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脊梁》第八十一章:順者昌,逆者亡
  與歡天喜地、熱火朝天靈州相比,突厥則是一片愁雲慘淡、淒淒慘慘戚戚。

  羅通他們安然抵達靈州,卻給突厥留下了一片狼籍。他們仿佛蝗蟲過境,又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所到之處不留活物。唐軍手段之毒之狠,以殺戮為樂的突厥人終於害怕了,終於嘗到了生命受到威脅的驚悚。

  慘,實在太慘了。

  多倫部落倒是還好一些,一把大火過後,無論人畜,都已化作灰燼。

  但是,納什部落、阿史那思摩部落及朔方邊境的軍營卻是滿地屍體,鮮血乾涸過後,將大地浸染成了一種令人心悸的深紅色,斷裂的肢體散落各處,刺鼻地惡臭讓人每次呼吸仿佛都要耗盡全身力氣。讓人不知這是修羅屠場還是人間地獄,十八層地獄裡只怕也無此慘象。

  這次意想不到的襲擊,在突厥掀起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挨近靈州邊界的突厥部落,上上下下都驚呼著殺神來了,中原的魔鬼已經向他們伸出了尖利的爪子,凶殘的惡靈,意圖逐一將他們吞並吃下。

  他們一邊向頡利求助,一邊遁入草原深處,同時還廣布斥候、加強警衛,以防唐軍再度襲來。

  羅通這強有力的一擊,終於讓突厥嘗試到了恐懼威脅的滋味。終於知道“血債血償”這個成語的含義了。

  頡利可汗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也傻了呆了。

  幾天前,他才得到梁師都的救援,說李靖在邊境陳兵三萬,意圖攻打朔方。

  朔方不僅挽扼大唐的門戶要地,而且這屬於河套地區的一帶還水草豐美,對於突厥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朔方絕不容失。他見梁師都實在沒有守住朔方的能力,便派遣精通漢學,精通內政的阿史那思摩以協防為由,掌控朔方的軍政大權,從而達到架空梁師都的目的。只是還沒等阿史那思摩抵達朔方,那個搶了他馬皇的羅通火燒多倫部落、全殲納什部落、搗毀阿史那思摩部落、攻克阿史那思摩軍營地消息傳到了他的面前。

  緊接著又收到了多個部落的求援,信中莫不是要將聚集在前線的部落勇士調回,防止羅通再度襲來。

  他做夢也沒想到,羅通的報復來得這麽快、這麽狠。這等一日奔襲兩大部落的事,在同等兵力、突然偷襲的情況下,就算他自己也萬難做到這般戰果,即便最終獲勝,可結果也將是慘勝。

  一連串不好的消息傳來,直接讓志得意滿的頡利傻眼了,好半響又是憤怒又是不甘的破口大罵,“羅通這畜牲,處處壞我好事,次次滅絕到底,他娘的,怎麽就不去打突利小兒的部落,偏偏就只打忠於老子的子民,難道這禽獸便是老子的克星不成!哼,這小子放著就近的阿基偌部落不打,一定是故意的,一定跟突利有著老子所不知道的協議。”

  也難怪頡利可汗會這麽想,因為忠於突利可汗的阿基偌部落處於靈州的正北方,從靈州出發的話只需一天的日程,可羅通偏偏舍近求遠,兜了一個大圈子,襲擊效忠於他的三大部落,這不是故意是什麽?這其中沒有鬼才怪呢?

  “汗王,多倫多可汗、納什爾可汗、阿史那思摩大人……一並求見。”

  大帳外傳來了親信的聲音,他一連報了十二個名字,除了多倫、納什爾、阿史那思摩,其實的部落首領正是與他手中的收到的請求求援的部落一般無二。

  頡利可汗搖頭苦笑,長歎了一聲道:“讓他們進來。”

