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輦來於秦》第141章 法
王良笑著看著慎道和申不害,都是真正的法家名士啊,不像自己這個法家巨子,看著好看,聽起來也是高大上,其實內在裡,卻是一個水貨。

這麽兩位人才,王良怎麽可能輕易放過,更何況,慎道的背後,還有著數百名的法家學徒,這也都是這個時代難得的人才。

王良恨不得立時將兩個人捆起來,拉到自己的陣營裡面。

王良不由自主的想念起秦始皇來,這個家夥想得到韓非子,立即發兵攻打韓國,逼迫韓國把韓非子乖乖的送到自己手裡,這是何等的霸氣。

可惜,王良現在卻是不能,一個河西太守,還沒有拿到手裡呢,等忽悠住這兩個人,王良決定,立即去丞相府一趟,免得夜長夢多。

王良的這種在法學上的分工,讓慎道和申不害看到了一個新的天地,兩個人的眼睛都是一亮。

他抬起頭來道:“先生想要行使一種什麽樣的制度?可以容納這樣的法律?連國君自己都要遵守法紀?”

王良猶豫了起來,慎到開始不明白,後來卻是明白了,他笑了一下,看向申不害。

申不害這個時候,卻也是看向慎道。

申不害不說話,只是不善於交集,要是申不害能說會道,此時,只怕是早已經說服韓王了,可申不害也僅僅是不愛說話,心思一點兒也不少,能成為法家名士,又怎麽可能是傻瓜。

一個眼神,申不害的意思,慎道便已經是完全明白了,跟自己想的一樣。

慎道拱手對王良說道:“我們兩人可以立誓,絕對不會把先生的話傳揚出去,此中之要,我們也是知道……”

申不害也是一拱到底,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王良急忙把兩個人拉了起來。

王良說道:“兩位大師不必如此,王良相信兩位……”

古人和現代人不一樣,特別是一些的高明之士,一諾千金都是輕的。他們為了一個信諾,往往粉身碎骨也是在所不惜的。要說守秘,就會死守到底。不似現在,當面發誓,背後就出賣人,什麽誓言,比一分錢一公斤的大白菜還要便宜。

“熊,”王良在帳篷裡喊道。

不遠處的熊小跑著鑽進了帳篷。

“將軍吩咐……”熊抱拳說道。

“十步以內,不得有人接近帳篷,”王良命令道。

熊跑了出去,親衛們立時行動起來,把整個帳篷團團圍住。王良看向白雪,白雪拎起來自己的短劍,把住了帳篷口。

這時候,王良才慢慢說道:“王良的方法說起來也沒有什麽,就是三權分立,把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權利分割開來,行政的不管法事,他隻管國家的生產運行,其它的一律不加理會。此外,司法就是執法部門,他們隻管執行法律本身,而立法,則決定什麽法是有用的,要成立,什麽法是錯的,要改進,這樣與時俱進,國家就可以長久保存了。”

“在行政方面,也要分類,要分成軍事和民事兩類。軍事方面的王良不能說,但民事方面,要分成普通平民的管理,對官員的管理,對工商業的管理。執法方面也要分成取證,抓捕,定罪三部分。而在立法也是如此……”

“所謂絕對的權利使人絕對的腐化,此言非虛,不能把國家的一切決定在主君一個突發奇想的決定上,比如,秦穆公莫名其妙的要把自己的臣子拖去活埋!這就要分權。在分權後,國君要做的就是平衡此點,不讓一方獨大,他要做的就是制定國家的長策,有了長策,有了目標,國家才有繼續的動力……所謂江山如畫,就是指君主看著自己的江山,

從容的制定出讓自己國家發展的目標與計劃,從而讓國家在自己的心意下發展!想要達成這一點,再英明的君主自己再怎麽努力也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足夠的人來幫忙。”“這個幫忙不是亂幫,而是指要有一個準確的框架來做支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抬動國家的治國之士才可以讓國家順利的起來,而達到君主要到達的目標!”

說到最後,王良道:“秦魏兩國在河西連年大戰,河西的世家貴族,早已經全部跑到了河東,而且王良作為河西太守,要到的,也是河西的全部治權,故而在河西變法,沒有任何危險,變完法後,就是革新大臣,不存在舊法的抵製與迫害,所以請兩位大師為河西立法,最好是親到河西,王良絕對不會虧待兩位的……王良也知道,河西之地太小,難容大才,但是王良有信心,一定可以在幾年之內,將變法推行整個魏國……”

想要留著這個兩個人,就必須拿出點乾貨來。

王良說的是一個良好的制度,這個制度絕對有效,並且先進,如果說出去,一定會給有志變法或國中自有的聰明人借鑒。

但問題在於,王良並不想讓這樣的事說出去,這種政治經驗是王良未來人的經驗,哪有這麽便宜就說出去給別人聽的道理,那不是太傻了麽?如果面前的這個人不是慎道和申不害,而北信君對兩人又大有所求,那麽王良是打死也不會說出的。只是因為是這兩個人, 王良相信歷史不會在這個地方騙自己。

如果慎到是一個小人,把這個消息說給太子因齊聽,以太子因齊還算中可的賢明之才,那麽齊國必然會有更大的進步。可慎到就是慎到,慎道只是醉心治學,從來不參與變法的事情,齊國變法,慎道都是沒有參與的。

而申不害,現在完全就是一個自由人,術的學說雖然好,可是沒有國君想用,而且,在王良這裡呆了一段時間,申不害的心裡已經不是以前了,申不害已經了解的術的不足。

兩人皆是心裡一陣驚訝,如此三權分立,那麽至少儒家就再也不會大罵法家苛政了。

“兩位以為如何?”王良問道。

兩人對視了一眼,申不害率先問道:“我隨先生到河西,可做什麽……”

申不害開口說話,並且說出這話,便是肯定了王良的想法,也準備跟王良去河西了,但申不害還想聽聽自己的職務,是否附和自己的心意。

“河西會劃分為一個個小鎮,每個小鎮,都要設立法院,來依法定罪,也會設立公共安全處,用來取證,抓捕,還會建立督察院,監督這一切都進行,”王良說道,“我想讓申兄掌管都察院,督察這一切……”

這個權力可就大了,可以說,如果王良在河西變法,而變法的一切,都在都察院的監管之下,申不害自然是非常的滿意。

要知道,現在正是申不害最不得志的時候,王良給他如此大的權力,這已經是知己了。

申不害一拱到底。

申不害已經被王良擺平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