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130章 不知何處用將軍
東宮崇仁殿昨天被李承乾改成了武英殿。

 李承乾昨天雖然收拾了長孫無忌和蕭禹但是這口氣還是沒有出來,就大筆一揮把天光殿改成紫光殿把崇仁殿改成武英殿。

 老鬼知道李承乾心情不好,連夜派人做好牌扁換上,到第二天全新的武英殿已經出現在眾面前。

 春日的午後,陽光明媚,斜風細細,給人以極其舒適的感覺,但是今天來東宮的這些大將卻一個個愁眉苦臉,像是剛被人逼良為娼的妓女。

 不是真的愁,主要是表現出來是自己是被皇太子下令召集來的,不是自己主動要來的。

 可能有些人會說既然不想就不來嗎?

 皇帝還在呢,皇太子跳騰啥?

 這就是光懂權謀不懂君臣之道的人才說的出來的話。

 就這幾個人無論哪一個跟李承乾走的近了絕對沒有好處,但是李承乾明令相召敢不給李承乾面子,李世民也會親自動手收拾他們。

 對皇太子不敬,皇權沒有敬畏之心還得了?

 對李承乾有意見,我死了你是不是要造李承乾的反?

 所以大臣是很難的,能像長孫無忌蕭禹那樣不怕李承乾報負的沒幾個,李泰不明不白的死了,李承乾卻依然拿著票擬的大權,就憑這一點就讓他們不敢拒絕李承乾的詔令

 當李道宗和侯君集等人走到武英門,看見門眉上掛峋嶙有力的“武英門”三個大字時,均是一怔不由站住腳問引路的內侍道:“這不是崇仁門嗎?”

 小內侍聞言解釋道:“太子殿下昨日把這裡改成武英殿,這門也改成的了武英門,您看上面的字還是太子殿下親在毛寫的呢。”

 侯君集聽了指著門上牌扁大喜道:“太極宮有武德殿,東宮原來都是崇文殿崇仁殿,太子殿下原也該多習武事,如今把崇仁殿改作武英殿也是應當。”

 李道宗聞言也欣慰地點點頭道:“太子殿下自然是精通武事的,你不見東宮衛率現在練的越來越像樣了。”

 “王爺、潞國公,太子殿下說是有好詩和寶劍請我等觀賞,咱們還是快進去吧!”站在後面的張士貴笑呵呵地道。

 “太子殿下作的詩自然都是好詩,不過俺來此就是為看這削鐵如泥的寶劍,俺可聽說龍首原煉鐵作坊打的犁頭都能削鐵如泥,這寶劍今天怎麽著也得拿回去一把。”尉遲恭說著還不忘了看一眼李道宗和侯君集,意思是別跟我搶。

 被一他一提醒,幾人哪裡還站得住,李道宗帶頭連忙往武英門裡走去。

 幾人快步走進武英門就武英殿門前的廣場擺著一架屏風,屏風前放著幾張小高幾和椅子,小幾上擺著食盒和寶劍。

 幾人看見鮮紅的劍穗微微地擺蕩著再也忍不住,忙加快腳步走到小幾前。

 每人走到一張小高幾前,慌忙拿起幾上的寶劍就迫不及待拔出。

 寶劍出鞘欺霜賽雪寒意侵人,被太陽一照耀眼生輝,直射的人不能細觀。

 幾人不約而同地轉身背著陽光細細把玩手中的寶劍,一時場中只聽見呼吸聲和內侍打開食盒擺放酒果的聲音。

 內侍把酒果擺好,連忙悄悄地退開,因為觀劍忘情尉遲恭已經擺好架子開始舞劍了。

 尉遲恭舞了兩下,就被李大亮攔住了。

 “鄂國公此處乃是東宮不是舞劍的地方!”尉遲恭被他一語驚醒,不好意思地笑笑,感歎道:“這可真是好劍啊!”