  一得允許,多倫多、納什爾、阿史那思摩等人先後湧了進來。

  “汗王,你要為我做主啊!”多倫最為悲慘,他以為可以吃到肥美的大肥肉,便一口氣調集了麾下最強的最有作戰經驗的拓揭、侍衛之士,結果這邊還沒有開戰,大後方卻讓羅通一鍋窩了,除了十幾萬族人變得骨灰、變成焦炭,牛啊羊啊馬兒什麽的都成了對方的戰利品。想著自己多年的努力奮鬥,一下子就損失九成之多,一顆心是拔涼拔涼的,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嚎啕大哭、眼淚嘩啦啦的往下流了。

  看著自己這位心腹愛將,頡利可汗也泛起同情之意,咬牙切齒道:“將軍且放寬心,我與羅通、李世民不共戴天,你的仇便是我的恨。我一定會將他們的腦袋砍下來給你當漆成溺器,尤其那羅通,我要親自抓來交給你,用最殘酷的酷刑炮製,一刀兩斷實在太便宜他了。”他刻意提起羅通,便是想激起他同仇敵愾之心,將他留下來參與到秋天的大戰。

  多倫淒慘的搖了搖頭道:“部落被毀,子民被殺,連屍體都還沒有得到安葬。幸運逃脫的族人無家可歸,四散而逃,或為馬賊所劫或為他族所擄,全是我的利欲熏心才導致這一切的發生。這大錯鑄成,再不回去彌補。我如何面對將可汗位子傳給我的阿爹?將士們歸心似箭毫無鬥志,與其在這兒影響大軍士氣,倒不如趁早規避,還請汗王批準,多倫撤軍回去,立即召集四散的族人,為年終早作籌備。”

  巢穴被踹,物資被燒被他了個精光,這裡還有三萬多口子需要供養,如不及早籌備,肯定無法渡過今年冬天,他只能早作準備聽天由命。

  頡利可汗歎息道:“將軍一路小心,你也是為了我突厥才受此損失。我頡利會竭盡全力的給予你補償,一定助你渡過這個冬天。”多倫手中還有三萬精銳精銳,這可是一股不小的戰力,能拉攏自然不會放過。

  多倫心下一寬,一拜到地。納什、阿史那思摩帶著頡利可汗的承諾也憂心忡忡的走了,而其他都說受到羅通威脅的部落首領也先後告辭。

  這也是草原民族最無法控制的地方,個個部落固然會奉一人為主,但是他們都以自己的部落為先。為了自己的部落,能夠無視違抗突厥汗王,這與中原的士族極其相似,但比起中原士族,這些部落首領的自主性更強萬倍。

  頡利可汗也正是看到這種“分封製”、“諸侯國製”的弊端,才重用趙德言等漢人、胡人為官,便是想著逐漸削弱各部首領的權利,從而將中原的那一套用在他們身上,改變突厥這種各自為政的情況,建立一個如同漢人王朝一樣的突厥國家。

  只是到目前為止,突厥上下部落,沒有幾個吃他這一套,但是,經過羅通突襲這事過後,他卻感覺自己找到了開始收編的對象。

  多倫、納什、阿史那思摩根基已失,就算再不樂意也不得不聽從他的命令,只因他們還需頡利可汗的幫助才能度過這個冬天,否則,大家一起等著餓死得了。

  這十二個鐵杆部落一走,聚集的前線大軍一下子就少了二十三萬之多!

  頡利可汗氣得差點吐血,現在還還好了,如果在戰爭中發生這等事,他頡利還不得讓這些家夥害死啊?

  僅是想想那後果都覺得可怕,稍一安定下來,趙德言那句“攘外必先安內”的話,以及向他獻出的那三條計策,不斷在頡利可汗的腦海裡回蕩。

  “來人啊,將趙先生給我請來。”默默的思索了一會兒,頡利可汗拍案而起,一雙虎目閃著噬血之寒光,他決定不顧一切的去推行中原套制度。

  等我收編了多倫、納什、阿史那思摩,就向突利小兒開戰。哼,我倒要看看,有了多倫、納什、阿史那思摩開頭,你還有什麽理由拒絕老子的收編。如此再多理由,就別怪老子不客氣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念及至此,一股澎湃的殺氣從眼裡迸射而出,那堪比利箭的目光,直將步入大殿的趙德言逼退在數丈開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