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翔專程跑一躺,並不是為了向白止戰炫耀,而是來給白止戰打預防針。
3天之前,也就是5月1日,薛遠征正式授予劉長勳帝國海軍大元帥軍銜,而劉長勳同時提交了退役申請。
除了開國元勳,“大元帥”就成為了榮譽軍銜,隻授予退役將領。
因為在上次大戰中戰敗,至少是沒有取得勝利,所以在上次大戰當中,帝國陸海兩軍的幾千名將領都沒有獲此殊榮。
即便是在大戰結束之前自裁殉國是周寬德,也只是追授元帥軍銜。
上一位獲得“大元帥”軍銜的海軍將領還是陳炳勳。
此外,他是在陣亡殉國之後,才被追授“大元帥”軍銜。
按照李雲翔透露的消息,薛遠征已經批準劉長勳的退役申請,只是繼續擔任海軍總司令直到下一任總司令履職。
劉長勳推薦的接班人就是白止戰。
由離任的總司令推薦接班人,也是帝國海軍的傳統。
對於此事,也就是獲得劉長勳的推薦,並沒有讓白止戰感到驚訝。
白止戰沒想到的是,劉長勳會在大戰結束之前辭職。
按照他的推測,劉長勳怎麽都應該等大戰結束,在功德圓滿之後,再把總司令的位置讓出來。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隨著紐蘭海軍第5艦隊投降,大規模海戰已經宣告結束,接下來將是一面倒的對地打擊行動。
要說的話,劉長勳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關鍵就是,劉長勳現在把位置讓出來,等於讓白止戰以帝國海軍總司令的身份去迎接最後的勝利。
必須承認,劉長勳很是豁達。
用李雲翔的話來說,在帝都等著白止戰的,不但有帝國海軍大將軍銜,還有帝國海軍總司令寶座。
這也是劉長勳發來電報,讓白止戰火速回國的原因。
不過,按李雲翔的意思,這其實也是薛遠征的安排。
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李雲翔透露了一條極為關鍵的信息。
在大戰結束後,薛遠征就會告老還鄉!
這也是需要白止戰在此之前就任海軍總司令的關鍵原因,因為在薛遠征離任後,不管由誰來擔任帝國首輔,只有白止戰能夠掌控海軍,也只有擁有帝國皇室駙馬身份的白止戰能維護海軍的利益。
其實,駙馬身份還是次要的。
在帝國海軍現有的14支特混艦隊中,有9名艦隊司令官是白止戰的部下。在最為重要的7支主力特混艦隊裡,有5名艦隊司令官是白止戰的親信。很明顯,大半支海軍都聽白止戰的指揮。
可見,在海軍裡面,沒人能超越與取代白止戰。
毫無疑問,劉長勳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主動讓出了海軍總司令的位置。
不要忘了,劉長勳在劉家就是個另類。
此外,在這場大戰當中,劉家在海軍中的影響力早已經大不如前。
不要說跟白止戰關系很不錯的劉向東,即便是劉向真也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當然,最為關鍵的,其實還是戰後的發展。
從維護海軍利益的角度出發,能在戰後撐起海軍的,也就只有白止戰。
讓白止戰萬分震驚的是,按李雲翔透露的消息,在薛遠征之後出任帝國首輔的,不是呼聲最高的司徒旌德。
具體是誰,李雲翔卻沒有說,只是萬分神秘的提到,是一個他們認識,而且交情非常到位的將軍。
其實,也不需要李雲翔明說。
只是稍微一想,白止戰就猜到了。
李雲翔說的這個人,就是廉旭升!
關鍵,並不在薛遠征的身上,而是在聖上。
在此之前,帝國皇室的兩位核心成員,在陸軍服役的大皇子,以及在海軍服役的三皇子均已晉升成為將領。
此外,四皇子也在幾個月前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關鍵還有,在整個大戰期間,皇室權威得到了全面提升。
說得直接一點,再也沒辦法忽視皇室的影響力。
顯然,現在的帝國皇帝,擁有的不僅僅是象征意義,擁有任何人無法超越,也無法取代的影響力。
僅此一點,也就決定了,司徒旌德不可能成為下任首輔。
關鍵就是,司徒旌德在20多年之前,也就是上次大戰期間是當今聖上的頂頭上司。
如果讓司徒旌德坐上首輔的寶座,該如何處理與聖上的關系,或者說如何消除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不要忘了,薛遠征決定在大戰結束後告老還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跟聖上的矛盾表面化。
如果由薛遠征繼續擔任首輔,皇權與相權之爭必然升級,從未損害帝國的核心利益。
一定要讓某個離開,那就只能是首輔。
司徒旌德那麽強勢,顯然無法處理好皇權與相權的關系。
由此可見,司徒旌德無論如何都坐不上首輔的寶座!
換成另外一個唐家的人?
顯然,也不大可能,畢竟薛遠征就是唐家的代言人,而他與聖上的矛盾主要是唐家與皇室的矛盾。
能接任首輔的,必須是一個有極高的威望,而且跟聖上的關系很不錯,對皇權沒有任何威脅。
毫無疑問,廉旭升就是最理想的選擇。
首先,他是帝國陸軍的不敗戰神,在帝國內部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甚至在白止戰之上。
等到打敗駱沙聯邦,必然是萬眾擁護。
其次,在20多年之前,他是聖上的嫡系部下!
這層關系,決定他肯定得以聖上為尊。
關鍵還有,他的政治立場更偏向於薛遠征,是典型的強硬派,因此更加容易獲得唐家的支持。
要說的話,他跟白止戰與李雲翔的關系也是加分項。
由他擔任首輔,擔任空軍總司令的李雲翔與海軍總司令的白止戰,不管怎麽樣都會給他面子。
如此一來,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軍隊內部矛盾,平穩的完成戰後過渡。
換成其他某個陸軍將領,只是軍種矛盾就很難消除。
關鍵就是戰後過渡。
迄今為止,帝國陸海兩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1400萬, 陸軍就超過1000萬,還有差不多1200萬民兵。
帝國的兵力規模在2500萬以上!
大戰結束之後,安置這麽多的軍人將是帝國當局的頭號大事。
毫無疑問,同樣是頭號難題。
因為陸軍兵力最多,除了1000萬正規軍,還有大約900萬民兵,所以必須由一個威望最高的陸軍將領來主持大局。
那麽,除了廉旭升,還有誰能執牛耳?
此外,還需要海軍積極配合。
顯然,這也是讓白止戰在大戰結束之前就擔任海軍總司令的關鍵所在。
要說的話,提前成立空軍也與此有關,即空軍獨立成軍,將分走大約350萬陸軍航空兵將士。
可見,這些安排全都是在為善後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