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嶺南王》第四百五十五章攻打高句麗
貞觀八年三月,大唐皇帝李世民下召曰:高句麗國王高建武橫征暴斂,弄得民不聊生,而大對盧淵太祚多次進犯大唐,大唐興義兵,討不臣,正式出兵討伐。

 李世民禦駕親征,急招太子李承乾監國,由年逾六旬的尚書左仆射簫瑀,戶部尚書長孫無忌,財政部,商務部長房玄齡輔佐。

 由衛國公李靖擔任三軍大總管,英國公李績為副,任城郡王李道宗擔任遼西道行軍總管,翼國公秦瓊為副,攻打遼東城。

 英國公李績,宿國公程咬金,帶領程名振,劉師立等人進攻安市城。

 河間郡王李孝恭,鄂國公尉遲恭,帶領安修仁,安世貴等人進攻扶余城。

 夔國公劉弘基帶領執失思力等人從新城出兵,切斷遼東等城後路。

 李世民帶領虢國公張世貴,龐同善,右驍衛將軍,武水縣公李孟嘗,左屯衛將軍,清水縣公公孫武達、懷寧縣公杜君綽、同安郡公鄭仁泰。左監門大將軍、襄城郡公,樊興,武陽縣公李大亮,以及薛萬徹,薛萬均,薛萬淑三兄弟,坐鎮中軍。

 同行的還有文臣如右仆射杜如晦,禦史大夫魏征等人。

 同時還有水軍都督張亮,帶領三萬大軍進攻沙卑城,嶺南水軍都督劉仁願帶領一萬大軍沿途佯攻高句麗城池。

 並且傳令新羅,百濟出兵牽製,如若不然,後果自負,態度相當強硬。

 這次出征,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共計出兵五十萬左右,還有民夫十萬,俘虜二十八萬,號稱百萬大軍。

 其中突厥戰士十五萬,契丹兩萬,回紇一萬,南洋聯軍一萬,奚人八千,室韋一萬二,倭奴敢死隊三萬,加上遼西的兩萬狂信徒,五千力士軍團,以及十二萬原十二衛精兵,以及李世民的玄甲軍五千,新成立的炮兵五千,坦克兵一千,火槍手一萬,醫護人員一萬,合計水路近五十萬大軍。

 而糧食早就運送到遼西儲存,從遼西用火車運送八十裡,在用人馬轉運,一天就到前線,基本就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而所有民夫,俘虜,最大的作用就是修橋補路,讓大軍通行無阻。

 而且經過了一年的準備,六十門鋼炮,十兩坦克,以及無數彈藥都已準備妥當。

 水軍分到十門鋼炮,張亮八門,劉仁願兩門,另外三路大軍每路十五門,李世民中軍只有五門大炮,但是有十門坦克。

 現在的鋼炮屬於第三代產品,除來坦克用的,其余的都非常巨大,三尺直徑的炮管,兩丈長,看著就非常嚇人,每一門巨炮需要十匹馬才拉得動,而且還有三十名戰士幫著運輸。

 運送彈藥還是另外人員,這也是為了安全考慮,所有彈藥必須單獨運輸,就算大炮被奪,敵人拿著也沒有用處。

 大唐這次可以說是出動老將老臣最多一次,這也是李世民的一種態度,畢竟前隋三征高句麗,死傷過甚,現在活著的人多少有親朋好友死在這邊,讓這些老臣來也算完成心願。

 早在大唐調動軍隊的時候,高句麗就發現了大唐的意圖,畢竟李世民這次是大大方方的,並沒有遮掩的意思。

 不過讓高句麗不理解的是,雖說李世民號稱百萬大軍,不過多少都有水分在內,而且還兵分幾路,這讓坐鎮遼東城的淵太祚,楊萬春百思不得其解。

 旌旗招展,號角聲響,代表著李世民的金龍大旗也豎立在遼東城外。

 楊萬春見到城外士氣高昂,正在列陣的大唐士兵,心裡疑惑越來越重。

 “楊將軍,可是有何不妥?”淵太祚見楊萬春眉頭皺著一團,顯然心事重重,於是不解的問道。

 “大對盧您看,唐皇親征,為何才這點人馬,要知道遼東城可是堅城,而且我們有四十萬大軍在此。”楊萬春指著城外問道。

 淵太祚在心裡默默算了一會,點點頭說道:“確實奇怪,大唐現在在城外不過十多萬人馬,居然還分兵圍城,實在古怪,難道有詭計。”

 “最大可能就是李世民用自己作為誘餌,吸引主力,好讓其他地方破城,在一起圍攻。”楊萬春看了看思索著說道。

 “為何會這麽想?李世民居然以身犯險,難道不怕我們拚死攻打他。”淵太祚不解的問道。

 “您看,其他三面只是各有萬余人,反而是擺出防守陣型,分明是不想我們出城支援其他城池。

 而且李世民身邊還有十萬左右大軍,根本不怕野戰,何況我們並不清楚是否還有伏兵。”楊萬春長出一口氣,對淵太祚解釋道。

 “那現在怎麽辦?”淵太祚六神無主的問道。

 “沒有太好辦法,只能見招拆招,安心防守,等唐軍傷亡過多,自然就會退兵。

 只是希望公子在安市城專心防守,不要出城,這樣還有一線希望。”楊萬春搖搖頭說道。

 “那扶余城等怎麽辦?守得住嗎?”淵太祚繼續問道。

 “守不住的,末將早已經下令撤退,所有地方全都放棄,全部退到國內城,即作為第二防線,也是為我們守住退路。”楊萬春解釋道。

 “你做得很對,留下不少空城,讓大唐得不到補給,而且還要分兵駐守,削弱他們實力。”淵太祚仔細一想就明白了,點點頭讚同道。

 …………

 城外

 李世民策馬位於山丘之上,手中望遠鏡把城頭看得清清楚楚。

 “呵呵!螳臂當車,不自量力,諸位愛卿,隨朕好好看著,今日一雪前恥。”李世民見山下士卒已經列好陣型,嘴裡呵呵一笑,指著城頭對身邊眾人說道。

 對於攻打高句麗,不少人都非常上心,不少老臣更是熱淚盈眶。

 “一雪前恥,定要高句麗血債血償。”不少人咬牙切齒的跟著說道。

 “呵呵!定然不會讓諸位愛卿失望!”李世民嘴角上揚,顯得心情非常不錯,跳下戰馬,讓侍衛搬來凳子,招呼所有人坐下就在山丘觀看。

 這些大臣雖然不解其意,還是跟隨著一起下馬坐下觀看,在戰場之後,一群人坐著看戲,怎麽看都顯得奇怪。百一下“大唐嶺南王爪書屋”新章第一時間免費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