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嶺南王》第193章全民種地
貞觀二年,四月初三,契丹舉族歸附大唐,全族三十五萬人帶著百萬頭牛羊馬匹,從營州進入大唐。

安西都督馮戴文帶領遼西四郡大小官員200余人士兵五千前往接待,在營州,薊州建立大量村莊安置契丹人。

“都督,摩會有負都督所望,還請恕罪。”摩會一臉羞愧的說道。

馮戴文滿意的看著契丹族人老老實實的跟著隊伍前往各地,沒有人鬧事,都是一臉的期盼和向往,畢竟族人帶回的消息實在讓他們期待不已,睡著微暖的床,不用擔心積雪壓塌房屋,每一頓都能吃得很飽,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天堂。

“郡公何出此言?”馮戴文問道。

“唉!耶律齊帶著三萬部落搬到白山腳下與黑水靺鞨族合作,不願在承認我們是契丹人,還說我讓契丹族滅亡了。”摩會一臉惆悵,顯然在糾結自己是對還是錯。

“郡公何必如此,只要您帶領下族人以後都過上好日子,自然就說明您是正確的,難道讓族人在冰天雪地,饑寒交迫才是正確的嗎?”馮戴文眉頭一皺寬慰道。

“都督所言甚是,吾必定要讓全族過上好日子,證明吾沒有錯,還請都督相助。”摩會一臉堅定的說道,這個時候的摩會,在也不見了往日謙卑的模樣,滿是皺紋的臉上充斥著一種神聖光輝,馮戴文相信契丹人又多了一個聖母一般的族長。

“郡公客氣,讓治下百姓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本官不可推卸的責任。”馮戴文欽佩的看著摩會說道,這個世界是最值得尊敬的就是這種聖母般的人物,為了心中的目標能夠付出一切。

“耶律齊雖然帶領族人離開,還請都督不要為難於他!”摩會對著馮戴文鞠躬施禮道。

剛才想到這種人會為了目標,甘願付出一切,這不立刻為耶律齊大禮求情。

“郡公不必如此,只要他們不來招惹大唐,本官自然不會為難於他。”馮戴文扶起摩會正色說道。

摩會也知道以後恐怕不得善罷,只能苦笑一下道:“希望如此!”

“郡公,萬一耶律齊心懷不滿,勾引黑水靺鞨族或者高句麗前來攻打,恐怕以目前的人員守衛有點為難,我想請契丹族選兩萬青壯出來組建成騎兵,用於護衛四郡,並不會讓他們出去攻打其他地方,您看如何。”馮戴文想想對摩會道。

“無妨,我會親自挑選兩萬青壯,交給都督,不過都督一定要保證不能讓他們胡亂犧牲。”摩會聽到只是用來防禦,也不予有他,目不轉睛的看著馮戴文說道。

“那是當然,說實在話,就算要攻打其他地方,也不需要他們出馬,大唐士兵可都盼著上陣殺敵,要知道朝廷對於軍功的封賞可是非常優厚。

而且目前契丹族人無論是武器還是盔甲,都實在是簡陋,只是目前遼西士兵不多,防守不了太寬地方,如果有人入侵,只要擋住,自然就會讓他有來無回。”馮戴文傲然道。

摩會兩眼熱切的看著前來維持秩序的士兵,全是帶甲之士,手中也全是提著鋼刀,不由咽咽口水問道:“都督吾族青壯,是否也要配備如此精良的武器?”

馮戴文看了他一眼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本官說過加入大唐都會一視同仁,只要他們訓練合格,都會統一配發最好的鋼刀,最堅硬的盔甲。”

“哈哈,如此就好,只要都督不讓他們去故意送死,契丹男兒沒有一個慫瓜,為都督衝鋒陷陣,絕對沒有二話。”摩會拍拍胸口說道。

“本官當然相信,不過雖然體格不錯,但是畢竟一直營養不良,還得好好給他們補一補身體,郡公放心,用不了多久,本官一定會把他們養得非常強壯,訓練成熊罷之士。”馮戴文看著剛剛窩冬結束,全是一臉菜色的契丹人說道。

摩會雖然不知道啥事營養不良,但是也能明白是說他們生活太差,不由羞愧說道:“契丹族一直生活酷寒之地,又不太會種植,常年都會挨餓。”

馮戴文拍拍摩會肩膀道:“郡公放心,本官保證,從今往後,契丹族在也不會挨餓,您會是他們最英明的族長。”

“那就承都督吉言,三十多萬契丹人隨時聽命都督。”摩會感動的說道。

……

隨著三十多萬契丹人的加入,今年開墾農田必然需要更加寬廣,整個遼東官員都忙得不可開交,略微有點能力的官吏每日都帶著以千人為單位的人員開墾田地,漢族百姓挑選出老農指導。

契丹人住進溫暖的房屋,每日吃得也好,雖然土地現在還不是自己的,但是已經告訴過他們,兩年後學會了種地,就會分給他們,每年只需要交一點稅收。

所以契丹人對於種地那是熱情高漲,年邁體弱的人,都到指定地方放牧羊群,據說從冬天開始就不用放牧了,羊群都會關起來喂養。

雖然不理解,但是照做就是了,誰讓自己沒有漢人聰明,聽他們的肯定不會錯,要不然那裡有這麽多食物。

……

不得不說,人多力量大,除了開始幾天有一些混亂,慢慢的契丹人都學會了聽話照做,從一開始的手勢交流, 到現在年輕聰明的已經能夠簡單說上幾句。

這也是馮戴文的安排,每天晚上吃完飯都會要求每一個村莊的人,坐在一起全部學習半個時辰漢語,然後契丹人,漢人每天都要出來最少一個人表演節目。

通過不斷的交融,契丹人越來越融入了大唐的生活,見到漢人都會說一句拗口的“你好!”

首先種下的是小麥,遼西天氣寒冷,又沒有冬小麥可種植,一般都是在四月種下,九月收獲,種子都是嶺南提供,馮戴文擔心不適應天氣,又用了一半關中的糧種。

全民一起種地,比單獨家庭肯定要種植更多,在有計劃的開墾之下,一共種下了六百萬畝地的小麥。

隨後有開始耕田,由於耕田比種地更加麻煩,需要大量靠水的地方才行,是以一共只有三百萬畝田,種上了水稻,水稻種子各地都有被種下去,有蜀中的,關中的,江南的,原本遼西遼東的,還有三級稻,兩季稻都分別種了下去。

馮戴文采用了後世先育苗,後種植,最後在移植的辦法,首先在溫室育苗,然後把幼苗密集種下,等有一尺高在移栽。

不但利於稻子生長,而且更加方便多人配合,也不需要那麽急著趕出稻田,先把一部分耕出來,然後在慢慢耕出剩下的田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