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三百二十五章征服倭國(1)
在兩河戰役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在東亞那邊也不安穩,李治李小九讓薛仁貴滅了百濟之後,百濟大將鬼室福信與道琛據守周留城,他們為迎回以前赴倭國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即王位,譴使去倭國,同時向倭國乞師求援。

 百濟覆滅,對倭國的來說,也是極其重大的損失。百濟對於倭國十分重要,如果聽任百濟亡國,則倭國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將被全部清除,同時也徹底失去向大陸擴張的跳板。

 倭王天智派狹井檳榔等率軍五千護送扶余豐回國,到了百濟境內,鬼室福信等前來迎入周留城,扶余豐在這裡即百濟王位。

 但之後的局勢對鬼室福信他們卻越來越不利,在戰場上被唐軍和新羅聯軍壓製,高句麗惟恐鬼室福信兵敗,使本國遭南北夾擊,因而也譴使赴倭乞師,敦促倭軍迅速開赴戰場,與唐軍作戰。

 早已經決心參戰就差一個理由的倭王政府,遂命令百濟戰場的倭軍立刻投入戰鬥。在天智的命令下,倭國前將軍上毛野稚子等率軍二萬七千人進攻新羅,奪取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羅與唐軍的聯系通道受到威脅。

 此時鎮守百濟的是大唐帝國名將劉仁軌,劉仁軌得知倭國大軍將至,於是劉仁師、劉仁願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劉仁軌以及先前降附的百濟王子扶余隆率水軍,從熊津江出發,水陸並進,直趨白江口,準備合軍直搗固周堅城。

 劉仁軌水軍率先行至白江口;但很快,倭國水軍四百余艘也綿延駛至。寬闊水面上,唐、倭兩路水軍對峙。雙方合戰。唐軍四戰皆捷,水陸連勝。

 雖然唐軍軍船在數量上佔絕對劣勢,但隋唐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還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堅,設計精良,倭國的兵船與之相較,自然簡陋寒酸。

 此時的倭國還未從中國成功的偷師學藝,技術方面落後得很,兵將甲胄質量又不好,唐軍箭雨之下,往往被射得透心涼。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劉仁軌自然通曉“火燒赤壁”之事,倭國當時還不像唐以後那樣精通中華典故、兵書,四百多艘破木船全擠在一起,被唐軍連發火箭,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燒死嗆死外加棄船跳水淹死,上千倭國兵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

 海上大敗,百濟、倭國陸軍也抗不住唐、新聯軍的進攻,被殺得人仰馬翻。扶余豐脫身而逃,唐軍最終是“獲其寶劍”,這個“百濟王”竟不知所之,人間蒸發了。周留城內拒守的百濟王室扶余忠勝、扶余忠志兄弟知道大勢已去,率城內守軍、士女以及未被殺掉的倭國兵將,一起投降了大唐。

 這個時候的倭國人還沒形成武士道精神,一系列小矬個子軍將,通通跪伏於泥淖之中,聽憑唐軍與新羅軍發落。最終幾乎全軍覆沒,此戰給倭王天智打擊實在太大了,也讓其企圖在朝鮮半島南部恢復支配地位的希望化為泡影。

 在被唐軍輕松的擊敗後,天智從僥幸逃回來的人中,得知了大唐帝國的繁榮和強大,在痛定思痛之後,決定全面學習大唐帝國;他立刻派出使節前往長安認罪服輸。

 不得不說倭王天智這一招很妙,在古代中華,講究仁義,而且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裡都是自己的。因此,對於周邊的國家,一般打到服就結束了。對於匈奴,對於突厥等都是這樣,打到他們稱臣納貢就可以了。而白江口之戰後,倭國是痛徹前非,深知自己和大唐的巨大差距,再對抗下去,那是死路一條。

 因此,戰後,他們立刻恬不知恥的接連派使節到大唐謝罪,而中國古代講究“伸手不打笑臉人”,因此,大唐也沒有繼續打倭國。

 而這一伎倆是倭國慣常使用的,後來的萬裡朝鮮戰爭,還有二戰投降之後,都是如此。倭國對大明,對美國都是這樣的屈膝裝孫子。

 倭王天智服軟,並派使者前往長安謝罪,同時願意稱臣納貢,這讓李治李小九很是高興,東邊安穩了,那自己就能騰出手來收拾高句麗,最後和西邊的混蛋姐夫決一死戰了。

 倭王天智和李治李小九都認為自己穩住了局勢,但是他們倆都沒有想到,一頭巨鱷已經盯上了小小的倭國,這頭史前巨鱷準備一口吞下倭國。

 這頭史前巨鱷就是李治心中的最大敵人李路的海軍,在李路勢力還沒有擴張到海邊的時候,倭人就十分不開眼向李路那邊派遣了間諜,這一下子惹惱了李路,他當時在處理完“日照社”之後,就發誓等自己組建了海軍,就一定要倭人好看。

 經過李路多年苦心經營,本時空的英國皇家海軍已經強大無比,常駐呂宋的第七艦隊已經拿下了夷洲(就是後世華夏的那個逆子台灣)和琉球,他們在這幾個島上建立了海軍基地,打通了前往倭國的海路。

 在得知劉仁軌在白江口打敗倭國水師之後,第七艦隊的司令官薛洋極為高興,“哈哈哈,倭人大敗,他們的水師已經名存實亡,這個時候,正是我們拿下倭國的最好時機……傳我的命令,啟動平倭計劃…….”

 在薛洋上任之前,李路在接見他的時候,就交代過這個系統人出身的海軍將領,要求他密切注意倭國動向,瞅準了時機滅掉這個讓人惡心的小矮子國度,李路之所以拿下倭國,一方面是他看這個倭國不順眼,另一方則是因為中古時代的倭國,金銀銅礦資源還是很豐富,像甲州金山、石見銀山、足尾銅山都是很有名的,當然了這個時候,這金銀銅三山還沒有開采,就衝這些豐富的貴金屬礦山,李路也不能放過倭國。

 更別提李路還盯上了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他早就決定在乾倒狗屁天皇之後,就好好的把這幾個島上的蘿卜頭們利用起來,不把他們的油水榨乾,就決不罷休。

 最後就是從戰略上考慮,這個倭國李路也必須拿下,只要佔領了倭國,就可以從海上威脅大唐,尤其是那些跟李路過不去的一些世家大族,他們的地盤將直接受到李路海軍的威脅。

 而眼下的倭國,嗯,該怎麽說呢,盡管這位倭王天智的兄長, 那位聖德太子開啟了大化革新,但是這個倭國,怎麽說呢,還是一個妥妥的奴隸製國家,他們的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於皇室,後者屬於貴族。

 倭國民眾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於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於生產勞動。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產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財產。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象對待奴隸一樣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隸區別不大。

 此時的倭國正處在奴隸社會大崩潰的時期,不管是皇室,還是那些貴族都在瘋狂地兼並土地,殘酷地剝削部民,許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剝奪,土地和財富不斷集中,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奴隸、部民和平民紛紛起來造反,抗稅逃亡,整個社會已處於混亂狀態。

 而倭王天智在戰敗之後,大量的在本州西部和九州北部增築烽火台,布置重兵防守,鬧到人心惶惶。而且幾萬大軍的戰死,對於倭國這樣幾千人的合戰就算大戰的國家,可謂國力大損,各地豪族怨聲載道,天智不得不分權,這對於倭國不是什麽好事,可是對於早就對倭國虎視眈眈的李路來說,那可就是妥妥的好消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