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嶺南王》第235章長安議事
  長安城

  就在李績清掃倭島,馮戴文努力種地的時候,李世民也收到了捷報,並且刊登上了大唐報紙,長安報也通篇報道了出征人員的優秀事跡,尤其是把契丹,突厥,回紇三族狠狠誇獎一番,隨後又給出征將士家裡賞賜了衣物,水果,霜糖等物品,並表示等戰功下來,還有厚賞。

  一時間在三族當中引起巨大反響,對於加入大唐從心底開始接受,也讓漢族百姓對於加入大唐的少數民族沒有那麽排斥,加快了民族融合,更加讓其他行走在大唐的胡商,羨慕不已。

  對於收買人心,李世民從來都是得心應手,這似乎就是他的天分。

  “哈哈諸位卿看一下吧,對於倭奴如何安排都說一說。”李世民高興的大笑著,把手中收到李績,馮戴文的匯報遞給簫瑀等人說道。

  “臣以為,倭奴青壯可以運送一部分回中原,雖然耕已經結束,但是修路,修運河還差大量人手。”等所有人都看過,長孫無忌先來口道。

  “倭奴與吾等長相基本沒有區別,臣建議可以挑選一部分年輕貌美的,賞賜給出征戰士,為妻為妾都可以,不過必須學習大唐習俗,語言,生育子女也必須用大唐姓氏。”魏征嚴肅建議道。

  “臣附議”房杜兩人對視一眼讚同道。

  “不錯,臣也附議,英國公戰報,起碼還有三十萬倭奴年輕婦女家裡沒有了青壯,臣以為這些人都可以安排給大唐子民婚配,不過如果是有家庭的不得帶其家人,後也不許在有聯系。”李靖同樣讚同道。

  “至於馮衛國請移民一事,如何看待”李世民又問道。

  “馮都督言,由江南世家派人承包倭島土地,大量種植糧食,甘蔗一事,臣以為可行,不但能增加大唐稅收,而且還不用多少人力。”房玄齡分析道。

  “為何不搬遷世家過去,就像朔方草原一樣”長孫無忌皺著眉頭問道。

  “咳這事,朕早已知曉,倭島常年皆有地動,海嘯,颶風,不是很適合生存,而且中原百姓不多,最好不用搬遷太遠,遼東黑土地,非常肥沃,那裡還需要大量人口,所以後在說搬遷世家一事。”其實李世民還有一點沒說,孤懸海外,看守不易,不知道世家會在上面幹啥,還不如駐兵看守,這才是馮戴文的原話。

  “聖上,關中今年至三月以來,已經兩個月沒有下雨了,雖然耕種下,恐怕今年又是大旱。”簫瑀皺著眉頭說道。

  “欽天監也說今年會有大旱,沒想到這麽早就出現了,百姓吃水如何”李世民也不由皺起眉頭問道。

  “聖上英明,幸虧這兩年一直修建水利,每個村子都有幾口水井,吃水基本都不會有問題,只是糧食能收多少就不好說了。”簫瑀一臉慶幸說道。

  李世民也是一臉後怕,如果不是俘虜眾多,修渠挖井,恐怕早已出了亂子,去年蝗災也被輕松度過,不由暗自感激還在倭島的某人,隨後就給廣安賞賜了不少東西。

  “隨時關注,不能讓百姓受災之後無法生活,同樣采取以工代賑的辦法,中書省傳朕旨意,受災地方免除今年賦稅。”李世民說道。

  “聖上仁德,臣等遵旨”房玄齡等人連忙起應道。

  “糧食是開官倉,還是運調,還請聖上裁決。”長孫無忌施禮問道。

  “開官倉吧,秋收之後在用新糧填充官倉。”雖然這幾年每年都有地方受災,但是更多地方都在增產,增收,尤其是江南,嶺南,

南洋,現在只是江南,嶺南收上的糧食,都夠長安,洛陽一百多萬人吃的,這也是李世民最大的底氣。  “黨項,靺鞨族上書,請求俘虜多換一些武器裝備,衛國公以為如何。”李世民轉頭對李靖問道。

  “回稟聖上,臣以為可,黨項,靺鞨族既然出兵相助,又要抓捕俘虜,確實可以多換武器裝備,不過必須作上暗記,以防他們賣出去從中牟利。”李靖思考一下回答道。

  “嗯,朕也是考慮幾族向來對大唐友好,才考慮多換一點給他們,不過一定要警告一下,如若膽敢賣掉武器裝備,一定嚴懲不貸。”李世民點頭說道。

  “臣明白,一定給他們交代清楚。”李靖抱拳回答。

  “臣建議可以加大一些賞賜,畢竟這次倭島一戰,黨項,靺鞨族,室韋也死了不少人,雖然是雇傭而來,賞賜一些,也能收攏人心,讓他們更加積極一些。 ”房玄齡建議道。

  “善就按照一半大唐士兵賞賜去辦吧,現在有多少俘虜在中原”李世民笑著點點頭問道。

  “回稟聖上,有青壯11萬,主要是西突厥,高句麗,吐谷渾,倭奴四族,婦女十八萬,以倭奴居多,倭島還在每月送來。”看管俘虜一向由軍部負責,李靖從袖中掏出一本冊子打開匯報道。

  “善,婦女挑選出來,如果還有剩余,許百姓無妻者到當地官府報備,按照年齡分發,年長者優先。”李世民嘴角上揚,顯然心非常愉快,又下一條命令。

  “聖上仁德,臣一定辦妥。”長孫無忌心也不錯,自己兒子去倭島不但與馮戴文相安無事,而且還立功了,後可cāo)作空間就大多了。

  “臣建議調派遼西官員前往倭島,畢竟太子等三位長史都在遼西,實在大材小用。”杜如晦一向甚少發言,不過一說話基本李世民都會同意,最近他心也不錯,杜荷在遼西被馮戴文不斷安排事去做,安排的家將傳來消息,不但懂事許多,而且能力也增加不少,不複往輕浮無能,總算沒有丟自己老臉。

  還有一人心也不錯,房遺跟著李恪,李泰兄弟兩兄弟一起鍛煉,被馮戴文安排做了太子親衛,跟隨太上皇出巡,也立下功勳,而且人也精明不少,不在是往不懂事的孩子。

  “臣附議,遼西四郡經過兩年治理,早已形成慣例,有如此多重臣確實大才小用。”房杜兩人都是老搭檔,杜如晦進言,房玄齡自然第一個讚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