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脊梁》第一百零五章:傳國玉璽
  “明日,我便依計行事,派遣使者東聯契丹、靺鞨、奚、霫、室韋!然後頒布大汗令,北征鐵勒。”

  頡利可汗眼中閃出一股震懾人心的霸氣,大笑道:“我就退這一步,讓突利與東方各部消耗去。”

  “李唐也一樣的派出使者!”趙德言自信道:“種種跡象表明,突利已經與李唐結盟成功。突利有大唐為後盾這才無所顧及、不可一世。那麽,我們便用一件毫無益處的物品破了這個因利而合的暗盟。”

  頡利大喜道:“何物有此妙用?還請先生明言!”

  “傳國玉璽!”趙德言道:“傳國玉璽對於大汗而言,是一件毫無用處的死物,但在中原,卻如大汗的狼頭大纛一般,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大汗拿出如此至寶,不管結盟與否,突利也不敢再信大唐。到時候,突利疑神疑鬼、孤立無援,待他與東方各部拚得兩敗俱傷,大汗便可一舉擊滅。”

  頡利可汗思索道:“把傳國玉璽送出,豈不是幫了李世民收復民心?傳國玉璽,就是中原的狼頭大纛啊!”

  狼頭大纛……突厥汗王的象征,至高無上般的存在。其地位相當於中原的尚方寶劍與傳國玉璽,突厥上下大小酋長可汗,誰不想屹立在狼頭大纛之下,發號施令,號令突厥數十萬控弦之士。

  “大汗此言差矣!”趙德言大搖其頭,問道:“李唐已經一統天下,李世民又頒布各種利國利民政令,李唐現在早已是民心所向,有無傳國玉璽對李世民來說都一樣。”

  頡利可汗恍然醒悟了過來,大笑道:“先生說得對,傳國玉璽對李唐沒有一點用,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化解突利、李唐之盟的神兵利器。嗯,就這麽辦!”

  “大汗英明!”趙德言微微一笑。

  “大汗!可敦來了!”頡利正要說話,外面傳來了侍衛的報告。

  “請進!”

   收拾停當的義成公主又恢復了雍容華貴的模樣,沉著臉道:“大汗!臣妾這裡受到了一則可靠的消息!說李唐派遣羅通為慶州都督,掌慶、綏、延三州軍政!”

  “兩種可能,一是茂守邊疆;二是奪取朔方,徹底殲滅梁師都。”趙德言很好的擔起狗頭軍師的責任。

  “真的?”頡利動容的站了起來,疾步來到義成公主的身前,肅然的看著她。

   朔方地處戰略要衝,當初為了這塊土地,雄才偉略的秦始皇以蒙恬為大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將此地納為己有。武帝時期,衛青再次從突厥手中將此地奪來。

  漢武帝從大臣主父偃的提議,派兵屯田駐守,將朔方視為“廣中國、滅胡之本”的戰略要地。漢武帝雄才偉略,多次徙民移居朔方、五原、上郡、北地諸郡,並穿鑿河渠,屯田戍守,修築長城、要塞。

  歷朝歷代,中原都是依仗千年不倒的長城一次次抵禦草原民族的入侵。

  突厥因為控制了長城內部的梁師都,才能自由的出入長城,就如逛自家後院一樣,深入大唐疆域掠奪。

  如果唐朝拿下朔方,也就意味著大唐重新獲得長城防線,以朔方為據點,派兵駐入長城。他們突厥想要再次入侵李唐就必需攻破長城防線,那就麻煩了。

  “消息很可靠,是來自於大唐朝廷內部的。內鬥,永遠是中原疲弱的主要原因。”義成公主肯定的說道。

  趙德言又問:“可敦,可知羅通小兒有多少兵馬?”

  義成公主回道:“據說是一萬騎!”

  趙德言松了口氣道:“梁師都只需廣布斥候,

唐軍來犯,緊閉城門,即可萬無一失!梁師都的三萬兵馬戰力不強,可有堅城之利,就算唐軍出兵十萬,守一個月不成問題!李唐邊軍比朔方軍好不了多少。羅通是天子門生又是帝婿,深受李世民喜愛,他將羅通調到慶州,理應是讓羅通積累資歷來了!”  看了眼義成公主一眼,趙德言意味深長的向頡利可汗道:“大汗,羅通地位非凡,說話也有分量,他或許是最好的人選。在下告退。”

  趙德言出了門,背後傳來了頡利的聲音:“愛妃!我要向你借樣東西!”

  義成公主奇道:“借什麽?”

  “傳國玉璽!”

  義成公主臉都變!

  “隋王困守一方,沒有實力,傳國玉璽只是件廢物!與其這麽浪費著,倒不如用它助我一臂之力,只有我好了,隋王才復國有望。”

  頡利可汗只是輕輕地緩緩地說著。

  不愧是一代梟雄,他沒有用任何強迫的手法,只是理智的分析這一切,讓義成公主不得不對之屈服。

  “大汗,可否寬限一日,容臣妾思考思考?”

  “行!我等愛妃的答覆!”

  離開正殿的義成公主差點摔倒在地,不管她願不願,傳國玉璽都保不住!沒有強迫已經很給面子了。

  一切都讓蕭皇后說中了!

  她不在意傳國玉璽,但是,她在意那個賭約!

  真要認輸嗎?

