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國爭霸》第二百五十三章 攻堅利器
最新網址: 相對於在野戰中避無可避的雷場,城市戰更讓帝國軍隊頭痛。

 用前線官兵的話說,寧願跟在掃雷車後面走進雷場,也不願意坐在步兵戰車裡面進入敵人盤踞的城市。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數據,在波沙灣戰爭中,聯軍遭受的傷亡超過一半跟城市戰有關。

 正是如此,只要有選擇,帝國軍隊都會避開敵人控制的城市,就算避不了,也會通過包圍與火力打擊對付盤踞在城市裡面的敵人,哪怕必須得攻佔城市,也會花大量時間進行前期準備。

 其實,波沙灣那邊的最後一場城市戰,即攻打摩蘇城的戰鬥,第七裝甲師給帝國陸軍的其他作戰部隊上了一課。

 圍攻摩蘇的戰鬥持續了近2個月,第七裝甲師用了50天做準備。

 在整個9月份,第七裝甲師對摩蘇城都是圍而不攻,並且通過炮擊與轟炸,持續不斷的削弱城內敵軍的作戰能力與戰鬥意志。關鍵是,第七裝甲師充分利用各種戰術偵查設備,盡可能提高打擊精度,確保在打擊頑敵的同時把附帶傷害獎到最低限度,並且為離開城區的平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救助。

 經過這些努力,在進入大規模火力打擊階段的時候,僅剩下不到五分之一的平民滯留在摩蘇城內。

 只是,到這個時候,第七裝甲師依然沒有立即發動進攻。

 接下來就是高強度的無差別火力打擊。

 為了提高打擊效果,其實是增強火力打擊對敵軍官兵戰鬥意志產生的影響,主要使用的重磅炸彈與大口徑重炮。

 因為帝國陸軍的製式榴彈炮僅有3種口徑,即100、150與200毫米,彈丸的長度也受到了嚴格限制,威力受裝藥量的限制,所以前線部隊的官兵設法搞到了幾十門西駱沙生產的2S4型240毫米迫擊炮。

 這種巨炮簡直就是為城市戰而生。

 使用重達130千克的高爆彈,2S4更像是一種專門為了拆樓而設計的重炮,基本上一發就能轟垮一座大樓。

 用來對付地堡,效果更理想。

 其實,

2S4在設計的時候針對的也就是地堡之類的掩體,而且憑借高拋的彈道,非常適合在環境複雜的城市裡使用。

 要不是繳獲的彈藥已經用光,炮擊還會持續到10月底。

 至於轟炸,那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按照第七裝甲師的要求,在攻堅準備階段,除非有特殊要求,不然攻擊機全都使用500千克以上級別的高爆彈。能不能消滅城區內的敵人是一回事,關鍵就是要通過轟炸,徹底打垮敵人的鬥志。

 如果只是幾天,那還沒什麽,可這樣的高強度火力打擊足足持續了20天。

 到10月下旬,第七裝甲師的作戰部隊開進城區時,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甚至沒遇到多少敵人。

 結果就是,僅用了一周,其實是5天,第七裝甲師佔領了整個摩蘇城。

 至於後面兩天,其實是在收容與安頓戰俘。

 此後,趕來接替第七裝甲師的穆阿聯軍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搜尋與營救那些掩埋發廢墟裡面的人員,特別是沒能趕在無差別火力打擊開始之前撤離的平民,並且負責救助與安置聚集在城外的難民。

 強攻摩蘇城的戰鬥,可以說是帝國軍隊在探尋城市攻堅戰具體戰術方面的大膽嘗試。

 只是,第七裝甲師所獲得的經驗,在別的地方未必就能複製。

 關鍵,也就是時間。

 在別的戰場上,去哪裡找2個月的時間來攻打一座城市?

 按照這個節奏,那需要幾十年才能擊敗梵羅國!

 當然,也不是說摩蘇城戰役沒有可取之處。

 比如,一種有效的武器,能夠極大幅度的降低城市攻堅戰的難度,在降低自身傷亡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作戰效率。

 顯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駱沙的2S4重型迫擊炮。

 其實,早在9月底,也就是第七裝甲師把繳獲的幾門2S4送到摩蘇城,參與了攻城作戰之後,國防部負責裝備研發的機構就安排工程師去西北戰區,把幾門相對完好,原滋原味的2S4弄了回去。

 別看帝國陸軍心高氣傲,要是軍隊有需求,尤其是戰時,也不介意仿製敵人的武器。

 此後,在2S4的基礎上,準確說是照搬2S4的發射機構,把履帶式底盤換成4軸8輪獨立驅動的輪式底盤,並且采用了效率更高的自動裝填機,犧牲了部分野戰機動能力,射速則提高到每分鍾3發,持續戰鬥射速也能達到每分鍾2發。配合全新的炮彈,在不降低威力與精度的情況下,把有效射程提高到了24千米。關鍵時,後期出現的激光製導炮彈,將打擊效率提升了上百倍!

