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輦來於秦》第86章 要有名
  王良的大院裡。

  早已經過了晚飯的時辰,家住在櫟陽城裡的本地工匠們,也早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收拾完工具,用過晚飯,各自回家歇息,可住在大院帳篷裡的這幫人,依舊是沒有消停,按照王良的邏輯,這個時間點,正是一天中最悠閑的時刻,哪能就此睡覺,給白白的浪費掉。

  大院裡燃起了數堆篝火,將整個大院照映的一片通明。

  柴大正在帶領著秦軍士卒們訓練。

  由於是所有的房舍同時起建,大院的建築工地非常的寬闊,一個個建築物的地基早已經打了起來,上面橫七豎八的擺放著一堆堆的木材,青磚,條石,亂七八糟沒有一點章法,地形複雜,交通也是複雜,正是訓練巷戰的好地方,柴大眼尖腦明,這麽可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秦軍以百人隊為單位,分成了兩派,木河跟瘦猴各自統領一派,各派又以伍為單位,口銜竹筷,在建築工地上穿插,配合,滲透,騷擾,無聲的廝殺,戰況慘烈,不時有被判死亡的士卒垂頭喪氣的跑出來,趴在一旁快速做著俯臥撐,力圖早點復活,好接著上場參戰。

  這都是有彩頭的,輸掉的一方,第二天,不但要到建築工地上白白的出體力乾活,還要包攬營地裡的所有內務,王良規定的軍隊內務,可完全是現代軍隊的翻版,那叫一個嚴格。

  墨家弟子們則是圍成了一個圈,津津有味的聽王良講墨,對,王良講解的,就是墨家學說。

  吃了幾次的虧,王良終於決定,要為自己賺一個名士的名頭了。

  像孔子那樣,周遊列國宣傳自己,自然是不行,王良就是有那個閑工夫,也沒有那個心思,那得走到什麽時候,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天下之大,幅員遼闊,縱橫幾千裡,沒有汽車火車,估計這一輩子,也就在馬車上給晃蕩沒了。

  而且現在,也不是春秋時期,小國林立,周朝遺風尚存,君主們耐著性子,聽你慢慢的講道理,最後給你一筆小錢,把你打發出去,你可以在政治的夾縫裡來回亂竄,成就其名。現在可是戰國,大爭之世,隨便碰到一個不講理的君主,或者嫉妒賢能的大臣,定你一個妖言惑眾之類莫須有的罪名,你的腦袋就有可能搬家,孫斌不就是碰到一個龐涓,被剔了膝蓋骨,丟進豬圈裡裝瘋賣傻,受盡屈辱,才逃到了齊國,這才過去沒有幾年呢。

  即使春秋時期,萬世標榜的孔大聖人,也不是以“能言善辯,巧令辭色”的罪名,把比他更會教學生的少正卯給殺了嗎,還不予安葬,暴屍荒野,死的比竇娥還冤還慘。

  這麽危險的事情,王良可不會乾,秦國尚武,儀狄之風盛行,可秦國多出賢主,不會因言獲罪,而且國府裡面熟人多啊,對於王良來說,反而是最安全的。秦國沒有成名的條件,那就創造條件,作為一個現代人,這點小聰明,王良還是有的,眼下不就有近百名墨家弟子嗎,那就從墨家開始。

  墨家的著作,王良可以倒背如流,雖然理解上可能有些膚淺,不如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可有著幾千年的注解加持,有許多後世引申出來的含義,估計老墨子死而複生,也不一定能夠想到,用來糊弄糊弄老墨子的後輩子弟們,簡直是綽綽有余了。

  王良的講解就如同平時的侃大山,深入淺出,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小包袱一個接著一個,墨家弟子被逗笑的同時,聽的也是如癡如醉,王良的形象,在他們的心裡一再的拔高。

  玄奇師姐說的果然沒錯,

王良不但精通墨家學說,而且可以稱師了。  大院的院門緊閉,裡面傳出一陣陣的笑聲,嬴渠梁抓起門環用力的敲打了幾下,卻是沒有人來給自己開門,伸手用力一推,厚重的大門便被推開了一條門縫,原來大門裡面並沒有鎖死,只是虛掩著的。

  嬴渠梁拉著贏玉,走進了大院。

  負責看守大門的,是臨時指派的幾名工匠,見到有人進來,急忙走了過去。這幾名工匠都在傷病營呆過,自然認識嬴渠梁,見是國君公子,慌忙就要行禮,卻是被嬴渠梁揮手製止了。

  嬴渠梁拉著贏玉,悄悄的跪坐在王良身後。

  “是墨家學說……”只是聽了一段,贏玉悄悄的對嬴渠梁說道。

  嬴渠梁咧嘴,無聲的一笑。

  “這小子精通百家, 可不只是墨家,你可別被這小子給騙了……”嬴渠梁悄悄道。

  贏玉嫣然一笑,不再說話。

  王良正在講解的,是墨家的非攻,所謂的非攻,也就是反對非正義的戰爭,但是非攻可不是非戰,對正義的戰爭,墨子還是支持並且讚賞的,這是墨子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只是在這個世道,戰爭哪有什麽正義不正義的,只是隨便找一個借口而已,打過去也就是了,只要打贏了,你便是正義的,沒有人敢亂嚼舌頭。

  春秋無義戰,所謂正義,只是看你的刀子夠不夠快,拳頭夠不夠硬,當然,這句話,王良可不敢對著這幫墨家弟子這麽說,雖然非攻的思想在各國非議多多,也沒有多少市場,可對於墨家來說,這個非攻,可是非常重要的,是墨家的大義之所在,墨家為了非攻,可是前仆後繼,血淚斑斑。

  王良只是照本宣科,然後偷偷在裡面加入些其他的東西,有些事情,是需要潛移默化的。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這是《墨子·非攻》中的一句名言,王良講解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一句話,並且說了出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好……好一句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嬴渠梁跪坐在哪裡,聽著王良講解,雖然妙趣橫生,可嬴渠梁對墨家的非攻並不感興趣,到是這句話說進了嬴渠梁的心坎裡,不由自主的擊掌叫好。

  王良猛回頭,見是嬴渠梁,頓時哈哈大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