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嶺南王》第四百三十五章又是1年
  “嗚!!”遠方傳來一聲長鳴。

  “來了!”李淵拿起望遠鏡,看著遠方極速行駛過來的火車,有點不敢相信的自語道。

  長安城外同樣站滿了圍觀的百姓,只有李淵,要等火車來了之後,再坐回去,誰勸都不行。

  疾馳而至的火車,帶來了巨大的震撼,道路兩旁的人不用人阻擋,就嚇得連連倒退。

  “走!下去!”李淵看著減速進站的火車,放下望遠鏡,遞給侍衛,興奮的說道。

  侍衛開道,李淵登上了列車,專門騰出一節車廂,供他專用。

  火車很快又一次出發,帶著長安的乘客,奔向新城區…………

  白日一整天,來往坐車的人群絡繹不絕,李世民帶著大臣也往返坐了一次,體驗了一番速度與激情。

  體驗之後,李世民召集開會,研究鐵路的問題。

  “啟稟聖上,經過中書省共同商討,以目前之能力,每一年只能修建鐵路二百裡,如果遇山路險峻,恐怕最多百裡,這也有鋼材不足之緣由。”簫瑀對李世民拱手說道。

  “能否加大開采量,可以多增加一些人手。”李世民眉頭一皺,探詢道。

  “這恐怕很難,農具每年就需要大量鋼鐵,還有戰士們的武器裝備,尤其是新式船隻,需要大量鋼鐵,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人手遼西已經有三十萬在采礦,倭島道銀山現在已經增加到了五十萬,屯田,修建水利,都需要大量人手,嶽州前前後後又調過去十多萬。

  如果在增加人手采礦,除非征調勞役,或者招募工人。”長孫無忌分析道。

  “不可!萬萬不可!這兩年風調雨順,好不容易攢下一點家底,如果大量抽調勞役,招募礦工,勢必影響糧食收成。

  現如今雖然每年糧食頗多,但是還沒有到過剩之時,而且還有近百萬人不事生產,也同時要供養精兵,府兵六十萬有余,這些皆需要大量糧食。

  如果沒有了糧食,那麽再多的金銀,鋼鐵又有何用。”房玄齡連忙勸解道。

  “好了,愛卿不用勸了,朕非昏庸之人,一切以民生為主,鐵路日後慢慢修建就是。”李世民擺擺手說道。

  “聖上英明,富蘊鐵礦已經探明,確實是不比遼西小的鐵礦,不過要想開采,恐怕還要在等一年,等西域煤礦夠用了,就能就近運送過來,而且有了一年時間緩衝,糧食儲備也才足夠。”宇文述正容拱手匯報。

  “好!雖說開采還需一年,但前期準備可以先做,把基地,村莊先建立起來,這事讓李道宗去辦。”李世民點點頭,又繼續下令,隨即就讓眾人離開。

  等人走後,李世民又沉思一會,這才起身,去見楊妃。

  楊妃性子清雅,整個宮殿只有四名侍女,而她身邊,通常只有兩人,而她每日最多到院裡遛食,其他時候多半都是在念經祈福。

  “聖人至!”

  “參見聖上!”隨著內侍一聲尖銳的高喊,李世民大踏步而來,楊妃等人連忙起身施禮。

  “愛妃免禮!”李世民伸手扶著楊妃,含笑溫柔道。

  “多謝聖上,請問聖上,可是恪兒有事。”楊妃起身,就立即問道。

  她知道李世民來肯定是有事,因為他平時很少來的,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而能讓他親自前來的多半是關於兒子,看樣子又不是生氣,自然就是李恪的事情了。

  “是有一件關於恪兒的事情,要與愛妃商議。”李世民拉著楊妃的小手,慢慢走到沙發上坐下,含笑說道。

  “哦,聖上莫非是想給恪兒賜婚?”楊妃眼珠一轉,猜測道。

  “哈哈,愛妃果然冰雪聰明,馮衛國來信言恪兒與焉耆國王獨女龍玉珠兩情相悅,又言龍玉珠相貌端正,秀美,與中原人相差無幾。

  前日焉耆國王龍突騎支上表請朕賜婚於他二人,不知愛妃以為如何。”李世民一愣,哈哈大笑著解釋道。

  楊妃想李恪成親的事情,已經想了許久,她很清楚自己身份,也並無太多要求,只是想兩孩子平安,現在娶一個異國之女為妻,並無意見,反而認為是一件好事,要是娶的世家大族之女,說不定又卷入皇室衝突。

  “一切聖上做主。”楊妃高興的笑容滿面,對李世民溫柔的說道。

  “好!看來愛妃也是同意了,那朕就讓欽天監挑選吉日,讓禮部出使賜婚。”李世民滿意的拉著楊妃笑道。

  “其實朕同意這門婚事還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焉耆國王龍突騎支並無其他子嗣,恪兒娶了龍玉珠,能讓大唐和平兼並焉耆國。

  其二西域遠離中原,日後大唐打下來之後,必然需要一個可靠之人鎮守,恪兒到時候也成熟了,正好鎮守西域。”李世民對楊妃也並未隱瞞, 如實道出心中所想。

  “一切聖上做主就是,臣妾只希望兩孩子平平安安,能夠遠離長安也是一件好事呢。”楊妃靠著李世民肩膀,柔聲說道,只是兩眼不由自主的留下淚水。

  “愛妃不用擔心恪兒離得太遠,日後不好相見,現在我們大唐有了火車,日後修通到西域,從長安過去,也不過是數日時間,到時候恪兒還不是可以經常回來看你。”李世民把楊妃攬入懷中,為她擦掉眼淚,輕聲寬慰道。

  “多謝聖上!”楊妃感動不已主動送上香吻…………

  …………

  每一年年終總結,年後安排都有數次大會,在大會之前,又有數次小會,能夠參加小會的全都是朝廷重臣,核心中的核心。

  “貞觀六年,倭島道共計上交白銀一千六百萬兩,糧食也做到了自給自足,驃國,南詔也做到了自給自足,但收入只有南詔銀礦,銅礦,合計三百萬兩。

  全年稅收結余三千萬貫,南洋,嶺南,南海,收獲糧食八百萬石,江南,蜀中糧食五百萬石,河南道,河北道等地糧食運到關中,十大糧倉全都裝滿。

  其余各地有皆有結余,值得一提的是天竺交易,收回糧食兩百萬石,這僅僅只是三次交易達成的,還有遼西,擁有五十萬不事生產之人,還能存糧百萬石。”主官錢袋子的房玄齡激動不已,大聲宣讀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