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嶺南王》第四百一十二章各國動態
閱兵儀式是短暫的,留下的影響是甚遠的,百姓對於朝廷的信心更強,都已生為大唐人而自豪,就連剛剛加入大唐的西突厥人,都不由挺了挺胸膛,因為他們現在也是大唐人。

  而那些使者,可謂是心懷百態,至少可以預見,今夜無人入睡。

  要說最讓人無法忘懷的,就是李世民夫妻乘坐的鋼鐵怪獸,不用牛馬,就能自動前進。

  大唐百姓還好,知道那個冒煙的是一種機器,但是對於番邦使者來說,那簡直就是神賜之物,就是不可思議的東西,生怕那玩意降下天雷地火等等。

  參觀過閱兵儀式之後,所有在長安的使者,全都告辭而去,急匆匆的回家去了,至於原因,可想而知。

  這也是李世民等人的目地之一,是以並不阻止,反而大開方便之門,讓不少臥底商人都安穩離開。

  元宵節一過,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百姓也要準備翻地,官員自然需要跟進。

  馮戴文自然接手了宮殿修建,以及新城區建設規劃,最大項目還是長安到洛陽的鐵路建設。

  鐵路修建,與其他道路不同,必須大致上一條直線,需要搬遷一些村莊,墳墓。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不但要做好百姓的工作,還得會計算規劃路線,必須要算學人才,以目前看來,還未有能夠完全勝任的人。

  好在李世民不知為何,把許敬宗,李義府二人都調回了長安,給馮戴文打下手。

  馮戴文自然毫不猶豫的,就把這一項光榮而艱苦的任務交給了許敬宗,李義府會同幾名道家前去輔助。

  說來道家真是人才濟濟,愛好觀星之人,能夠計算複雜的天象,行星運行,摸索著計算道路,也算能夠勝任。

  狡猾的許敬宗,也找到辦法,利用道家之人,給百姓做法事,挑選風水地等,把搬遷順利的進行著。

  李義府在放幾年,能力明顯大增,統籌,規劃進行得有條不紊。

  無所事事的李恪,李泰,也沒有逃脫馮戴文的手掌,一天被指使得團團轉。

  至於馮戴武,與馮戴金被安排回嶺南,帶人開拓南洋去了,南洋氣候環境與嶺南差不多,用這些戰士前去開拓,討伐不聽話的土人,這是再好不過。

  土人與中原人話語不通,時常偷襲殖民地,現在大唐周邊小國,都在涉涉發抖的擔憂著,也不懼怕會被進攻,自然是開拓,穩定南洋的最佳時間。

  驃國也不例外,南詔在劉德威的治理下還算太平,現在李世民直接讓牛進達帶領一萬突厥人前去坐鎮,又安排李德獎,劉仁實,程務挺,前去協助秦懷玉清繳那一片廣闊的土地。

  當然大部分兵力都是南詔各部出的,對於見識過大唐強盛,繁華的南詔各部,對於出征有賞的行動,非常支持,更加不用說拿走大部分好處的族長。

  馮戴火又回了遼西,有他與席君買在,馮戴文可以安心的待在長安。

  挑選出來的五萬精銳西突厥士兵正在訓練當中,春耕之後,就會在李道宗,侯君集的帶領下進攻吐谷渾。

  至於西域,薛仁貴帶領三千精兵打通通道之後,最新消息也傳回了長安。

  蘇定方,尉遲寶林,程處亮三人帶領五千騎兵,不斷騷擾,偷襲之下,昭武九姓已經在入冬以後收兵了。

  現在蘇定方就駐扎在焉耆與車師之間,逼迫著昭武九姓不好進攻。

  崔家也得到消息,中原大勝,諸多聯軍全部敗亡,老三崔濤也死在戰場,自知大唐肯定會清算舊帳,已經在秘密籌備,開春之後,就會匯同五個小國,棄城而逃,向著更遠的西方前進。

  至於盲目樂觀,以為大唐不會進攻的人,當然就棄之不理,正好留給大唐發泄怒火,拖延時間。

  昭武九姓常年經商,對於更西方的形式還算了解,知道貴霜正在遭受大食的侵略,聯絡著已經快滅國的波斯,一起投靠貴霜,共同面對敵人,日後在來劃分領地。

  昭武九姓,加上波斯最後的力量,夥同被打得丟失大半領地的貴霜,突襲大食,連續奪回五座城池。

  大食沒有想到已經沒有反手之力的貴霜會有如此能力,措不及防之下,調動後方精銳前來,一時之間,雙方互有勝負。

  以前大食沒有全力進攻貴霜,一是不想逼迫太甚,引起魚死網破,徒增傷亡,二來還要攻打西方的敘利亞,東羅馬,法蘭西等國家,這才一直留著貴霜,慢慢收拾。

  西域在昭武九姓退縮,突厥,薛延陀敗亡之後,現在明顯活躍許多,不少小國都在暗中準備,可以預見,開春以後,必有一場大戰。

  值得一提的是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得知大唐驅趕其使者之後,嚇得吐血倒地,一病不起,在拖了十多天之後撒手人寰,其位由兒子麴智盛繼承。

  麴智盛繼位之後,連忙上書大唐請罪,言前番皆是其父之錯,然人死不能複生,還望李世民寬恕高昌,連續派出三支使團,帶著大量寶物,奔赴長安。

  與之相反的是吐谷渾,得知使者被驅逐之後,連忙召集所有百姓,向著後方遷移,並集中兵力於伏羅川、佨罕、白蘭三城,成品字行,意圖相互支援,強行防守。

  博古堂經過數年努力,終於把收集到的古籍,殘簡整理出來,剩下的不是只有一兩根散片堆積成的殘片,就是字跡模糊不清,包括整理出來的全本,全冊,都需要學問高深的大儒,另行注解,謄寫,這就讓一兩百普通學士無事可做。

  李世民正好又讓其在國內數個州道建立免費書院,教導學子,給孩童啟蒙。

  由於擔心這些人隻教導儒學,就下令工部,科研院,戶部等抽調人員,輪流進入各地方書院,進行其他知識傳授。

  由於大唐近年來,商人,工匠地位提高不少,尤其是科研院,遼西農業研究,做出不少貢獻,大唐報紙已經多次刊登成果,所以對其他學科知識,感興趣的也是不少。

  感謝許多朋友幾個月來的支持,請大家放心,本書一定不會太監,有許多朋友發章評,段評,作者不一定看到,希望諒解。

  至於發帖的朋友,因為作者是手機碼字,所以會有延時,但是一但看見,就會回復。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