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109章 萬人空巷
劉仁軌站在鹹陽城一處偏僻角落裡,看著斑駁城牆上貼著的“皇太子令”讓他想打人。

 這幾天他這個縣衙裡的二號人物竟然基本上調不動縣裡衙役了,縣裡的一切文書都是由韋主薄在處理,包括張貼這份“皇太子令文”。

 劉仁軌身在鹹陽早就詳細的了解過李承乾近來的所作所為,他知道李承乾現在提拔重用的都是在朝中沒有根基且有能力下層官吏。

 鎮壓過李泰造反的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劉仁軌做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年官員自然想盡快靠上個大腿好一展所學。

 再說鹹陽做為千年古城本來就人多地少,現在李承乾調人去開荒,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促成此事就算不得李承乾的青眼,也能在本地獲得一個好名聲。

 可是現在以韋氏和獨孤氏首的本地大族,聯手要把此事破壞掉,韋滿的膽子膨脹的都快趕上他那肥碩的身體了。

 失去本地衙役支持的劉仁軌在縣衙瞬間成聾子瞎子,本來他在做其它事情,一直讓心腹盯著韋滿張貼告示的事。

 他的心腹跟他說韋滿已經到處張貼告示,只是老百姓都忙著種地還沒有看見,等到了二月二龍抬頭百姓進城自然就知道了。

 今日忙完衙門裡的公務他想去酒樓喝酒,卻被那個心腹推三阻四地想攔著不讓他出來。

 劉仁軌立即起了疑心,支開“心腹”出了縣衙直往縣城熱鬧的地方走,一路上都在四處張望愣是沒有看見一處有張貼‘太子令’的。

 劉仁軌這才確定自已上當了,怒衝衝地回到縣衙去責問韋滿,誰知韋滿只看了他一眼,便轉過頭去,語帶譏諷地道:“劉縣丞找那告示做什麽?難道劉縣丞要去龍首原開荒?”

 “本官找那告示,自然是要看看有沒有人因私廢公,對皇太子的令文陽奉陰違。

 現在全城都沒有找到一張告示,可見確實有人不把皇太子的令文當一回事。”

 韋滿聽卻有恃無恐地道:“李老九去帶著咱們的劉大縣丞去看看你們貼的告示。”

 他說罷一個笑咪咪的衙役走到劉仁軌面前道:“劉縣丞您請!”

 劉仁軌怒哼一聲,一甩袖子就跟著李老九走出來,他要看看他們到底能耍出什麽花招,結果一路走來肺都氣炸了原來這些東西把這麽重要的告示盡撿荒僻無人的地方貼,根本不會有人看見。

 “你們這些東西就把皇太子的令文貼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劉仁軌瞪著李老九道。

 李老九聞言不慌不忙道:“回劉縣丞,這是太子殿下的令文十分重要,小的貼在人多的地方怕被人給撕了,而且現在西南風大,要是貼在城門風口裡,又被怕風被風吹去了。”

 李老九說到此指著面前一人多高的荒草叢道:“您看這裡多好,小的們費了不少力才找到這麽好的地方,既沒有風也沒有人來,貼在這裡一年兩年都還在這裡。”

 “可是貼在這裡沒有人看見!”劉仁軌怒吼道。

 李老九聞言故意睜大眼睛道:“怎麽會呢,有人要是想去龍首原開荒,自然會找到這裡的。”

 “你!”劉仁軌再也不想跟他廢話了,一甩袖子當先離開了。

 劉仁軌回去後想要寫奏疏彈劾鹹陽縣令和韋滿以及他背後的當地大族,但是他知道這種彈劾沒有任何用處。

 對方只需要這幾天時間,等過了農時,農戶就算去了龍首原也不能再開墾田地,他們隨時可以大張旗鼓地把告示貼出來。

 可是他的彈劾奏疏想要遞到朝廷卻需要逐層上遞,等李承乾看到他的奏疏說不定都該收秋了,到那時候恐怕李承乾不會認為他是個能乾的人。

 高大的劉仁軌在屋裡轉了幾圈,最終他下定決心,自已親自寫告示親自張貼,然後守城門口向百姓講說。

 想好應對方法,劉仁軌眯起眼睛,冷冷地自語道:我就不信會沒有百姓去龍首原!

 非要如此更多是在與韋滿和鹹陽當地大族賭氣。

 孫四郎今年十八歲,是個樸實的農家小夥子,人生黝黑壯實有一把子力氣,是一遠近聞名好莊稼把式。

 孫四郎兄弟四個父母早喪,他跟打小跟著大哥大嫂過日子,前年他大哥也得病了死了隻留下一個十三歲的侄兒。

 他們和二哥三哥都沒有分家,一家十幾口人種家裡的二十畝地,交了各種稅賦根本吃不飽,所以從前年起他們又租種了獨孤家二十畝地,每年交租都要交上六成,一畝地一年下來也就剩四五十斤糧食。