 說著忙收了寶劍系在腰上,那意思是這劍就是他的了。

 其他人見了也都有樣學樣,忙把手裡的往腰上綁。

 李大亮見了無奈道:“諸公太子殿下這裡,還是要檢點一些。”他是東宮右衛率將軍,負有保護李承乾的責任諸將在李承乾面前帶劍這是犯禁的事。

 他不說還好,一說提醒了眾人他的身份,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劉弘基,他剛把自己的寶劍綁好,便對李大亮道:“大亮,你是東宮右衛率將軍,太子殿下應該早就賜給你寶劍了吧?”說著已走到李大亮面前。

 李大亮實誠聞言實話實說道:“前幾日太子殿下確實賜了某一把寶劍與這把一樣。”說著還拿著手裡的寶劍往前揚一揚。

 劉弘基見狀伸手拿過他的寶劍道:“給我看看。”李大亮還沒有反應過來,手裡一空劍就被劉弘基奪去了。

 劉弘基一得了李大亮的寶劍轉身就往他座位上走,一邊走一邊把李大亮的寶劍往腰上系。

 李大亮此時才明白過來,忙大聲道:“夔國公此非君子所為!”

 劉弘基把劍綁好,轉過身笑眯眯地道:“大亮兄弟,老夫年老不能再替太子殿下鞍前馬後的效力了,今日得這兩把寶劍傳之子孫讓他們為大唐殺敵。你還年輕正當其時,以後立了功勳陛下和太子殿下自然會有賞賜。”

 劉弘基是開國功臣早在太原時就追隨李氏,在貞觀九年時就已給告老,一直在長安城養老每月初一、十五才上朝。

 因此李大亮雖然不比他年輕幾歲,面對他耍無賴卻是沒有辦法,只能歎口氣坐下倒杯一酒喝下,罵道:“你可真是個無賴老兒!”

 其他人見此都笑呵呵地看著,唯有也已經賦閑在家的尉遲恭看著張士貴腰上的那把寶劍笑道:“張士貴你可是駐守玄武門的大將,陛下能不賜你寶劍嗎?”

 張士貴聞言忙扶著腰間的寶劍,然後才對尉遲恭道:“煉鐵作坊太子殿下管著,陛下哪有寶劍賜我。”

 “胡說!前幾天聽說陛下讓掌冶署接管了煉鐵作坊,怎麽還是太子殿下管著?”尉遲恭不依不饒道。

 張士貴聞言苦笑道:“這裡沒有外人就跟你們說說。”眾人聞言都來了興趣。

 張士貴可是李世民的絕對心腹之一以右屯衛大將軍的身份駐守玄武門,他要說什麽話可以肯定是真得。

 “你們想陛下哪能搶太子殿下的東西,再說了太子殿下的煉鐵作坊那也是為了屯田打造農具,不過幾酸腐之人胡亂嚷嚷。

 陛下怕影響了太子殿下的聲譽才把煉鐵作坊劃到掌冶署的,掌冶署到現在也沒敢派人去接管。”

 眾人聽了都點點頭表示理解,只有尉遲恭卻瞪著牛眼想說話,李道宗被尉遲打過知道這貨不講道理,忙轉移話題道:“寶劍看了咱們也看看太子殿下寫的好詩。”

 說著起身朝屏風前走去,其他人不管願不願意也都跟著走到屏風前。眾人看時只見這架四扇的屏風,每一扇都龍飛鳳舞地寫著一行詩句,李道宗逐一念道:“秦時明月漢時關……”

 “好詩,好詩啊!”侯君集看了不住地大聲稱讚道。

 “太子殿下作的詩就是跟那些酸腐文人作的詩不一樣!”李道宗也是大聲讚歎道。

 “讀此詩,真是讓人忍不住熱血沸騰啊!”張士貴跟著讚歎道。

 “去年鄭國公魏征過世時雖然正值年關而且加上李泰舉兵造反,當時人都沒有人心思致哀。

 這幾天我聽說不少外地來的讀書人進了長安城哪都不去玩,一定要先去魏征的墳的前祭奠他,都是因為太子殿下為他寫的那首曲子詞和那聯詩啊!”

 侯君集說著臉上現出無限向往的神色。

 李道宗眼光熱切地看著屏風上的詩道:“若是能把這首詩刻在墓碑上,現在死也值了。”

 侯君集聞言自矜一笑道:“王爺不可如此想,若是現在死了沒有那龍城飛將的功績,縱然刻上此詩那也是名不符實。”說著還朝其他幾個大將看看,那意思是你們都配不上這首詩。

 其他人見此如何不知道侯君集的想法,心裡都不服氣地想道:你侯君集雖然有滅國之功,但我們也不是白給,於是眾人開始盤算自己這些年與外族的戰功,看看夠不夠得上這首詩。

 侯君集自以為功大,暗想只要李承乾來了他就要向李承乾討要這首詩,以後也刻在墓碑上受人萬世傳頌。

 而其他人經過盤算都覺得自己的功績確實不夠,卻又想著,你侯君集好像也不大夠得上這首詩。

 我次後以後再立新功就是,今天說什麽也不能讓侯君集得了這首詩。

 想到此卻都想起來怎麽李承乾還沒有來?