 不過,這種由帝國生產的重型迫擊炮,要到新歷151年才能交付。

 即便是配套的240毫米迫擊炮彈,也要到年底才能量產,能在明年1月份提供給前線部隊使用就很不錯了。

 為此,丁鎮南親自出面,找到魯燎原將軍,把第七裝甲師在波沙灣地區繳獲的2S4全都要了過來。

 要說的話,這些2S4的狀態都不太好,而且繳獲的炮彈也在攻打摩蘇城的戰鬥當中全部用光,所以第七裝甲師在返回西北戰區的時候,沒有帶走這些重型迫擊炮,將其移交給了接替的穆阿聯軍。

 顯然,對於執行佔領任務的木阿聯軍來說,根本就用不著這些重型迫擊炮。

 關鍵還有,就在第七裝甲師撤走之後不久,穆阿聯軍在摩蘇城的北面,一座敵人拋棄的基地裡面,找到整整一個倉庫的240毫米迫擊炮彈,還有幾門基本全新的2S4,以及大量零備件。

 不然的話,丁鎮南也不會為了幾十門沒有炮彈可用的重炮去找魯燎原。

 在11月10日之前,經過了檢修的36門2S4,以及總共3萬發炮彈就由空軍的運輸機送到了蘇庫爾。

 因為2S4的戰鬥全重只有30噸,寬度也才3.2米,小於“運-11”的貨艙寬度,所以能由“運-11”空運。

 這36門2S4就是第十七裝甲師敢於強攻的底氣所在。

 要說的話,第十七裝甲師的前鋒部隊沒有立即攻打傑伊瑟爾梅爾,也跟這些2S4有很大關系。

 因為缺乏備用動力設備,而且在第十七裝甲師裡面,就沒有幾個官兵看得懂駱沙文,所以這些2S4單獨編為一個重炮營,直接隸屬於師部,跟在主力部隊的後面,與前鋒相差了大約1天的路程。

 為了避免發生故障,第十七裝甲師還準備了36台重型平板卡車。

 不過,在攻下傑伊瑟爾梅爾之後,平板卡車才能夠發揮作用,畢竟在沙漠裡面,輪式車輛的通行能力就很糟糕。

 在19日清晨,強攻傑伊瑟爾梅爾的戰鬥正式開始。

 就具體的戰術而言,在充分借鑒第七裝甲師作戰經驗的基礎之上,第十七裝甲師也有所創新。

 主要就是,讓前線指揮官搭乘直升機飛到戰場上空搜尋目標與觀察彈著點。

 此外,還能更加有效的配合地面部隊作戰。

 在正常情況下,能在地面部隊發出呼叫後的2分鍾之內,讓1個排的4門2S4開火,並且立即確認有沒有摧毀目標,如果有需要,能讓另外1個排的4門2S4在隨後的1分鍾之內再次開火。

 哪怕地面部隊沒提供目標的準確方位信息,空中指揮員也能在觀察到戰鬥之後,下令對目標所在區域進行覆蓋炮擊。只不過,覆蓋炮擊一般動用榴彈炮,畢竟繳獲的240毫米迫擊炮彈不夠充足。

 當然,這套戰術並不是十全十美。

 比如,觀察直升機肯定會遭到敵人的攻擊,被擊落的風險還不小。

 針對這個問題,除了讓觀察直升機盡可能的飛得高一點,也就是幾架前線攻擊機在戰場附近待命,確保在發現了敵人的防空火力之後,能立即使用空地導彈發起攻擊,掩護觀察直升機撤退。

 此外,也就是加強電子干擾。

 要說的話,這些都有點多余。

 傑伊瑟爾梅爾只是一座人口不到1萬的小城鎮,規模比摩蘇城小得多,而且居民大多是軍屬。

 此外,部署在郊外的防空部隊早已被全殲。

 至於單兵防空導彈,射程一般都在5千米以內,而觀察直升機搭載的觀察設備,能夠在更遠的地方讓指揮官看清楚戰場情況。

 對第十七裝甲師的官兵來說,挑戰其實在城外,由永備工事支撐起來防線。

 整個攻堅作戰,就是搜尋與摧毀那些隱藏得非常好,火力也十分凶猛,對進攻部隊構成了嚴重威脅的地堡。

 因為作戰的特殊性,特別是無法確定能夠在什麽時候發現敵人的地堡,所以打擊任務落到了炮兵身上,或者說相對於那些飛不了多久就得返航的攻擊機,靠前部署的重炮明顯更加靠譜。

 第十七裝甲師的推進速度並不快,不過損失也微乎其微。

 關鍵就是,面對這種穩打穩扎的進攻戰術,梵軍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行動,只能夠被動應戰。

 戰鬥持續到20日清晨,第十七裝甲師推進了差不多5千米。

 在攻堅作戰中,這簡直就是神速!