  義成公主面如白紙,腦海一片混亂。

  羅通率軍一路北上,取道邠州、寧州,直抵慶州。

  這日黃昏,已到慶州地界,羅通便讓親兵亮出了“慶州都督”的旗號。

  離城尚有二十余裡,慶州刺史孟孝敏、綏州刺史劉大俱、延州刺史段德操遠遠出迎,他們曾是李建成的下屬,但李建成在皇儲之爭中敗亡,他們便成了無主之人,李世民登基以後一切都照舊,對他們也不聞不問!他們對李世民深懷恐懼,不知李世民會怎麽炮製他們這些建成黨羽,這些年來一個個惶恐不安,兢兢業業的不敢有絲毫大意與私心!

  現在李世民突然任命他的徒弟、女婿為慶州都督,不解聖意的他們心懷恐懼,

  羅通的都督職位在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之上,也因此存在著節製的問題。對於羅通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上司,三人自當懷著些許的不安。更不知道羅通是什麽人物,懷有什麽聖令。

  三人一合計,甭管對方來的目的是什麽,馬屁先拍了再說。就算拍在馬腿上也好過什麽都不乾。

  “諸位大人,都督已到!”

  便在這時,一騎快馬飛也奔而來。

  其實不用斥候稟報,眾人整衣而待了!

  轟隆隆的馬蹄聲,早已傳到這兒!從聲音上算,已有不足三裡之距。

  “咚”、“咚”、“咚”……

  類似於打鼓的聲音傳來,由遠及近,一下一下,震撼人心。起初眾人都以為這是打鼓聲,可聲音越來越近後,一個個都駭然失色,這絕對不是鼓聲。

  是馬蹄聲,是一萬多匹軍馬凝聚在一起的腳步聲。

  一萬多兵馬凝聚成的這種腳步聲,就猶如打鼓一樣,比打鼓更加的讓人震撼。兵馬未至,這腳步聲,已經奪人心魄。

  在迎接隊伍期待之中,大軍緩緩靠近!

  便在這時,一匹駿馬越陣而來,馬匹之上,端坐著一名面目冷峻身穿紫袍的青年大將,他相貌堂堂,風度翩翩之中,卻不失英武,充滿了男性的魅力。

  眾人情知正主已至,上前行禮迎接:“拜見大都督!”

  “勞眾位大人久候,罪過,罪過!”羅通甩蹬下馬,很正式的還了一禮,他這些日子也學了一下此類禮節,一舉一動,渾然天成,不卑不亢,即顯示出了親和的一面,也彰顯了氣度風范。

  寒暄過後,一道進城。

  接風宴也舉辦的額外隆重。

  羅通自不知三位刺史心中的算盤,這些人怎麽想的,他無暇去管也不想去管。他當這個都督是為了打突厥,而不是勾心鬥角、爭權逐利。不過都在一地為官,他們又是自己的下屬,很多事情,難免要跟他們接觸,需要他們配合。見三人有心示好,自是以熱情的態度赴宴。

  三位刺史見羅通極好說話,全無干涉他們的態度。也沒有排斥、清洗他們的意圖,一個個也是大喜,對羅通更是奉承示好,他年紀輕輕、便以功績據此高位,大家還是很佩服的。

  羅通來此之前,從李世民那裡了解到了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的信息,這三人都是難得的政務人才。尤其是段德操,更是文武雙全,多次擊退梁師都的入侵,能力遠在前任慶州都督楊文乾之上,只是不善言辭,給埋沒了。

  酒到中途,羅通笑道:“三位大人常年戍守邊疆,說來也是大半個軍人,咱們同為軍人,就不需要拐彎抹角了。”

  “請都督明示!”

  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心頭一凜,知道重頭戲來了。

  “雖說都督這個職位能夠軍政兩頭抓,但是我沒有絲毫干涉政務的念頭,一沒精力,二是沒有具備理政能力!”

  段德操笑著說道:“都督客氣了,您要是外行!我們這些人都成不詣世事的孩童了。”

  孟孝敏、劉大俱連連稱是。

  誰不知道減員裁員、反腐治貪的大手筆是出自羅通之手啊?想出這等絕妙主意的人物豈是不通政務之人?大家以為羅通謙虛!

  羅通也不點破, 繼續道:“三位大人在這裡已有很多年,對各州事務知根知底,我初來乍到,要是貿然干涉,只會將原本平穩有序的政務攪得一團糟,我只需稍作了解便可,你們一切照舊。”

  對於羅通如此做法,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好感大生。他們各自在位少的四五年,多的已有七八年了,各有各的經驗。他們最怕調來個新上司,為了刷存在感,沒頭沒腦的亂指揮一通,不僅加大他們的工作量,還導致機構的癱瘓。

  “減員裁員、反腐治貪、改善民生是大唐政務的重中之重。我在這裡也向大家透個底,朝廷未來考核文官的方式主要是實實在在的成績、明查暗訪、民間口碑這三大方面!慶、延、綏三州與亂接壤,陛下對這裡非常關注,他對三位刺史的人品、能力十分讚賞。但是,三位大人也知道,自古以來的很多名臣被親屬門生什麽的給坑害了,所以,大家在這方面需要多多注意!這前程尚在其次,若上了黑榜那就是千秋萬代的事情了。”

  “邊境雖惡劣,卻也容易做出成績!陛下不會虧待有功之臣,我羅通同樣不會欺上瞞下。我們都很幸運,遇到了一個能者上弱者下、廉者來貪者走的大好時代。”

  “都督放心!我等一定不負陛下重托。”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又驚又喜,有感責任之重,亦喜機遇之多。

  一場接風宴,賓主盡歡,三位刺史滿意而歸,羅通亦然!正如他說的一樣,他沒精力也不想干涉政務。

  孟孝敏、劉大俱、段德操能夠配合他行動,在他而言是再好沒有的事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