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五章無所不能的阿熱
  “阿媽,來嘗嘗我的手藝!”李路前輩子沒了爸媽讓他傷心不已,這輩子雖然沒了便宜阿爹,但還是有個便宜阿媽不是?他把所有的親情都傾注在了這個便宜阿媽身上。

  蕭煙(就是前文提到過的李路的便宜阿媽塔不煙)看著自己的端來了燒汁丁i,她的眼淚頓時流了下來,她的小阿棧再也不是只顧著吃喝的小吃貨了,十歲的年紀就挑起了部族的重擔,就在蕭煙思緒萬千的時候,就聽得李路說道,“阿媽,這可是名貴至極的丁i,那肉質鮮美遠非普通魚類可比。老祖宗告訴我,這種魚味甘、性平、無毒,歸脾、胃經,具有補氣血、益脾胃的滋補功效,這丁i不僅營養價值最高,而且口感也很好,更重要的就算是吃再多的丁i魚,也不用擔心發胖喲!”

  “真的?”蕭煙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肥胖是女人的大敵,尤其是對象蕭煙這樣的遊牧部落的女人來說,肥胖是大概率事件,蕭煙那曼妙的身材這些年其實已經有些走形了,如今聽到這丁i不僅味美而且吃的再多也不用擔心發胖,她哪能不高興?

  蕭煙別看是純粹的胡女出身,但是她的男人家族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漢人苗裔,什麽筷子之類的東西她玩的溜溜的,她夾起一塊魚肉送進口中,果然跟兒子說的那樣美味無比,好吃極了。

  她吃了幾口丁i,聽李路說了下魚獲,在聽到李路說今年能過個殷實的冬天的時候,忍不住流下了淚水,“老祖宗,蕭煙要謝謝你,是你把我兒子教導成才,才能熬過即將最難熬的嚴冬!”她雙掌合十給李家祖宗行了個大禮之後,然後跟李路說道,“阿棧,這吃的你解決了,那穿和住的問題,阿媽一定幫你弄好,我會讓部族裡所有會織毛氈的女人還有能鞣製毛皮的人都組織起來.......”

  老媽的話頓時提醒了李路,衣食住行人生四大必備,行的問題暫時不用考慮,可其他三樣必須得搞好了,要不然在這高寒的地方會死人的,衣服李路倒是不太擔心,他們黠戛斯人的服裝多以貂、豸內為主。像自己所在的阿熱這一支,據他所知他們大多冬天戴貂帽,夏天戴金扣帽,尖頂卷邊;那些直屬部民則戴白氈帽,用佩戴刀具的不同來區分等級高低。至於部族的哪些努力則穿皮衣而不戴氈帽,說到奴隸,現在的黠戛斯人逃回了祖地,那些奴隸早就沒跑沒影了......

  有老媽在,這衣的問題不大,可是這住,就很讓他頭痛了,就說現在吧,他李路的牙廷建在一座無名的青山之上,周圍用木柵代替了中原地區的城牆。牙帳則是用毛氈做成,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密的支”大帳,其他的族人則圍繞大帳建立了一系列的小氈帳,聽阿媽說,這要是到了嚴冬,他們就會住到屋頂用樹皮覆蓋的屋子裡。

  屋頂用樹皮覆蓋?帶著這樣的疑問,李路去看了他的“冬宮”,不過看了之後差點沒把他鼻子氣歪了,這算啥房子嘛?也就是他們這些人在苦寒之地習慣了,跟後世的毛子一樣耐寒沒凍死罷了,老子可不願意住這樣的地窩子。

  李路,你不住這樣的地窩子,那你想住啥房子,難不成你想住宮殿不成?李路想住啥樣子的房子,其實他早就有了主意,那就是老毛子們最喜歡的木刻楞,在李路上輩子生活的那個時空,華夏諸多“洋風”建築中,有一種明顯區別於其它建築物的小型建築,它是以老毛子的建築樣式和裝飾風格為典型特征的建築物,他們分布在東北的中俄邊境,

在那裡人們延續舊稱將這些帶著明顯老毛子風格的木屋統稱之為“木刻楞”。  木刻楞是以木質結構為突出特征的俄式建築形式,隨著中俄邊境的民間交流逐漸傳入華夏,它承載著俄羅斯的老毛子們建築在高寒地區的實用性,也保留了戰鬥民族的傳統藝術風格。

  李路前世的時候去邊疆為戰士們和邊民服務義診的時候,就住過這個木刻楞,要不然他也不會建造木刻楞的打算。這木刻楞的建造方法前世的時候,他就聽=邊民們講過,不算太難,隻有木材和鐵皮就能建造起來。