 按第十七裝甲師的戰報,在攻堅作戰的第一天,擊斃了大約4000名敵人,此外還抓捕了數百名俘虜,幾乎全都是在受傷之後喪失作戰能力的傷員。關鍵是,這還沒有算上無法統計的戰果,比如那些沒有能夠從被摧毀的地堡裡面逃出來的敵人,以及撤走之後因傷勢嚴重而死的重傷員。

 全都算上,梵軍在第一天的減員量肯定超過了1萬。

 與之相對,第十七裝甲師的傷亡基本可以忽略。

 總共傷亡了233名官兵,其中傷員佔絕大多數,有20多名官兵是因為沒有及時從炮擊區域撤出,結果被己方炮擊誤傷。真正在戰鬥中陣亡的官兵,不會超過50人,而且大部分被敵人狙擊手擊斃。

 顯然,按照這個狀態打下去,梵軍很快就會被全殲。

 在21日上午,梵軍動用第11裝甲師與第34機步師的主力部隊,發起了交戰之後的第一場反擊行動。

 其實,也是最後的反擊行動。

 以當時的情況,梵軍再按兵不動,恐怕兩個主力師在跟第十七裝甲師遭遇之前,就會被徹底擊潰。

 關鍵就是,帝國空軍一直在打擊部署在傑伊瑟爾梅爾附近的梵軍裝甲部隊。

 要說的話,更像無差別轟炸。

 畢竟,在西邊的地面進攻與空軍沒有多少關系,也就只需要保持2到4架前線攻擊機在戰場上空待命,等候戰地指揮官召喚。結果是,空軍安排的幾百架前線攻擊機、重型攻擊機與多用途戰鬥機大部分處於“待業”狀態。即便不考慮與陸軍搶功的問題,也總得給前線航空兵找些事情做吧。

 再說,戰場遮斷是戰術航空兵的主要任務。

 在19日,帝國空軍的前線攻擊機出動了上千架次,在傑伊瑟爾梅爾外圍投下了數千噸炸彈,而且主要轟炸第11裝甲師與第34機步師駐扎的南部郊區,尤其是跟第十七裝甲師進攻區域相鄰的陣地。

 因為彈藥過於充足,或者說沒有其他目標可打,所以在戰鬥當中,前線攻擊機會朝任何可疑目標投下炸彈。

 打擊目標都在城外,不用擔心會誤傷平民。

 可見,空中打擊再持續幾天,梵軍的兩個主力師就沒主戰裝備可用了。

 梵軍在這種情況下發起反擊,結果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其實,這場戰鬥跟第十七裝甲師沒多大的關系,或者說第十七裝甲師派去跟梵軍決戰的裝甲部隊沒能趕上。

 在付衛民派出的主力部隊趕到前,梵軍的反擊部隊已經被空軍與陸航擊潰。

 要說的話, 空軍的前線攻擊機與陸航的武裝直升機確實凶殘。前後才幾個小時,就把梵軍2個主力師的200多輛主戰坦克與至少400輛步兵戰車摧毀在行軍途中,而且其中有幾十輛M1A1。

 有趣的是,第十七裝甲師的主力部隊在殺到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幾輛還算完好的M1A1拖了回去。在移交給後方派來的負責處理戰利品的人員之前,第十七裝甲師還拿這幾台M1A1的殘骸對125毫米坦克炮,重型反坦克導彈,大口徑火箭筒等反裝甲武器進行了測試。

 結果證明,帝國軍隊主力反裝甲武器完全夠用,至少對付出售給梵羅陸軍的M1A1完全沒有問題。

 按照估算結論,即便是在3000米外,125毫米整裝穿甲彈都能夠打穿M1A1的炮塔與車體正面裝甲。

 可惜的是,繳獲的M1A1的坦克炮都已損壞,無法拿來做火力測試。

 第十七裝甲師能夠做的,也就是拿120毫米穿甲彈,跟掌握的情報做對比,判斷敵方坦克的火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