 這樣一來他們一家人男女老少辛苦一年勉強能混個肚子圓,但是也剩不下什麽。

 他大嫂想給他說一門好親事,也因為家裡人多地少而說不成,這讓十八歲的孫四郎很是窩火,看見什麽都覺得不順眼想出去闖一闖。

 這一天坐在門口修理鋤頭的孫四郎看見城門口十分熱鬧,便放下手裡的活計領著他侄子往城門口去看熱鬧。

 孫四郎叔侄來到城門口時這裡已經圍了很多人,孫四郎看見靠著城牆站著一個身材高大官員,此時那官員正用怪異官話(河南官話,孫四郎不知道)向大家講述龍首原開墾的事。

 那個官員也知道他的有口音所以說的很慢,孫四郎聽得很認真,他聽見去龍首原開墾,開墾出來土地朝廷三年不收賦稅,而且現在去朝廷還發農具種子,大家一起乾活一起吃飯……

 孫四郎聽的心裡熱呼呼的,就在他想大著膽子問一問怎麽去時,卻聽見旁邊傳來一聲咳嗽,扭頭看去是一個身穿緞袍的者老頭。

 這老頭孫四郎認識是獨孤家帳房趙六先生,住在附近的人都說這個趙六先生是個極有學問的人,他經常一個從獨孤家出來,走在路上搖頭晃腦地大聲背文章,別人要是問他背的是啥,他總是呵呵一笑道:“像你也能知道這樣的大道理?”然後就笑呵呵地走了。

 當然這個趙六先生有時候也幫人寫封信啥得,所以這附近的人都十分敬重他。

 圍在周圍的人看見趙六先生來了,都忙讓開,趙六先生便隻咳嗽幾聲就走到了最裡頭。

 他也不聽劉仁軌說什麽,只是搖頭晃腦的,哼哼嘰嘰地讀告示,待他把告示讀完就轉身往外走。

 眾鄉親都忙問他道:“趙六先生這上頭說的可好?”

 趙六皮笑肉不笑地道:“好!好——”

 眾人看出他言不由衷便心裡打鼓,有那機靈的悄悄地跟著趙六走了,沒有走出幾步就又低聲問道:“趙六先生這告示?”

 趙六翻個白眼道:“告示好你敢信嗎?”說罷揚長而去。

 聽了趙六說話的人,便如知道什麽長生不老的秘訣似的,神神秘秘,添油加醋地向眾人宣講一通。

 於是剛才稍動心思人全都息了要去龍首原開荒的念頭,孫四郎也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劉仁軌說的口乾舌燥,卻不知他所有的努力已被那個趙六先生一句話給廢了。

 劉仁軌在城門口站了一天,才只有十余個人願意去龍首原開荒,這讓劉仁軌很鬱悶。

 他一夜沒睡也想不明白這是什麽原因,第二天是二月二劉仁軌想著今天縣城人多,看看還有沒有人願意去龍首原。

 劉仁軌又一次站在城門口向往來百姓解讀他昨日貼的告示,今日過往日百姓很多,但是圍著他的人還沒有昨日多。

 今日很多百姓進城,是為了修理農具購買種子的,沒有人有工夫聽他說話。

 這讓劉仁軌有些心恢意冷,想要放棄這次搭李承乾線的機會。

 “雄雞雄雞……”

 就在劉仁軌要離開的時候城門外突然傳出一段高亢的曲調,劉仁軌扭頭看去只見不遠處塵土飛揚一大群人滾滾而來,。

 劉仁軌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忙走出城門洞,從旁邊的階梯跑上城牆。

 劉仁軌從上面往下面看,只見從城外官道上走來一男一女兩個農家兄妹,這兄妹倆邊走邊唱。

 周圍的人都跟著他們,這群人就像一個流動的蜂群一樣嗡嗡叫著,越飛越大,越走人越多。

 最後走到城門前,乾脆不走了就在城門旁邊的一片空地上唱起來,過往進出縣城的百姓都停下腳步駐足觀看。

 劉仁軌不大能聽懂他們在唱什麽,看見旁邊守城的士卒也都聽聚精會神,便拍拍旁邊的一個小兵問道:“他們這些人唱的什麽啊?”

 “呃?”那小兵一驚從城下的表演中回過神來不知這位劉縣丞拍自已做什麽。

 劉仁軌隻得大聲道:“本官問你他們唱的是什麽?”

 “哦,他們唱的是兄妹開荒……”小兵眉飛色舞的跟劉仁軌講下面唱的內容。

 就在他們說話的工夫, 鹹陽城裡已經被轟動了,城門附近的人聞聲都住外跑,遠處的人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但也都跟著跑出來。

 段宏大和他的搭擋把一出兄妹開荒唱了一遍又一遍,四周已經圍的是人山人海了,此時正是初春乾燥的時候,這麽多人在一起,你動一步他動一步,就激的塵土飛揚。

 再加上他們兩個一直在場中轉來轉去更是弄的場間猶如狼煙撲騰,陣陣塵土落下把兩個人弄一身塵土,更像是剛從田間回來的人。

 劉仁軌在城牆上看著鹹陽城萬人巷空,不知這些唱著勸農小曲的人意欲何為,但是他真想現在去擠到人堆裡去宣揚龍首原開荒的事。

 只是他還在猶豫時,下面的小戲就停了,走出幾老農來,那幾個老農也用鹹陽口音向大家說話。

 劉仁軌因為怕他們是別有用心之人,所以一見有人出來說,便豎起耳朵仔細聆聽,這一聽差點叫出來。

 原來這些人是李承乾派出來宣傳龍首原墾荒的人,說的就是他百姓說的事情,只是結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