  在李路的印象裡,那些被稱作木刻楞的房屋又高又大,單一木材構築的房屋,分為臥室、客廳、廚房和儲藏室。木刻楞也有土木結構的,他們的住房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上,牆壁很厚,多在半米以上。房屋呈四方形,房頂傾斜,有的上面還覆有漆著綠色油漆的鐵皮,正門前有門庭和圍廊,門內有過道,過道兩旁是臥室和客廳。室內的牆角有土坯壘砌的火牆。有的人家是大型壁爐,外包一層鐵皮,鐵皮上抹一層黑油,俗稱“毛爐”,是很好的取暖設備。室內陳設比較講究,臥室擺放著木床或鐵床,鐵床欄杆雕有花草圖象,給人以古雅之感。客廳裡的桌椅多為圓形,也有方形的。雖是鋪地磚,但上面又鋪有地毯。

  比較講究的俄羅斯人在修建木刻楞時都總愛在房屋前面修一間像走廊一樣的房屋。他們稱這個小房屋叫門鬥,起著防風的作用。木刻楞蓋好以後,可以在外面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也可以根據各家各戶不同的愛好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一般以藍、綠色居多。

  木刻楞的建築方法,主要是用木頭和手斧刻出來的,有楞有角,非常規范和整齊,所以人們就叫它木刻楞。修建木刻楞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頭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較結實。第二步就是蓋,把粗一點的木頭放在最低層。一層一層地疊壘,第二層壓第一層。修建木刻楞一般情況下不用鐵釘,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頭鑽個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建木刻楞的傳統方法是要墊苔蘚。苔蘚墊在中間,好處在不透風。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蘚壓在底下,等於是水泥夾在隔縫裡一樣,不透風,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涼快。在他生活過的那個時空,木刻楞被稱之為彩色立體雕塑,在中東鐵路沿線個站均常見,精品主要集中在滿洲裡那裡。

  如今他呆的這個地方,正是後世的圖瓦地區,和滿洲裡基本在一條緯線上,又有著茂密的原始大森林還有精通冶金的黠戛斯鐵匠,要批量的建造木刻楞不存在什麽技術難題。

  很快李路就拿出了圖紙,找來了木匠鐵匠,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們聽,當得知自己的阿熱打算為全族人建造一種新式屋子,讓他們不再為過冬發愁的時候,他們都激動的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激動了。

  在這些木匠鐵匠以及親衛隊的協助下,一座嶄新的木刻楞樣板房沒多久就建立了起來,李路帶著族人的代表走進了這棟木刻楞所在的小院,這棟木刻楞幾乎是前世那些俄羅斯木刻楞的翻版,當他們跟著自己的阿熱打開屋門進了屋子。就看到這木屋的格局為前後兩間,外屋左面有一個灶台,靠牆是一排簡陋的木架,右面靠牆也是一排木架。

  掀開兩層厚厚的毛氈走進裡屋,左面是一個連同灶台的火炕,右面是一些粗糙的櫃子,簡單的家具,還有一個能讓三四個人進餐的飯桌和幾個木凳。雖然這屋子有些小,光是一通火炕就佔了近一半的地方, 可還是能看得出,他們的大阿熱在設計這木屋的時候,也算是用盡了心思。李路在設計的時候就見縫插針一樣在各個死角盡可能的安排了一些儲存物品的木架和櫃子,這些粗製家具在讓整個屋子在顯得寬敞的同時,也多了很多功能性。

  李路瞧了一下木屋,滿意的點下頭,這要是放在後世,沒個幾十萬連想都別想,要是在大城市的城市郊區,那價格更要上天,幸好這是在7世紀,有的是木頭,也沒有黑心的開發商。

  “各位父老鄉親,你們看這木屋怎樣?”李路問了下代表們,這些連漢地都沒去過的土鱉能提啥建議?他們隻能為自己的大阿熱叫好,不愧是自己的大阿熱,竟然能設計出這樣精巧的木屋,聽著他們的溢美之詞,李路不厚道的笑了,就這木屋,還能說是巧奪天工,那不是開玩笑嘛,誰家的精裝修的房子有這樣粗製濫造的家具的?

  “既然大家都對這木屋滿意,那咱們就以這木屋為藍本,為每一戶族人建造這樣一棟小木屋吧!!”李路就笑著說道,代表頓時就傻眼了,大阿熱的意思是咱們也能住上這樣天堂一樣的木屋?

  在確認無誤之後,所有人都激動的不行,他們吧這好消息帶回去之後,所有黠戛斯人放下了手頭所有工作,男人伐木,女人織氈,就連老人和小孩也幫著收集苔蘚,所有的人都忙的不亦樂乎,在忙的同時,他們都在心裡感激自己的大阿熱,沒有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麽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別看他年紀小,可是人家是道祖的子孫,是無所不能的大阿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