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輦來於秦》第132章 變法,怎麽可能
《韓非子》一篇篇出現在了洞香春,這次震驚的,已經不僅僅是天下的士子,還有王公貴族和一個個君王。

安邑城的竹簡,一時間貴的離譜,可依舊被一車車的拉走,洞香春的論戰堂,士子們擠破了頭皮,《韓非子》被一篇篇的抄錄,快馬傳送各國,有的,已經擺放在了各國君王的案頭。

丞相府裡,公孫痤只是看了幾篇,便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孫痤知道,自己把王良拐到魏國的麻煩,終於要發酵出來了,而且,這次的麻煩大了。

王良亮出了法家的身份,而且看這部巨著的內容,王良足可以稱為法家巨子,而且據說,法家名士慎道跟申不害已經拜倒在這部巨著之下,拋棄成見,正在王良的營地裡抄書學習辯論呢。

連法家名士都沉淪了,大老遠的跑過來湊熱鬧,可想而知,這部巨著的威力該有多大。

王良怎麽可能是法家呢,公孫痤想破腦袋,也是想不明白,在一起呆了一段時間,完全看不出來啊,說王良是醫者,公孫痤信,公孫痤的病就是王良看好的,說王良是兵家,公孫痤也信,王良在秦國的驪山大營裡練兵的事情,公孫痤也是知道的,看看王良的親衛,就可以肯定了,而且王良的學生跟幾名追隨者,依舊在秦國的軍中,說王良是墨家,王良不是,可王良在秦國講解過墨家思想,這點公孫痤也知道,而且王良有一個漂亮的如同仙子的墨家弟子侍女,兩個人晚上的動靜可是不小,而且公孫痤也認識,王良有才,確實有才,可說王良是法家,怎麽可能是法家呢。

要知道,法家,生來是注定要變法的啊。

公孫痤可以肯定,如果再拖下去,來找王良的,便不再是各國的士子們,而是王侯的使者或者王侯本人了。

天下哪國需要變法。

燕國不可能變法,燕國已經暮氣沉沉了幾百年,作為周王室的姻親國,一直便是死抱著周禮不放,怎麽可能突然改變,想要變法。

趙國也沒有變法的意思。

而韓齊卻是已經放出了想要變法圖強的風聲,最重要的是秦國,秦國為了議和,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割讓了河西函谷關和整個秦東,不就是為變法圖強爭取時間嗎,秦國一定是會變法的,要知道,王良原本就是秦人,而且據說,割地求和隨後變法圖強的主意,便是王良出的。

而魏國,李悝變法已經讓魏國成為強國,大魏王還有心思變法嗎。

讓別國把王良從魏國再次拐跑,要知道,王良可是公孫痤用一座城換過來的,這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果王良一直寫《棋經十三篇》什麽的,一點事沒有,也就是棋藝出名而已,可如今王良證明自己是法家巨子,這還了的,真的價值連城了。

這樣的人才,把人家換過來了,卻不用人家,這叫什麽事,一旦王良離開魏國,哪魏國的臉面可就丟大了,勢必讓天下士子唾棄魏國,離心離德。

公孫痤立時喊來了公孫鞅,兩個人一起商量對策。

現在再閑置王良,慢慢的想辦法,已經是不可行了,主要看看哪裡有合適的位置,而且位置還不能太小,小了,只會惹得天下士子恥笑。

公孫痤突然想起了王良的《馬說》,如果處理得當,自己會成為伯樂,如果……可真成《馬說》了,王良的遭遇勢必惹得天下士子同情。

公孫鞅的手指在魏國地圖上慢慢滑了一圈,最後落在了河西。

“龍賈在哪裡……”公孫痤明白公孫鞅的意思,這是要把王良安排在河西啊,公孫痤立時搖頭道。

“龍賈只是河西將軍,

”公孫鞅說道,“河西沒有太守……”說道河西太守,公孫痤的臉色便變了一變,自從吳起逃出魏國後,河西便一直打來打去,也便沒有設太守之職,而吳起,便是公孫痤用陰謀詭計趕跑的。

這可是公孫痤的黑歷史,也是公孫痤最不願意讓人提起的事,如今公孫鞅提了出來。

不過,河西太守這個官職卻也合適王良,不大不小,而且正好有空缺,而且河西剛剛經歷了戰爭,貴族們全部走門路跑到了河東,不會有太多的利益糾葛。

只是,河西距離秦國,太近了些啊,雖然秦國的新國君嬴渠梁賣了王良一把,兩個人似乎有點鬧翻了,可王良有是剛剛投靠魏國,這麽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涉及到邊防……要知道,河西太守可是軍政一把抓,河西將軍,也在河西太守的管轄范圍之內。

“怎麽才可能相信王良?”公孫痤問道。

公孫鞅看了公孫痤一眼,不再說話了。

公孫痤的心裡,立馬便明白了。

“我去見魏王……”公孫痤說道。

可還沒有等公孫痤動身,內侍已經傳話,大魏王召見。

公孫痤苦笑一聲,看來這事,魏王已經知道了。

大魏王的確不怎麽關心天下大勢跟朝局什麽的,畢竟,大魏國經歷了李悝變法,已經非常的強盛,如今更是在頂峰時期,武有龐涓,文有公孫痤,有什麽值得自己關心的,有什麽事,這兩個人自然會稟報。

可以說,大魏王,是這個時代最悠閑的王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也只是跟自己的狐族美女在王宮中捉迷藏。

大魏王不關心,可不代表別人不關心,要知道,大魏王可有一個非常有才的弟弟,公子卬。

公子卬可是洞香春的常客,王良的所有事情,公子卬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即使公孫痤用陰晉換王良,背後所隱藏絕戶計,公子卬也猜的透徹,而且公子卬對公孫痤的這條計策也是非常的欣賞,在心裡邊也是非常支持的。

畢竟,如果這個計策實施成功,足可以壓製秦國百年, 這個眼光策略,公子卬甚至非常的佩服,在公子卬心裡,公孫痤在魏國做丞相的幾十年,拿出的最好的計策,就是這個了。

除非秦國出現一個非常厲害的王,可是,那樣的王怎麽可能說出一個就出一個呢,縱觀整個歷史,也沒有出現過哪樣子的的王。

所以,雖然王良寫出了《馬說》,《棋經十三篇》,攪動了整個天下,公子卬依舊沒有把王良放在眼裡,在公子卬的眼裡,王良也只是有點才華棋藝的弄臣,大魏國棋盤上可有可無的一顆棋子,沒什麽大驚小怪的。

可王良突然寫出了《韓非子》,把公子卬嚇了一跳,這個時候公子卬才醒悟過來,原來王良是法家巨子啊。

這樣的人才也能被公孫痤發現並且挖掘到魏國,這個公孫老頭的眼光,真是一級棒。

可這樣的人才,到了魏國,要怎麽用呢……也沒有見公孫痤起用王良啊,一直便是在一旁涼著。

這樣的人才,一旦沒有合理安排,大魏國丟臉可就丟大了,一個孫臏,就已經讓齊國士子們笑話魏國的肚量,難道再來一個王良。

雖然公子卬跟大魏王總是相互的猜疑提防,可這件事,關系到了魏國的臉面,公子卬還是第一時間跑進了王宮裡,告訴了大魏王,把裡面的厲害關系也細細的捯飭了一番。

大魏王能夠戰勝公子奚,坐上大魏國的王座,怎麽可能是傻子,魏王聰明著呢,聽完公子卬一番添油加醋的述說,大魏王的臉色立時變得難看起來,大魏國,可是要臉面的,這個王良,是從哪冒出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