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回了太平宮以後,叫來機要秘書,讓其草擬一份敕諭,交給理政院,大意就是希望理政院內閣繼續加大對多核心領域的科研研發的投入。
大明帝國的政體已經發展到了極具自身特色的程度,它既不是所謂的君主立憲,也不能叫完全的開明君主製。一般情況下白明修都不干涉理政院內閣的行政,甚至新總理大臣的產生也是白明修連同前內閣成員一同推舉出來的。白明修在做法上,從來不會直接推翻理政院的政策,最多是督導令其修正。但在大明國憲的層面上,作為皇帝他還是有下詔進行重大政策和人事更替的權利,只是使用起來會非常謹慎。
無疑大明是一個專製國家,但絕不是一個單純君主專製,而存在比較明顯的集體領導的成分。
白明修日常參與政事,基本上就是開開會表達意見,進行監督。偶爾也會向今天一樣,鄭重其事地下敕諭。他最高級別的旨意,就是詔書,只不過白明修一般是不下詔的。
白明修這樣做的主要原因,他不希望大明是一個脫離了自己就不能運轉的機器,而是要不論是什麽君主甚至沒有君主坐在龍椅上,都能夠朝著正確方向高速前進的。不過民間有著不同解讀,許多傳統儒士在對聖上放彩虹屁的時候,認為白明修做到了幾千年儒家推崇的“垂拱而治”。
《尚書》言: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治天下;《諫太宗十思疏》言: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心,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千古以來,許多帝王都是有大抱負、大才能的,但是越是這樣的帝王越是容易剛愎自用,最終要麽窮兵黷武,要麽不惜民力,反正搞得王朝越來越差,由盛轉衰。比如漢武帝,比如唐玄宗。儒士們認為,好皇帝應該開創盛世之後,便將政務交給賢能臣子,而自己什麽都不用做。但一般皇帝是做不到的,現在白明修完成了千古未曾的大功業,卻不對所有的事情指手畫腳,只是持正守德,教化萬民,這讓傳統儒士們認為,光複皇帝簡直就是亙古以來最賢明的皇帝。
自然,這時候這些舊派的儒士們不記得當年光複皇帝打壓封建糟粕的舊事了。
皇帝發了敕諭,大臣們非常重視,立即便召集各界人士,開相關會議,幾乎每個領域的科研代表都被邀請到京師去做報告。
總理大臣張煌言亦是覲見皇上,向其匯報內閣的主意。
“陛下,您給出的建議,臣子們都認為非常重要。於是,理政院希望能夠推動一個新的工程計劃,我們暫定名為‘星火工程’,這一計劃就是選定一定數量我大明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科研領域,集思廣益,以項目推進,集合全國科研力量,攻克這些難關項目,大幅度地提升我大明的科研實力和技術儲備。”
白明修一聽,倒是來了精神,張煌言說的這星火工程,倒是非常像大明版的“863計劃”。大明雖然高端水平上不如八十年代的共和國,但是整體水平上,此時大明的厚度卻是比那時候的共和國更強的,社會的經濟實力其實也更加強。
張煌言又道:“只不過,現階段我們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可能爆發的歐洲戰爭上面,向星火工程撥款,投入國家資源,在這個微妙的時間點上,顯得有一些不合時宜。”
白明修笑了笑道:“總不能因為跟西清打仗,而國家未來建設發展都不管了。星火工程可以說是未來幾十年我大明能夠屹立不倒、永葆強勢的關鍵了,而且我們先行策劃上馬,讓每個項目組、研究所做籌備的工作,經費可以慢慢撥下去,這個都好說。”
最後白明修定了個調子:“總之呢,我們大明是如此巨大的一個國家,本土和每個宣慰司宣撫司可能都有各自的事情,我們還要考慮民生、社會以及國家的未來。雖然戰爭很重要,但是我們不能輕忽國內的事情。這場戰爭不會改變什麽,大明不存在什麽外部的敵人,大明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整理好自己的內部,實現對每一個國民做出的承諾。”
張煌言躬身對白明修施禮道:“臣受教了。”
白明修哈哈一笑,擺手道:“受什麽教,你們都清楚的東西罷了。對了,現在星火工程都收入了哪一些項目?”
張煌言在自己隨身帶的文件夾中抽出了一張單子,念道:“生物科學方面,有高質優產農作物牲畜培育、基因工程項目, 現代醫學的項目,航空領域包括噴氣式戰機、噴氣式大型客貨機、新式直升飛機、通用直升飛機技術;航天上有通信衛星、運載火箭技術;電子產業方面有小型化的集成電路半導體技術、新型計算機技術、新無限傳播通信技術;造船領域包括十萬噸以上級大型集裝箱船、新型港口裝備、大噸位航空母艦技術、大噸位潛艇技術;重型裝備包括大型模鍛壓機等鍛造設備……”
張煌言說個不停,白明修覺得自己聽得快要流口水,他問道:“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能實現的嗎?”
張煌言笑道:“既然科研人員們能提出來,顯然就是能做到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一些投入,不過相信我們在10-15年之內,應該是能夠完成這些東西裡的大部分了。”
白明修倒是沉浸在自己的震驚中,他感覺自己確實給大明開了一個驚天神掛,但是大明成長的速度實在太可怕了。他是直接將大明從封建時期帶入了蒸汽時代的工業社會,現在又是電氣時代,而大明已經培養起來的龐大受教育群體和人才,已經足夠支撐大明繼續進發。大明也許再過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能實現冷戰中期乃至冷戰末期的技術水平了,這等於用半個世紀的時間走完了別人三百年的發展之路。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