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嶺南王》第四百五十九章勢若破竹
陌刀帶來的震懾是不言而喻,看著前方不斷被分屍的同伴,而又慢慢逼近的刀陣,那猶如一個巨大輪子,不停收割著性命的軍陣。

 直接面對的守衛全都膽寒,紛紛想盡辦法避讓,唯恐避之不及,也沒人去考慮是否擋住同伴,隻想遠離,離得越遠越好。

 如果說陌刀是收割機,那麽騎兵就是大型收割機,巨型收割機,策馬而過,馬蹄下血肉模糊,長槍上還有不斷掙扎的身體。

 丟下長槍的騎兵,拔出腰間橫刀,伸著手臂,斜著擺放刀刃,借助馬勢,輕易的又放倒一群一群。

 一場大戰,兩個時辰才落下帷幕,二十多萬高句麗人只有五萬投降,其他全都戰死,這一來是困獸猶鬥,二來大唐畢竟屬於侵略一方。

 而且這些守軍家眷全都撤離到了後方,這年月都知道被別人佔領之後,最容易遭殃的就是婦女,所以這些士卒在上官的鼓舞下,戰鬥意志還是挺不錯的。

 只是隨著不斷被分割,指揮變得沒有,也看不到當官的,這才慢慢崩潰。

 李世民從開始的興致勃勃,到後來的吃驚,見到高句麗人如此頑強,最後把玄甲軍都派了上去。

 “如果一路高句麗人都是如此死戰,恐怕還挺難的。”李世民揉揉發脹的大腦,略微頭疼的對李靖說道。

 “聖上不必為難,這裡一來是高句麗的主力精銳,二來後面也難有如此多人手,就算有,我們也能調集更多。

 而且還能直接不停炮轟,一路平推過去,臣就不信高句麗人能抗得住轟炸而不潰敗。”李靖拱手寬慰道。

 “嗯!愛卿所言有理,傷亡可統計出來。”李世民神色放緩,點點頭問道。

 其實這其中也是有一股好勝之心作怪,數年為上戰場,這幾年大唐在各地不斷取得勝利,大勝不少,而且傷亡輕微,死的也最多就是雇傭軍,以及剛剛歸附的少數民族。

 現在難得自己親自帶人攻打,如果第一戰就傷亡過甚,那就有點丟臉了,所以才會更加關心。

 “經過多日進攻,死亡一萬余,重傷八千,輕傷雖然有五萬多人,但是只需要簡單治療,就又能上陣殺敵。”李靖拿著剛剛收到不久的統計匯報道。

 “才一萬多傷亡!怎麽可能?”公孫武達不由脫口驚呼道。

 “咳!咳!臣失言,請聖上恕罪。”公孫武達說完就知道說錯話了,連忙請罪。

 “無妨,對陣四十多萬敵軍,這麽少傷亡,而且是強攻,確實自古未有,朕心甚慰,一定要做好統計,日後好好撫恤。”李世民並未怪罪,笑容滿面的擺手說道。

 “多謝聖上不罪之恩!”公孫武達連忙謝恩,擦擦汗退開。

 “臣遵旨,其實傷亡少,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有鋼炮,坦克,最難的攻城就沒有傷亡,這是最重要一點。

 而大唐將士最差都是一身藤甲,竹甲,前鋒人人全身鋼甲,高句麗人更本難以傷害將士們。”李靖出言解釋道。

 “不錯,無論那一方面,都是吾等佔有巨大優勢,如果這樣還傷亡過甚,朕都要懷疑是不是有人出工不出力了。”李世民聽到李靖分析,深以為然,放松心情開玩笑道。

 “此戰遼東四十多萬大軍有三十萬余被殲滅,五萬俘虜,五萬逃亡,守將楊萬春力戰而亡,大對盧淵太祚自殺身亡。”李靖等眾人安靜一點,繼續匯報道。

 “恭喜聖上,此乃大勝,經此一役,高句麗滅亡在即。”好話人人愛聽,立即就有官員大聲獻上馬屁。

 說得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唾沫橫飛,就像高句麗已經滅亡一般。

 “哈哈!傳朕旨意,設宴,犒賞三軍。”李世民高興的哈哈大笑,顯然心情極其舒坦。

 …………

 就在李世民設宴慶賀之時,李績,程咬金等人也提前兩天就攻下了安市城,這會戰報都快送到李世民面前了。

 淵蓋蘇文運氣比較好,或者說沒有他老子那種敢死的勇氣,見到打不過,就壁虎斷尾,逃走了。

 而張亮的水師也在同日拿下了沙卑城,其中最鬱悶,也是最輕松的就是其余兩路,一路攻城破寨,連一個反抗的都沒有,出去一些老弱病殘,城裡別說守衛,連一個青壯都見不到。

 一路接收城池,一路發信匯報,以悠閑猶如旅遊一般的速度前進。

 李世民等人慶祝以後,又修整三日同樣向著國內城逼近。

 而此時的平襄城正陷入一片哀嚎之中,在接到前方戰敗消息本身已經人心惶惶,而又傳出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乙支文德死了。

 乙支文德作為高句麗的軍神,屬於精神支柱,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一直健在,這次聽到大唐有新式武器,苦思一夜,沒有想到辦法,吐血身亡,雖然高建武下令封鎖消息,但還是傳了出來,並迅速傳遍全城。

 這一下可不得了,高句麗人就像感覺天要塌了一般,全城失去笑容,都垂頭喪氣,猶如行屍走肉。

 這是對於百姓和戰士來說是個噩耗,對於高建武來說,前方近六十萬大軍傷亡,這才要老命的事情。

 噩耗傳來,平襄的貴族,高官全都慌了手腳,全國大半精銳死亡,幾乎一半的家庭帶孝,整個都城都充滿了哭聲。

 高建武已經連續三天沒有睡覺,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聽到喊殺聲音,而且幾天朝堂上為了逃亡與投降爭論不休,就是沒人堅持戰鬥。

 高建武不但感到非常疲倦,同時也深深的感到悲哀,做了這麽多年國王,關鍵時候一個忠心的都沒有,雖然說他也主張投降,但是在絕大部分主張逃亡的時候,更本不敢強製下令,要不然還未等唐軍到來,自己人頭已經擺在案頭,正好就給這些貴族作為見面禮。

 而這些貴族主張逃亡,而不是投降,並不是說他們有多麽忠心,不想投降,而是擔心投降以後家產被沒收,畢竟大唐喜歡收拾達官貴人的名聲還是傳出來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