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去伊堡走馬上任,還得會見巴軍的高級將領,商討解決組建聯合司令部的一些重要的細節問題,所以在當天晚上,準確說是28日凌晨,李天凌搭上去伊堡的專機,沒在卡拉港逗留。
其實,李天凌直到離開,都沒有跟丁鎮南單獨交流。
至於丁鎮南擔心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見面之後,其實是在回到前線司令部,商討作戰行動的時候,李天凌就當著所有人的面表示,航空兵是地面部隊的翅膀與守護神,因此在整個作戰行動當中,航空兵將無條件的服從與執行司令部下達的命令。
言外之意,也就是聽從丁鎮南的調度。
顯然,丁鎮南之前做的安排,也就是讓劉尊山單獨找李天凌,明顯是多此一舉。
關鍵就是,李天凌並非空手而來。
在日之前,至少會向南方次大陸增派1500架作戰飛機,其中三分之二部署在巴鐵。
這些作戰飛機,大部分來自西北戰場,包括3個王牌航空隊。
“王牌”這個稱呼,其實是戰時獨有。按照傳統的定義,只有取得的戰果5倍於所裝備的作戰飛機的總量,才能獲得“王牌”的頭銜。只是在擴大到攻擊機部隊,以及多用途戰鬥機的裝備數量迅速增加之後,評定的標準不再限於空戰戰果,陸軍的主戰裝備與海軍的艦艇全都算了進去。
沒有改變的是,王牌部隊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此外,這是3個航空隊,而不是航空聯隊。
其實,“航空隊”也是戰時編制。
和平時期,帝國空軍與帝國海軍航空兵最大的戰術單位就是航空聯隊,往上是隸屬戰區司令部的管理機構,以及空軍司令部直接管轄的幾個兵種司令部。只有在戰時,才會以航空聯隊為基礎組建航空隊。
嚴格的說,航空隊並不是單一性質的作戰編制。
要說的話,這也正是航空隊與航空聯隊最大的差別,至於配備作戰飛機的數量,也就是規模,反到不是很明顯。
畢竟在有需要的情況下,航空聯隊的兵力規模也能擴大數倍,甚至十數倍。
為了便於管理,減輕維護保養的負擔,航空聯隊往往按作戰任務劃分,裝備的同一種類型的作戰飛機。在帝國空軍,戰術航空兵通常是按照戰鬥機、攻擊機與特種支援飛機來劃分航空聯隊。
這種編制體系,也反過來對帝國空軍的裝備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戰-10”與“戰-11”。
前面就已提到,“戰-11”的研製時間早於“戰-10”,而且從一開始就被帝國空軍當成主力戰鬥機看待。按照廣為人知的說法,“戰-10”是“戰-11”的單發版本,因此主要性能都要差一些。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戰-10”在立項之初,被空軍當成“戰-11”的替代品對待,也可以看成是“戰-11”的備胎。
關鍵就是,在招標的時候沒有規定“戰-10”必須是單發輕型戰鬥機。
在7個候選機型中,有4個采用雙發布局,而且其中2個是重型戰鬥機,另外2個是中型戰鬥機。在3個單發布局方案當中,有1個是采用中等推力發動機的輕型戰鬥機。由此也不難看出,采用單發大推力發動機的,其實就只有2個方案,而且這2個方案在最初都不是很受歡迎。
道理也很簡單,帝國空軍一向就不喜歡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型戰鬥機。
結果就是,競標廠商自然是投其所好。
有趣的是,帝國空軍在最後,還是選擇了配備單台大推力發動機的中型戰鬥機方案。
關鍵就是,在“戰-10”選型結束之前,“戰-11”的設計方案通過空軍的審核,進入到工程實施階段。到這個時候,帝國空軍才突然變卦,要求“戰-10”采用為“戰-11”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
顯然,此舉就是為了降低後勤保障的難度。
正是如此,在“戰-10”與“戰-11”大規模量產後,帝國空軍的戰鬥機聯隊正式進入到混編時代。
