕,也是同樣的原理,但是作用卻有兩個。

  第一個作用是防炮,同樣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還是之前通用的這種直線型戰壕,那麽在敵軍炮擊時,一顆大口徑炮彈落進戰壕中,前後胸牆背牆容不下人自然沒事,但左右綿延上百米甚至幾百米的貫通式戰壕,就要承受較大傷亡。

  炮彈殺傷半徑很大,都說“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但也只是說說而已。在進攻作戰中,敵軍輕重機槍確實是威脅比較大的武器,但這並不是說敵軍火炮的威脅就不大,相反,火炮的威脅同樣很大。而且,尤其是在防守作戰中,敵軍機槍的威脅就會變小,相反,火炮的威脅就會變得極大,因為己方是處於固定的位置,不可能移動,只能是挨炸。在這種情況下,一顆炮彈落下戰壕,周圍十幾米,甚至幾十米,上百米內,炮彈破片都會呼嘯飛過。人體這種軟目標,被破片命中的話,那就是“打中即死,擦中即傷”。

  所以,如果沒有一些措施,而是用人的身體去硬抗這些炮火,不傷亡慘重又能怎樣?

  這也就是李凌設計這個鋸齒形狀戰壕的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