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149章 佛門出手
  春山暖日和風,闌乾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元白樸)

  春天的腳步靜悄悄的,一刻也不曾停下,前幾天李承乾還穿著夾衣遙看杏花盛開,這兩天已換上單衣騎馬走在落紅陣陣的桃林邊上。

  一襲春衫騎著西域進貢的汗血寶馬,漫步在晴朗的春日裡讓李承乾覺得奮外的神清氣爽,只是跟在他身後的程務挺、王方翼看著他的菜鳥一樣在馬上晃來晃去就擔心不已,生怕他從馬上摔下來把另外一條腿也給摔折了。

  不過今天這兩孩子心裡稍稍好受那麽一點兒,一則是李承乾今天的騎術比昨天強了一點點兒,再則今天東宮考試要放榜了過一會兒李承乾要去崇教殿。

  現在整個東宮對崇賢館招考都十分重視,而且在李承乾的運作下此事已經轟動長安城,不為別的這是第一次糊封考試,凡是考出來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李承乾騎著他的汗血寶馬晃晃悠悠地來到崇教殿,一路上凡是看見他的人都躲的遠遠的,欣慰地看著他並默默地為他祈福。

  對於李承乾人殘志堅重學騎馬東宮的上下都是全力支持,當然不包括負責教他騎馬的程務挺和王方翼。

  王方翼見李承乾要下馬,慌忙跳馬要去攙扶他卻不知出去辦事的老鬼從什麽地方冒出來,搬著一張矮幾給李承乾墊腳,李承乾踩著矮幾笑呵呵地下了馬,從腰裡拿出一把讓人特製的紫檀折扇,十分風騷地一瘸一點一搖一擺地走進崇教殿去。

  老鬼在後看著忍不住讚歎道:“太子殿下這才是真正的豐神俊朗、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李承乾走在前面聽著老鬼用如此多的溢美之詞形容,雖然知道不全是真的,但依然有些飄飄然。

  走進崇教殿看見崇教殿七位大學士和張士衡、薛大鼎、薛仁貴、裴行儉、杜荷、趙節等人都已經在等著他了。

  眾人看見李承乾從前一段時間還要柱著拐杖,現在已經放下拐杖瀟灑走來,都是忍不住點頭讚歎。

  當然自動忽略了他那搖曳生姿的走像。

  “參見太子殿下!”見李承乾走近眾人忙躬身行禮。

  李承乾見狀笑著揚揚手裡的折扇道:“諸卿平身!”然後緩緩走上自己寶座。

  待李承乾坐下諸遂良拿出一卷紙是本次考試被取中的書生名單,只見他雙手舉著這卷名單道:“啟奏太子殿下,臣奉命主持崇賢館招人考試已經閱卷結束,這是臣和幾位副主考選中的三百人,請太子殿下過目。”

  老鬼忙去接過名單呈給李承乾,李承乾一面打開名單一面道:“眾卿先坐吧!”

  打開紙卷李承乾開始細看,其實這些人李承乾一個也不認識,他看看不過是走個形式,只是他剛了前幾個人名籍貫就覺得不舒服。

  唐朝人有一壞毛病,後世多有批評。

  比如杜甫他是出生在鞏縣,但是杜甫從來都是自稱他的郡望杜陵杜甫,韓愈出生在孟津生長在江南,可是他自稱韓昌黎,柳宗元一輩子沒有去過河東,卻一輩子自稱柳河東。

  所以清朝的那些做考據的人就非常反感唐朝人這種做法,考據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裡人氏,只知道一個郡望。

  李承乾現在看到的就是滿紙的郡望,這些人一寫郡望就覺得自己出身高貴了,自己是大族出身了,以後做什麽事都會有些臭架子不好領導。

  “諸先生這些名字上頭怎麽都是郡望沒有他們具體的出生地啊”李承乾不悅地問道。

  “回太子殿下歷來考生履歷上寫的都是郡望而不寫他們生養之地。”諸遂良只是陳術一句。

  “下回讓他們改了,都寫清楚自己的家鄉。”李承乾直接道。

  “太子殿下考生官員履歷上寫郡望是早有的慣例,因何而改呢”郝處俊勸諫道。

  “秦漢時人的履歷上都是直陳其鄉慣並無寫郡望之說,履歷上寫郡望的乃南朝遺留下來惡俗,不足為大唐法。

  南朝小朝廷不立官學,學在家族,朝廷選賢任能多以族譜而定,我大唐官學遍地這些人也沒有幾個是受族裡恩惠讀書做官的,而是受了大唐的恩惠才能讀書做官,既然如此只要報效朝廷就行了,何故提什麽郡望

  把孤王這些話和這份名單一起貼出去吧。”

  李承乾說罷就把手裡的名單遞下去。

  殿裡眾臣好幾個都掛著李承乾的老師的頭銜,可是自從李承乾寫了《反唯書論》後就沒有人再想著教育李承幹了。

  既便如此偶爾聽李承乾發表一通高見,自己卻無力反駁也是不好受啊,當下諸遂良等人心裡的想法竟然和長孫無忌拿著《反唯書論》去找李世民時的想法一樣,我們都是屬吏啊!

  既然辯不過這樣事也不能扭著來,只能執行下去,當下諸遂良親自執筆把李承乾剛才的話稍加潤色,寫出來讓人送出去貼在延喜門外。

  李承看放榜的事情已經辦完,就想繼續去後園騎馬,卻有一個小內侍走進殿裡向李承乾稟道:“啟奏太子殿下丘神績在殿外請見。”r />
  李承乾一聽說丘神來了知道肯定有事,忙道:“宣他進來!”然後看向殿裡的幾位崇教殿大學士道:“幾位先生,崇賢館修書的事現在千頭萬緒,還請幾位先生多多費心。”

  “臣尊旨!”諸遂良等幾人躬身行禮,也知道李承乾還有其他事情就都告退去崇賢館了。

  這樣殿裡就只剩下薛仁貴、裴行儉、杜荷、趙節還王方翼和程務挺幾個人。

  不一會兒木著臉的丘神績進來,向李承乾行了禮,便直接道:“啟奏太子殿下,大興善寺的圓測法師和靈感寺的弘智法師從昨天開始在靖善坊講經。”

  “都講什麽”李承乾知道丘神績不會無緣無故向他說起這件事的。

  “他講經倒也沒有什麽,只是他們講經的由頭卻是說在龍首原開荒驚動了地下的龍氣,所以引得地龍震動所以傳出陣陣雷聲。說是他們講法也只能延緩一二,如不能立即停了龍首原的開墾早晚是要地龍翻身禍及整個長安城……”

  “真是一派胡言。”

  李承乾還在想是誰請動了這兩個禿驢跳出來搗亂,薛仁貴卻先忍不住了。

  “就是一派胡言!”

  “禿驢妖言惑眾。”

  ……

  李承乾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清楚是誰又使出這種下三爛招數。

  因為一般大臣不會如此惡毒,畢竟龍首原關系著近十萬百姓和幾百萬畝良田,如果那裡出了問題朝廷立即就要背上近十萬無業災民,李承乾對於這種手段極為痛恨,決定親自去會一會這幫禿驢。

  李承乾一臉煞氣地起身,對眾人道:“走,都隨我去看看這群禿驢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敢在孤王面前裝神弄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