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幹部學校學習多日的周慎思,也被分配了實習的職務,分配到瓊州府新設的港務局工作。以往讀書人都會覺得類似這樣的職務,都是些吏而不是官,是傷面子的。但是幹部學校教導實務優先,周慎思也不敢怠慢,盡心在此工作。
這日周慎思來到碼頭,以為會又是平靜的一天。瓊州府此時倒也沒有多少貿易,大都是往來大陸和海南島的普通小船,輸送旅客,以及一些商貨。
晌午時,海面上突然帆影重重,周慎思被一手下叫來,手中拿著望遠鏡,看到了旗號。
“鄭?啊,是延平王的人,延平王終於來了!”周慎思見之大喜,他自然也是知道太子殿下寫信給鄭成功,令其來瓊州會師的。隻不過殿下是個急性子,左等右等不來,居然自己就跑去廣州了,而且還打了勝仗。
鄭家畢竟雄踞東南,有大小船舶上千,兵將十萬,得延平王相助,大明復國等於被注入一劑強心針。
百艘帆船相繼靠泊,周慎思作為港務局人員協調鄭氏艦隊靠岸之事。很快周慎思就見到了令他仰慕的鄭成功。與李定國年紀相差不大,鄭成功正值壯年,豐神俊朗,也頗具威嚴,能看出此人頗為嚴苛,禦下極嚴。
“參見延平郡王。”周慎思連忙長揖到地。
鄭成功並無什麽表示,而是瞧著他,問道:“你是何人?太子殿下現在何處?”
周慎思忙道:“回郡王,下官周慎思,現為瓊州府港務局科員。太子殿下日前已經領軍伐清,大捷於粵,此時正在廣州城。”
鄭成功聽不懂周慎思的職務是什麽,隻當他是一小吏,臉色也更拉下來一點。
“太子殿下居然已經攻下廣州城了嗎?果然如陳永華所預料,兩藩接連發兵去雲南,閩粵二省空虛,想不到居然被太子殿下撿了個便宜,佔了羊城。”
周慎思聽鄭成功所言,稍稍有些不爽,他道:“王爺有所不知,殿下所率大明復國軍精銳無敵,就算是尚可喜大軍在廣州府,也敵不過殿下的。”
鄭成功眉頭一皺,冷聲道:“你是什麽東西,居然敢反駁本王?”
說著鄭成功一腳便將周慎思踹倒在地。
周慎思沒有料到鄭成功居然是這番做派,吃痛在地上爬不起來。他躺在地上,見到鄭家船艦上大量士卒紛紛下船,而且人人居然還帶著刀槍,竟然似來者不善。
鄭成功對周慎思道:“你這雜吏,速速打點我大軍兒郎,開瓊州府的倉,發糧與我手下士卒。本王先往府衙,去尋太子監國的官員說話。”
說罷,鄭成功大步流星地便離開了,留下周慎思渾身寒意。
“這延平王,難道有狼子野心?”
鄭成功身後跟著他的弟弟鄭襲和洪旭等一眾心腹將領,他們來到府衙,卻先行控制了白明修留下的官員。
府衙中,鄭襲跟在鄭成功身邊,說道:“想不到,緊趕慢趕,仍舊是趕遲了一步,讓太子已經到了廣東。”
鄭成功的臉上也似有陰雲,他的嘴唇抿著,似乎在沉思。
“似乎是低估了這位太子殿下,他雖然年僅十五,倒是卻真有幾分神奇之處。然則那澳洲之兵,也似乎不弱,居然真的短期之內就拿下了廣州府。”鄭成功微微歎息道。
鄭襲又道:“此番我們沒有截住這位太子監國,恐怕他又會怪罪咱們失期。原本兄長想要,迎歸太子殿下,壯我大明聲勢,可如今太子殿下自己拿下了羊城,羽翼已成,
再想要節製,恐怕困難。” 鄭成功此刻也稍有疑慮,他雖然滿嘴裡講的都是忠義的和大道理,但實際上他這次前來瓊州,壓根為的就不是會師太子殿下,一起攻打廣州,而是為了直接控制住這位太子。
鄭成功一直都是有野心的人,他父親鄭芝龍出身海盜,而鄭成功也充滿了向往自由和拒絕拘束的海盜習氣。比起李定國在從大西軍投靠南明之後忠心耿耿,鄭成功對南明政權一直都是若即若離。他要的不是反清複明的一番名垂青史的功業,而要的是割地自雄。
如果不是他沒有能力跟明清爭奪天下大勢,恐怕鄭成功也想爭一爭皇帝這張椅子。他曾經說過:“清朝若能信兒,則為清人;果不信兒言,則為名臣而已。”
當年李定國請鄭成功會師廣東,打開南明新局面,鄭成功與他虛與委蛇。而那個時候,鄭成功其實正在同清朝“和議”,所謂和議隻不過是遮羞地說法,根本就是他在與清廷談歸降的價碼。鄭成功對令名極為看重,清軍開得價碼太低,他自是不願意投降。而在南明這一邊,早先給他的爵位不夠, 他便自稱賜姓招討大將軍,直到永歷封了他一個延平郡王。
鄭成功一意奪取台灣,出於抗擊荷蘭侵略者的心思是淺,真正的用心還是奪取一塊可以自行其是,不受轄製的地盤。當初張煌言反對鄭成功去攻打台灣,除了本身看不到從荷蘭手中奪回台灣的重要性之外,更多的是看清了鄭家私心,欲自立於海外,而並不是真的海外孤忠,欲挽大明於天傾。
太子朱慈煊回歸,本來是鄭家最好的機會,只需控制住這位太子監國,那麽西南的李定國也不得不聽從他鄭家的號令。隱藏在太子監國的背後,攜太子以令諸侯,鄭成功便能不斷地發展自己的實力,從而保證自己東南割據的利益,甚至還有機會更向前一步。
可偏不巧,太子自己就跑去廣州了,鄭成功自己撲了一個空。原本他想著,太子現在脫離了晉王李定國的保護,隻有二三千人馬,他稍用計策,說不定就能功成,而現在太子已在廣州,他的情況就有些尷尬了。
“為今之計,不如撤離瓊州府,既然廣東把守空虛,那麽潮州府也自有可趁之機,拿下潮州府,將大大改善我鄭家缺少兵員和錢糧補給的情況。至於那太子,便與他在海上稍稍見一面便罷。正好有清軍圍攻金廈,也可以此為借口返回。”
鄭成功想得是非常好,繼續執行他遙奉永歷但自行其是的戰略。隻是他這一次率領大軍跨海而來,也算是消耗良多。放縱了兵馬在瓊州府行動,而且還要瓊州府為其提供軍糧補給,而在這個過程中,鄭軍便與看守府庫的明軍發生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