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崛起1646》第467章 工業化的藍圖
木芷晴卻又抬頭道“殿下,但若僅征這麽點兒糧,朝廷稅賦豈不是要減去不少,官倉屯糧也會不足。”

 朱琳渼擺手笑道“你放心,良田都在皇莊管轄之下,卻不會像那些鄉紳般挖空心思逃稅,又沒有士紳免於納糧的缺口,這賦稅和官糧只會多不會少。”

 他掰著指頭道“萬歷年間,大明造冊登記的土地便有近千萬傾,若每畝地都能按十到十五斤繳納,隨便算算也足夠全國耗用。但到了崇禎中後期,哪年糧食夠吃過這其中雖有天災的原因,但偷稅漏征也是重頭。

 “這還沒算大量被隱瞞的田產,我估計真把大明上下田畝丈量清楚,一千五百萬傾都不止。”

 他說得興起,接道“只要理清了田畝,糧米如實征收,大明的糧食絕對是夠吃的。在此之上進而推廣土豆番薯,輔以興修水利,一戶人家耕種所產的糧食即能養活兩三戶。屆時便能空出大量人手,也就是有了推行工業化的基礎。”

 “工業化”木芷晴歪著頭問道,“這又是什麽”

 朱琳渼思索了一下,卻發現要講清楚還真不容易,於是他隻得舉例道“以往全天下只要能管飽肚子,那就是完成了所有任務。大明上下皆以種田為要。

 “但國家要想強盛,僅靠耕種怎麽能夠糧食,只要足夠吃用即可,否則糧食堆得再多,也遠抵不過旁人家中一件精致家具或一輛馬車。

 “你想啊,若一國的百姓家中僅有糧米,而另一國在糧食之外每人都有一輛馬車,這兩個國家誰更富強”

 木芷晴點頭道“自然是後者。”

 “這便是了。”朱琳渼繼續道,“不止是馬車,還有舒適的衣服、明亮的燈、耐用的農具等等,若是普通黎民都擁有這些東西,大明自是強盛至極但,如何令每個人都擁有這些東西呢”

 木芷晴搖了搖頭,“我想,尋常人家便是攢一輩子也買不下這麽多東西吧。”

 try{content1;}catch(ex){}

 “說難也不難,”朱琳渼爽朗笑道,“若是整個大明僅用一半人口種田便能滿足天下吃用,而另一半人去做礦工、裁縫、工匠之類,很容易便能造出足夠每家每戶使用的器具。東西多了,價錢自然也就不會那麽貴。

 “用不完的還能賣給夷人換取銀子,再用這些銀子買他們的糧食、礦產。”

 木芷晴眼前一亮,“若能達成殿下所說這種狀況,大明將會遠比如今富強百倍”

 朱琳渼點頭道“的確如此。當手工業生產成為天下的主要任務時,便是開始了工業化。

 “屆時不但朝廷和百姓極為富足,而且在工匠們有了大量製作器物的經驗,大明生產各式物品的技藝也會遠比他人精良、有效。

 “初時紅夷的大炮為何那般犀利就是因為歐羅巴大量的小國相互傾軋百余年,他們只能不停製造大炮用來打仗,是以手熟,進而精良。

 “若是大明能開始工業化,不論是衣物、家什、農具,還是銃、炮、車、船,我們的出產量都會大大高於夷族,精巧程度也會大為超出。”

 “對了,”他又道,“待工業化發展之後,還能大量產出化肥、農藥,反哺田畝耕種,糧食就更加不是問題了,從而空出更多人口進行工業生產,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化肥農藥”木芷晴隻覺得一扇通向新奇世界的大門被人推開了。

 朱琳渼也不能表現得過於“未卜先知”,隻得含糊道“這些只是我的一些構想,源自之前看到的一些化學知識。”

 他迅速岔開話題,“想要工業化能迅速發展,就要有各類人才去指導工匠,去探索新的工藝方法,設計更精巧的器物構造。

 “而想要培養人才,則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一來推進普通百姓的教育,教大家識字,資質好的孩子由朝廷出錢,免費上三到五年的學,再挑出優異者進入格致學府深造。

 “二來便是大力發展致學府和實驗室,提高學格致的學子的地位,我打算擇機開始格致科舉,讓這些人可以入朝為官。

 try{content2;}catch(ex){}

 “以格致之學推進器物精良,以專利司保證這些一意創新的人衣食無憂,則工業化必能快速推進。”

 木芷晴雖然並未完全聽懂朱琳渼所說的全部,但她明白,輔政王殿下胸中有一番宏圖大志,決意變法圖強,創大明萬世不朽之偉業

 她隻覺得一陣激動,慶幸自己竟能參與到這場大業之中,只是不知自己有何能為殿下出力之處。

 她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對殿下的“變法”大業略做梳理,很快就意識到,這工業化的根基其實還在於能產出足夠的糧食。

 而增加糧食產量方面,除了推廣高產的土豆、番薯,最重要的便是“皇莊承包製”。

 她細思之下,卻發現這皇莊承包要順利推行下去並不簡單,於是望向朱琳渼道“殿下,欲行變革,首要收攏土地歸於皇莊。 但這土地乃是天下利益之本,若皇莊收攏了土地,又引大量百姓去耕種,則勢必會觸碰士紳豪強之利,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予以掣肘。”

 朱琳渼點頭,“我也是考慮到此節,故而以天子名義行事,以圖減少阻力。”

 木芷晴頷首道“天子之名確實能鎮住一些人,但宵小也有諸多背後陰招,卻防不勝防。”

 朱琳渼知她所不虛,當年建虜是靠大量殺戮嚇住了江南士紳,這才得以打破明末的土地兼並,使清初的經濟恢復了一些活力。但自己卻不能對士紳階層動刀子。

 他微笑望向木芷晴道“你既這麽說,定是有了什麽好辦法”

 “芷晴倒也沒什麽成策,只是想到曾在典籍中看到過,自古治國之道便是製衡之術。殿下要行百年之大變革,勢必會受到舊有示例阻撓,而殿下則要聚以新勢力向製衡,您居中借力施展,如此方可以四兩撥千斤。”

 ,(大明之崛起1646..105105166)--( 大明之崛起1646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