 正想時突然聽見門口傳來腳聲,一回頭就看見李承乾柱著拐杖一瘸一點地從武英門走進來,眾人一見李承乾來了,都忙跑上前去見禮。

 卻見李承乾臉色陰沉,見眾人行禮也只是揮揮手,淡淡地道:“諸位都平身吧!”說著腳步不停直接往前走。

 眾人見此都是一愣,看著李承乾一步一步向前走身後跟著蘇定方、薛仁貴、王方翼和一千少年也都臉色沉重,再後面幾個宦官還抬著一架屏風。

 眾人忙往屏風上看去只見上面寫著:金釵墜地鬢堆雲,一別朝陽帝豈聞。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這是唐朝李山甫寫的崇義公主,李承乾只是把‘自別朝陽帝豈聞’改成‘一別朝陽帝豈聞’。

 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看了屏風上的詩,都覺得臉上發燒,不知李承乾這是什麽意思,都忙跟上去要問個究竟。

 剛走兩步就聽見轟隆一聲,急忙看去只見李承乾手持一把銀光燦燦的寶劍,正瘋狂地砍那架寫著“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屏風,屏風被李承乾從中間砍開,前面一半已經倒地李承乾卻還不放過不住地揮劍劈砍。

 侯君集看著他的墓志銘被毀,當下大急,連忙跑過去拉住李承乾。

 李承乾被李道宗和侯君集一左一右地拉坐下,李道宗忙問道:“太子殿下出了什麽事啦?”蘇定方和薛仁貴站在外圍,李承乾召來的八個大將把李承乾團團圍住,一個個急切地等著李承乾說話。

 李承乾聞言雙眼通紅地看一圈眾人似是想說什麽,可是過了半天卻只是揮拳猛地錘一下面前的小幾,重重地歎口氣便低下頭,一個字也不說。

 眾人此時已經沒有心情再想那首詩了,都想盡快知道出了什麽事讓李承乾這樣。

 可是任你急的團團轉,李承乾就是低著頭不說話,最後還是李大亮看見站在旁邊垂頭喪氣的蘇定方道:“蘇兄—,出什麽事了?”

 眾人聞言都朝蘇定方看去,只見蘇定方重重地歎口氣道:“陛下要派新興公主去薛延陀和親!”

 “什麽?”眾人聞言都是一驚,這裡都是武將,對於和親向來反感,而且李道宗的女兒文誠公主前年才嫁去吐蕃,對於和親更是有切膚之痛。

 當下蘇定方把崔敦禮上疏說薛延陀請求和親的事以及李承乾的處理,還有昨日長孫無忌和蕭禹去見李世民的事都向眾人一一說了。

 眾人聽了雖然義憤填膺, 但是因為涉及李世民的國策,也不敢當著李承乾的面說什麽。

 過了半晌,只見李承乾抬起頭來,幽幽地道:“孤王打造了幾把寶劍準備分贈諸將,為此還特地寫了一首詩,不過現在看來咱們大唐是配不上這首詩了。”

 一句說得諸將都把頭都低了下去,過了一會兒,李承幹才又緩緩開口道:“這幾把寶劍就賜與你們吧,殺敵是用不上了就掛在家避邪吧,孤王今日實在沒有精神陪諸位飲酒,先失陪了。”

 說著也不待眾人答話,起身柱著拐杖一瘸一點地走了。

 眾人見此也忙起身跟著,只是才走幾步迎頭就看見那架‘不知何處用將軍’的屏風放在前頭,每個人都如被人狠狠在臉上砍了一刀一樣,熱辣辣的。

 侯君集和諸將走出武英門見李承乾走遠,便大聲道:“諸位可願同我一起去見陛下去?”

 “同去!”

 說著諸將都怒氣衝衝地直往太極宮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