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嶺南王》第三百六十九章算計
別人的話淵太祚自然不會太相信,現在見到自己一向自視甚高的兒子如此態度,不由心裡也起了疑惑。

“老夫看你是上次去長安,失敗了心裡有陰影吧!”淵太祚畢竟年齡大了,並不想多生事端,隻想安穩守住這一畝三分地,畢竟能夠佔領現在這麽寬地盤,已經是多年努力的結果,已經很知足了。

“孩兒所言,句句屬實,父親何不聽聽崔兄具體計劃。”提起長安,淵蓋蘇文就感覺身體隱隱發疼,眼裡閃過一道恨意勸說道。

“說說吧,具體計劃如何,如果只是把高句麗當敢死隊,老夫就奉勸你免開尊口,要不然老夫可不敢保證你完整的走出去。”淵太祚冷冷的盯著崔濤問道。

“那是當然,大唐如日中天,單獨一國沒人是對手,高句麗也沒有能力打下大唐,需要做的就是聯絡其他國家,一起攻打,而高句麗主要目標是遼西,能夠佔領越寬越好。最差也要搶劫一空,破壞乾淨,拖慢大唐發展。”崔濤見到目的快要達成,終於開始笑著分析道。

“聯絡那些國家,如何才能說動他們?”淵太祚並未受他影響,繼續問道。

“聯絡百濟,奚人,黑水靺鞨族,他們都是受害者,肯定願意起兵,在想法說服室韋,新羅,古力乾國,驅度寐國,一起進攻大唐遼西。

聯絡吐蕃,吐谷渾進攻蜀中,隴右道,聯絡西突厥,進攻大唐北方,他們都是早已懼怕大唐進攻,惶惶不可終日,這次一起進攻,必然願意。”崔濤把計劃合盤托出道。

“算計不錯,如何保證他們會一起進攻?”淵蓋蘇文跪坐在角落,腿上放著一把刀,冷冷的摸著刀柄問道。

“我們崔家會先在西域,誘惑高昌等國引起大亂,這幾年西域是大唐的錢袋子,自然不會讓它混亂不堪,必然會出兵,這就把大唐注意力引開了。

這時候大家就同時發兵,自然沒有問題。”崔濤解釋道,現在崔家離開中原,其心不死,對大唐怨恨頗深。

“我們如何才能相信吐蕃等國願意全力以赴!”淵太祚點點頭,又搖搖頭問道。

“吐谷渾,西突厥情況與貴國一樣,自然不會懈怠,也必然會抓住時機,吐蕃剛剛一統不久,正是需要轉移國內注意力的時候,而且吐蕃酷寒對於富饒的中原向往日久,加上這幾年大唐同樣方式,用物資換取了吐蕃的糧食,讓不少人都衣食無著落,百姓困苦,正是需要導火線的時候。”崔濤分析道。

“崔兄說得不錯,大唐卑鄙,換走大量食物,讓他國混亂,其心昭然若揭,現在群狼攻虎,沒有人不想咬一口的。”淵蓋蘇文擊掌讚歎道。

“嗯!遼東部落,百濟,新羅老夫都能說服他們,但是,古力乾國,驅度寐國老夫並不熟悉。”淵太祚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大舉進攻大唐,不由心跳加速,舔舔嘴唇說道。

“不過是誘之以利,讓他們進攻朔方草原,吸引大唐目光罷了,無關大局。”崔濤說道。

“那麽誰去聯絡,又定在何時動手?”淵太祚作為一個老狐狸自然想佔最大便宜。

“由在下親自前去突厥說服,吐蕃等國就靠大對盧您們了,大家密切關注大唐,只要西域家族一動手,遼東就立即進攻,給他們信心,因為只有高句麗與吐蕃,進可攻,退可守。

時間最少需要三個月聯絡,還要準備,差不多就是五個月時間,剛好在十月初,快速進攻,在入冬之前打大唐一個措手不及,在更具情況固守,或者撤退,如此兩年大唐自然會被拖垮。”崔濤顯然計劃良久,可以說是非常周詳。

“吐蕃,吐谷渾也算認識,就由孩兒親自去一趟,應該能說服他們。”淵蓋蘇文對於在長安失敗,丟盡臉面一事,一直耿耿於懷,這下被說動心,立刻非常積極的說道。

“好!就如此決定,西域一亂,大唐一有異動,遼東立即發兵。”淵太祚見所有的都考慮到了,也就同意下來。

遼東數城,被換走許多食物,雖然貴族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百姓在生死邊緣徘徊,他們還是知道的,每年冬天都會是許多人。

被盤剝數年,生存已經非常艱難,在不用戰爭來帶動一下,不但今年冬天會死更多的人,而且很有可能發生民變。

至於西突厥,生怕大唐收拾他們,一直退縮了一百多裡,在更加寒冷的地方,同樣生活艱難。

吐谷渾至從被狠狠收拾一番,對於經常出現的商隊,護衛都視而不見,不過同樣也非常垂涎貨物,以及富裕的中原大地。

吐蕃更加不用說了,與高句麗情況相似,而且他們生活環境更加殘酷,因為開有互市,早就對山下富饒之地向往久已。

…………

“姑娘們!快點再彩排一次, 一定不要亂,想想看,有一萬多人會看著你們表演,激動嗎?”馮戴文站在二樓大聲的對著正彩排的人群吼道。

“激動!”一大群鶯鶯燕燕看著賣力指揮的馮戴文,嘰嘰喳喳的笑著大聲回答。

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裝修,商業街正式開始運行,相對早已改建完成的東西兩市,商業街顯得更加的休閑,也更加漂亮,街邊不但有許多石凳子提供給百姓休息,公共廁所也有,還有許多讓兒童遊玩的設施。

貞觀五年,四月二十二,大吉!袁天罡親自挑選的好事成雙日。

這也是為何喜事都要雙日(農歷),這叫好事成雙;白事都在單日(農歷),避免禍不單行。

“姐夫!姐夫!”李承乾帶著幾個弟弟妹妹出現在馮戴文身後,幾人紛紛高興的招呼著。

幾人算來都是從小就相識了,剛認識的時候基本都才幾歲,又是李世民最忙碌的時候,可以說對於一直照顧他們的馮戴文,有一種亦兄亦父的感情。

其中就是以李承乾,李恪,李泰,長樂,豫章感受最為深刻,在李世民登基前後都幾乎沒有時間看管他們,長孫也要梳理后宮,還有更小的孩子照顧,對於她們自然就少了關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