其實,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
在此之前,帝國空軍的戰鬥機聯隊一直有“輕重”之分,也就是常說的輕型戰鬥機聯隊與重型戰鬥機聯隊。采用這種編制體系的根本原因,就是同一時期裝備的輕型戰鬥機與重型戰鬥機幾乎沒有共同點,不存在共用保障物資與設備的可能,而且地勤人員也要掌握兩套不同的保障體系。
受此影響,帝國空軍還在一段時期內大力發展以輕型戰鬥機為主的前線航空兵。
可見,把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戰鬥機編在一起,不但無法減輕後勤保障的負擔,還會產生巨大的麻煩。
即便需要混編,也是按機型組建大隊,從而讓後勤保障分開進行。
也就是“戰-10”與“戰-11”的出現,讓戰鬥機混編成為了可能。
當然,實戰也證明,在不對後勤保障做出太大調整的情況下,按作戰需要將輕型戰鬥機與重型戰鬥機編在一起,確實能夠大幅度提高作戰效率,讓兩種不同的作戰平台發揮出最大價值。
只是,在實戰當中,以航空聯隊為基礎的編制體系,也反映出了很多問題。
最突出的,也就是作戰使用較為單一,缺少戰術靈活性,在遇到複雜任務需求的時候需要安排更多的作戰部隊。
這個問題,在大陸戰場上表現得非常突出。
在很多方向上,原本只需要投入1個聯隊的百余架作戰飛機,結果因為編制的限制,得安排2個聯隊,甚至是3個聯隊。
其實,也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帝國空軍才以航空聯隊為基礎組建了航空隊。
通常而言,在1支航空隊裡,會根據作戰需求,編入數量不等的任務分隊,並且在任務分隊下面設置大隊。雖然大部分時候,1支分隊就只有2個大隊,甚至是1個大隊,但是一般不會對任務分隊的數量做嚴格限制,因此在編制規模與具體編成上,航空隊其實是非常的靈活。
關鍵還有,這種“靈活”可以根據部署地點與任務性質進行調整。
比如1支航空隊在波沙灣作戰的時候,配備500架作戰飛機,有400架攻擊機,而在轉移到西北戰區,參與大陸戰場方向上的戰鬥時,作戰飛機的數量增加到了1000架,攻擊機的數量卻減少到200架。
做這樣的調整,也就只是對任務分隊進行重新編組。
當然,在這一套編制體系內,核心不再是作戰飛機,而是以指揮機構為首的地面保障與支援體系。
此外,在任何一支航空隊裡,都有一支獨立的保障隊伍。
該隊伍的任務,不是為作戰飛機提供服務,而是為人員提供服務,比如提前去部署基地搭建基礎設施,並且在任務期間為其他人員提供生活方面的保障,甚至還要承擔空隊的安全保衛工作。
顯然,航空隊這種編制體系是建立在後勤保障之上。
說得形象一點,就是後勤保障能力有多強,航空隊的戰鬥力就有多強。
要說的話,以後勤為本也正是現代戰爭的特色。
其實,航空隊這種靈活的編制體系跟“遠征混成聯隊”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就是規模更大。
帝國空軍當初組建“遠征混成聯隊”,就是在探索新的作戰體系。
雖然在“遠征混成聯隊”裡面編入了戰略轟炸機,而在航空隊,依然以戰術飛機與支援飛機為主,暫時沒有編入戰略轟炸機,但是就整個體系而言,把戰略轟炸機編入航空隊並無難度可言。
此前,帝國空軍不過是欠缺把轟炸機編入航空隊的理由。
在大陸戰場上,戰略轟炸主要針對戰線後方1000千米到1500千米之間的高價值軍事目標,而且轟炸機主要使用巡航導彈,不存在需要突破敵方防空網的需求,一般都是臨時安排該方向的戰鬥機為轟炸機提供掩護,也就沒有必要把轟炸機編入航空隊,畢竟這會大幅度的提高後勤保障的難度。
只是,到了南方次大陸,情況就不一樣了。
針對梵羅國進行的戰略轟炸,特別是戰爭初期,針對的大多是淺縱深目標,尤其是高價值的軍事目標。
關鍵還有,空軍的巡航導彈一直都不夠用,因此在對付淺縱深目標的時候,主要使用的是短程空對地導彈,或者是精確製導炸彈,轟炸機得在較近的距離上投彈,也就需要提供更加嚴密的保護。
