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最強大明帝國》第15章 空前繁榮
  大明銀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的開業了。幸好杜宏,杜老爺子補救的很及時,沒有出什麽大亂子,據說當天不斷有很多的商人,都陸續前來存銀,一天存銀總額就達到了一百萬兩,這幾天還有周邊的商家在不斷的趕來,大家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錢莊存銀不收錢,還給利息的。

  後來又聽說在這連江縣做生意不怕受騙,因為連江縣縣衙發出布告,每個商家都要在大明銀行內的戶房帳戶內存滿一定的金額的銀子,才能給你頒發相映的工商憑證後,有了相應憑證的工坊才能在連江縣衙工房部內承接相應金額的工程,采購項目。

  聽說縣令說了:“要花一百萬兩,為生民立命,開萬世功德。”很多人都不相信,千古以來從來沒有,哪官員給我們這些平民花錢改善生活,他們只會派人不斷的來收稅,收糧。然而消息不斷的傳出,連江縣知縣,用手上的秘方和本縣製糖收入做抵押,貸銀一百萬兩用於縣城建設,簽字儀式在縣衙裡面舉行。所有的商人都瘋狂了,真的有這種回事!

  很多商人都賣了本縣的店鋪,賣不了的乾脆關門,因為周圍的災民,平民聽到這些消息,也前往連江縣去了,本來有點熱鬧的縣城也就沒有了多少人了,也沒有什麽生意了。所以就更加沒有什麽生意了,隻好關門的關門,歇業的歇業。而且連江縣還可以花十兩銀子落戶,反正這邊縣城裡也沒有什麽營生,到了連江縣那邊也不愁沒有工做,沒有錢的還有可以向銀行貸款,前題是找到工坊給你開的工作證。

  秦觀從杜家錢鋪,也就是現在的大明銀行出來後,就回到了縣衙招開了,縣衙工務人員的全體會議。會議的主要議程是,即將到了二十萬多人的安置吃住問題,還有古河鎮成立經濟開發區,周邊二萬畝土地,有四千畝地要征收,其它的都是一些河灘地,荒地以及原來縣城的土地,初步擬每畝高於市價五層,以每畝三十兩進征收。戶房招募人手為商人鑒發憑證收取誠信商人保證金,為工房作坊定立財務規則,不定時上門查詢帳目,以防拖欠工資跑路現像,如有違規堅決予以取締,由戶房書吏蔣濤負責,劉捕頭配合。工房錢師爺和李高負責,招標工程,采購物資。刑房高陽典吏和劉江捕頭招募青壯,撥銀二萬兩購買服裝,武器組建三千人的連江縣護縣隊,並維護縣裡的治安和秩序。與會的縣丞劉得海,主簿趙德用,典吏高陽,捕頭劉江等縣衙裡的大小頭目都表示要團結在縣令秦觀的周圍,堅決做好這次縣裡交下來的任務,團結在秦觀周圍,迎接連江縣的歷史性的機遇。

  縣衙成員全體會議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了,散會後與會人員都向秦觀表示,這次縣裡的工作,是歷史上三千年所未有的大變革,一定會兢兢業業的完成任務。

  秦觀安排完全體人員的工作,也沒有去休息,馬上拿來了縣裡的地圖,看了許久,突然興奮拿起桌上的毛筆在圖上畫了個十字,只見這十字連接著古河鎮碼頭到縣城的南門,鐵廠到規劃中運河灣大碼頭,一個十來裡見方的大城雛形就初步規劃完成了。秦觀對著錢師爺說道:“現在災民和流民陸續就要到來,先讓他們修這兩條主乾道,在路的兩旁可以搭起棚子,安置災民,這修路活比較簡單,一般的災民都能乾,不過要做好路基的排水,你和李高做拍賣要把這十字路口的地留下來。”

  錢師爺好奇的問題道:“大人,這留著要做什麽用。”

  “這裡要建大明銀行的總部,

還是一個大劇院,以及縣衙辦事服務中心,國際商品貿易中心,近期先把這裡的地清理出來,整理平整,搭起高台,第一屆的商品交易博覽會,縣衙的招標會在這裡舉辦。”秦觀回道。  過了幾天,連江縣一下子熱鬧非凡起來。

  縣城裡人口不斷增加,衣食住行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幸好張子才的糧船也第一時間趕到,省得秦觀不用去劫漕糧,勉去一個風波,不過聽張子才說,二位紈絝還讓他不要送糧來,但是他說這次有這麽多的災民,也不能違反信義堅持要送糧,二位紈絝沒有辦法,隻好繼續往北去了,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商家帶來大量的物資,因此來了這麽多人後物價還是很穩定。

  縣城附近古河鎮周圍,方圓二十多十裡的土地上的道路紛紛開始動工,衙門的差役早就丈量了土地,旋即便是無數泥漿、木匠招募,附近幾個磚窯的生意也一下子好了起來,幾個開磚窯的商賈迫不及待的四處開窯,生怕被人搶去了先機。莊正松把他的磚廠擴大後,就給幾親戚幫忙經營,自己就專心的生產水泥。

  木料的價格也漲了二成,現在不缺人力,但縣裡規定雇傭工人,每天雇傭工資不低於三十文,有點手藝的民眾工資就更高,倒是在又把蘇州周邊做不少百姓又吸引過來一批,攜家帶口而來,寧願荒了田地也要來這裡做工。現在很多的災民都願意留下來,這裡的機會非常多,而且都能夠拿到現錢,不像以做工或者官府徭役不僅拖著不給工錢, 還要往裡貼錢。聽說隻要落戶,家裡的孩子就能到書院讀書,那書院可用十萬兩建設的啊!

  其實真正讓人緊張還不是這災民,百姓,這幾天陸續來了數千士紳、商賈慕名而來,有的事過來看熱鬧的,有的聽說點子王,有的是來經商了,甚至有想來這裡定居,盡然說這裡人氣旺,定是風水寶地,他們這些士紳商人帶的仆役便有幾萬人,這些人的衣食本就是個無底洞,他們習慣了綾羅綢緞,習慣了美酒佳肴,所以連巾對絲綢、酒水甚至雞鴨,乃至於書本、馬匹、熏香之類的需求一下子暴增。一個小小的縣城原本滿足各地來的災民百姓便已是捉襟見肘,更何況突然來了這麽多人定居,於是乎,無數人看到商機,一間間的鋪子又是拔地而起,書店、絲綢鋪子、乃至於香燭、馬行、酒肆、茶肆、肉鋪都是生意爆滿。

  幸好來的商人帶來了不少的物資,這半個多月來,連江縣的龐大的需求就像一隻野獸,將獵物吞噬的骨頭渣都不剩,雖是無數的店鋪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可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開了店鋪就需要有貨物,貨物從哪裡來?

  連江縣周邊就有像蘇州,南京,杭州這樣的大城,很多的產品物資,如糧食,布匹,如鐵器,如家具,緊缺產品都能很快的運來,像書籍、紙張、筆墨、絲綢、酒肉、玉石、古玩、字畫、瓷器也慢慢成了最火爆的商品。

  在這等情況之下,連山在不知不覺之間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由一個運河的的中轉點搖身一變,成了江南一帶,最大的消費市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