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嶺南王》第四百零五章遠航人選
  等一群老狐狸把周邊小國算盡,已經日落西山,李世民下旨設宴。

  宴會中馮戴文不可避免的,被眾多老狐狸示好,都知道他這個二品將軍前途不可限量,怎麽的也得留點香火情。

  “哇!哇!”

  馮戴文找到一處樹下,猛的吐了一大堆,這才清醒不少。

  “喝一碗醒酒湯,頭就沒有那麽痛了!”

  一群老狐狸走後,李世民招呼內侍送上醒酒湯,讓馮戴文喝一大碗。

  “呼!多謝父皇!”

  馮戴文喝下去之後,感覺心頭,腸胃都舒服不少,長出一口氣,對李世民道謝。

  “呵呵,清醒一下,陪朕好好說話,府上朕已經讓人通知,不必擔心!”

  李世民又讓宮女端上熱水,讓其洗臉,對於馮戴文被人勸酒,他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也沒有在意。

  “兒臣失禮了!不知父皇有何吩咐!”

  馮戴文洗臉之後,感覺清醒許多,不好意思的笑笑問道。

  “現在可否清醒?”李世民示意坐下,宮女奉上熱茶,擺擺手問道。

  “沒事,父皇請說!”馮戴文拱手道。

  “宗室多人上書,懇請朕讓他們去開發新佔領之地,父皇也讓朕把幾位王爺送去南洋等地鍛煉,衛國你以為如何?”

  李世民揮手,讓所有人退出去,身邊就剩下一個老太監靠在柱子上打瞌睡,隨後問道。

  “這,這全憑父皇決斷!”馮戴文為難的回答道。

  這個問題關系著就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情,就連李淵都摻和進來,讓他實在不知道怎麽說為好。

  “無妨,你也不是外人,有何不好說的,他們都告訴朕,有宗室為藩可保李唐江山穩固,玄齡等人都以宗室乃家事為由推脫,朕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李世民面無表情,讓人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麽,語氣平淡的問道。

  “兒臣以為,任何人為藩鎮,皆不可為,只要有了藩鎮,日後就會後犯無窮,一但主弱乾強,此生事端,會給後人留下隱患。

  至於宗室,想出力就按照規矩來,有能力者父皇您想必也不會讓其閑著,至於皇爺爺說諸位王爺,如果真心想鎮守一方,兒臣以為,等日後可以讓其去開拓海外。”

  馮戴文推脫不得,又想到藩鎮的危害,實在不願意自己為之付出努力的大唐,日後因此而虛弱,於是正色說道。

  說完之後,馮戴文偷眼望去,只見李世民雖然還是面無表情,但微微上揚的嘴角還是出賣了他。

  “嗯,這事容朕在好好思考一下,給朕在說說,年後有和規劃,這幾年大唐發展快速,你功不可沒,明年是否有好的建議。”李世民岔開話題,溫言問道。

  “兒臣以為,這次大戰之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大唐已經有讓所有人信服的實力,前番提出的貨幣更新推廣,正好借助這股東風,提上日程!”馮戴文見不討論那麽沉重的話題,也放松不少,現在李世民問起,正好舊事重提。

  “嗯,這到也是,如果不是大戰影響,朕早已著手準備。”李世民也差點忘了這件事情,馮戴文一提,他才想起,點點頭說道,隨即讓旁邊打瞌睡的內侍記下來。

  老太監動作靈活,腳步無聲,快速拿出紙筆,記錄下來,一點也不像剛才要老死的樣子。

  “對了,父皇,第一艘全鋼材蒸汽船已經試航成功,這次我們就是坐它回來的,等明年在製作四艘,兒臣打算組建一支船隊,進行遠洋探索。”馮戴文看了一眼老太監,回頭匯報道。

  “哦?全鋼的船隻?也能在水上航行?”李世民一聽來了興致,往常只是聽到匯報在製造,沒有想到已經做好了。

  “當然!兒臣豈敢胡言欺君,只是船隻過於巨大,進不了河道。”馮戴文拱手正色道,隨後又解釋了船隻性能,規模。

  “居然如此巨大,還有何人是吾對手,哈哈!可惜近期朕沒有時間,要不然一定要親眼看一看。

  好!此事朕準了,不過既然你提出來,可是已有腹稿,是做和安排?需要朕如何支持你。”

  李世民興奮的起身來回踱步,大笑兩聲,讚歎不已,也知道馮戴文他不會無故提出船隻,於是停下來問道。

  “父皇英明,這第一次遠航,兒臣預計用大船五艘,其中三艘讓私人出錢進行商業貿易,一艘作為大唐使者,一艘為補給。

  因此需要朝廷派出能說會道之人出使,另讓水師都督劉仁軌帶領船隊,他有多年航海經驗。”馮戴文為李世民倒上茶水,繼續說道。

  “為何不全由朝廷前往貿易?劉仁軌朕同意,他手下水師何人接替為好?出使之人又有何建議?”李世民點點頭一連串問題問出。

  馮戴文知道李世民性格就是喜歡掌控,大事一般都會問清楚緣由,心中早有思量,他一問起立即回道:“由私人出錢,能夠減少朝廷開支,畢竟一艘船從製作,到完成,需要大量鋼材,工錢,還有貨物到補給,非二百萬貫少不了的。

  至於水師接替,兒臣推薦劉仁願,他也有一定水戰經驗,出使人選建議用年輕體壯之人,因為海上航行同樣幸苦,而且這是遠航,一年半載回來不到的。”

  “言之有理,可有合適人選舉薦?”李世民想了一下,端起茶喝一口,往後一靠,懶洋洋的問道。

  “正使兒臣建議又皇家之人擔當,最好要英武不凡,相貌堂堂,且禮儀出眾,這是代表大唐臉面,能力反而是其次,至於商討細節可交由副使來做。

  人選副使兒臣推薦象林郡守王玄策,此人在南海多年,與各族皆有往來,處事穩妥,能力出眾,擔任副使綽綽有余,至於正使,父皇以為淮安郡王長子李道彥如何?”馮戴文考慮一下,為李世民推薦了三人。

  對於馮戴文推薦的三個人,李世民還是很滿意,劉仁願也是有作戰經驗的將領,只是年輕了一點,這影響不大,王玄策在南海做的成績一直都在他關注之下,畢竟南方現在已經取代北方,成為重要的糧食,食鹽,霜糖產地。

  至於李道彥,無論是相貌,能力,還是身份都非常合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