當然,具體來說就是提高協同作戰的效率。
比如,在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不但需要安排戰鬥機護航,還得派電子攻擊機壓製敵人的警戒雷達,甚至要出動防空壓製戰鬥機對付敵人的防空系統,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轟炸機的戰損率。
如果頻繁的動用轟炸機執行淺縱深打擊任務,就有必要把轟炸機編入航空隊。
要說的話,這也是李天凌來南方次大陸的一個任務,即在這邊搞實驗,探索讓戰略航空兵與戰術航空兵協同作戰的可能。
雖然李天凌沒有說,但是丁鎮南知道,他這麽積極,肯定有別的原因。
說得直接一點,其實就是空軍的內部矛盾。
從李雲翔開始,帝國空軍就一直以戰略航空兵為主,還始終以“戰略打擊能力”為頭號賣點。事實上,這也是向帝國海軍叫板的主要籌碼,即帝國空軍是在帝國海軍之外,唯一能對敵國實施戰略打擊的軍事力量。
也就是秉承以戰略航空兵為主的發展線路,帝國空軍才有現在的規模。
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轟炸機性能的提升,空軍的戰略打擊能力愈發強大,並且全面超越了海軍。
可問題是,戰略航空兵並不是萬金油。
在丁鎮南倡導的新軍事學說當中,戰略航空兵的缺陷還被放大了。這就是,在一場持續時間極為短暫的大規模戰爭,甚至是全球大戰當中,戰略轟炸跟不上戰爭節奏,其產生的效果很難在戰爭期間顯現出來。
說得簡單一點,戰略轟炸需要持續足夠的時間才能產生效果,比如讓敵人因為社會經濟體系崩潰而喪失繼續戰鬥的能力。
顯然,由新軍事學說預測的未來戰爭,都不會持續多久。
這樣一來,就得重點發展戰術航空兵。
李天凌就是戰術航空兵的主要支持者,他在西北戰區遇到的麻煩,主要就來自戰略航空兵的那些將領。
哪怕得到施授良的支持,李天凌也未必能讓空軍的高級將領俯首帖耳。
畢竟,以戰略航空兵為主是李雲翔確立的建軍方略,就算是李雲翔的孫子,也不能背道而馳。
顯然,南方次大陸這邊,就沒那麽複雜了。
帝國空軍司令部一直不太重視南方次大陸戰場,畢竟在南部戰區,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直都是海軍。
可見,李天凌積極參與南方次大陸的作戰行動,就是希望通過這邊的戰鬥,證明把轟炸機編入航空隊,能夠大幅度提高作戰效率,從而讓轟炸機發揮更大的價值,增強空軍的戰場統治能力。
要說的話,不管是在波沙灣,還是在大陸腹地,空軍的戰場統治能力早就得到證明。
哪怕地面部隊依然能夠左右戰局發展, 特別是裝甲部隊,可是在絕大部分時候,是空中力量決定勝敗。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剛剛結束的阿斯特拉罕保衛戰。
在會戰的初期,東方聯軍簡直是全面潰退,很快就丟掉半個城市。接下來,正是依靠帝國空軍的全力投入,才穩住陣腳,隨後還連續粉碎西陸軍團發起的3次大規模進攻,守住河口三角洲防線。在此後的鏖戰中,帝國空軍依然是中流砥柱,不但協助地面部隊守住剩下的半個城區,還遏止了敵人的進攻勢頭。如果沒有帝國空軍的巨大投入,阿斯特拉罕在9月底就會淪陷。
只是,在李天凌的眼裡,空軍的戰場統治能力依然不夠強大。
這也可以理解。
像李天凌這樣的少壯派空軍軍官,信奉的是“絕對製空論”,通過空中打擊就能夠擊敗敵人,取得戰爭的勝利。至於地面部隊的價值,不過是在戰鬥結束後,去佔領已經變成了廢墟的戰場。
用空軍的話說,陸軍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不過是維持秩序的保安隊。
關鍵還有,空軍要想超過海軍與陸軍,坐上第一軍種的交椅,就得朝這個方向發展。
當然,以目前的情況看,這不是壞事。
只要帝國空軍舍得投入,別說是提前發動進攻,哪怕把佯攻當成主攻來打,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