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九百五十四章司馬氏要完了
第954章司馬氏要完了

 其實水師和海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魏國的海軍實力非常強,可是水師力量卻非常弱。此時,雖然有了荊州水軍的投誠,整編後的荊州水師大小戰艦也有上千艘,兵力足足超過兩萬人。

 可是這個荊州水師基本上淪為荊州士族門閥走私的水上運輸隊,不僅士兵戰鬥意志不強,而且水師戰艦也大都破敗不堪,別說指望他們參與那種慘烈的戰鬥,甚至稍大一點的浪,都有可能把荊州水師所謂的主力戰艦折騰散架。

 此時有了王丁這支人手充足,航行經驗豐富,保養良好的龐大海洋運輸隊,這讓魏國從海路突襲變成了現實。

 籍羆接著道“為了配合海路突襲行動的順利展開,征南軍必須在棠邑、蕪湖、姑熟等地發起聲勢浩大的佯攻,以迷惑敵之視線,最重要的是拖延其水師增援臨海、始平、永寧為首要任務。”

 謝石所部率領的水師足足有四萬部隊,而且這四萬部隊過半可不是像朝廷直屬的水師,而是由謝氏控制的私軍為主,這四萬人訓練有素,糧餉充足,士氣也高。他們根本不會管東晉朝廷的態度如何,如果謝石要降,他們絕對會毫無壓力的投降魏國。

 歷史上這支謝氏控制的水師僅萬人規模,可是在淝水之戰中,謝石以水師萬人部隊,阻擋苻堅前鋒大將二十五萬大軍於淝水二十天,可以說這支水師戰鬥力非常強。

 謝石即使有心投降魏國,卻也無奈,因為謝氏除偏遠支子弟之外,其留在東晉的核心子弟,大都被司馬聃握為人質,除非謝石敢冒大不違,犧牲這些謝氏子弟,否則他是不可能直接的投降的。更重要的是,王丁的遠洋運輸隊運輸能力不弱,可是戰鬥力卻幾乎沒有。雖然王丁的船隊裡原本也有大量的護航武裝,只是這些武裝人員根本就不是王丁的,而是冉智的,早在登陸青州的時候,就抽調一空。

 一支沒有任何武裝的運輸艦隊,如果遇到晉國水師,將是非常致命的。哪怕晉朝水師沒有遠洋能力,可是此時的臨海、始平和永寧和後世不一樣,根本沒有現成的港口碼頭,魏國這一次海路突襲,不僅是要抵達臨海郡內,更需要擴建可供大海船停靠的港口和碼頭,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辦到的。至於這些突襲陸戰主力,除了討逆軍六千戰兵還有些相應的水戰訓練,可是陌刀軍和鎮國軍以及北府軍將士,基本上都是北方的旱鴨子,就算他們不參戰海戰,這一路海上顛簸,就會要了他們的半條命,甚至很可能會出現不少的非戰鬥減員。至於海戰,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背景下,魏國拖延晉國水師的戰略按排是非常重要,一旦讓晉國水師攔截住了魏國海上突襲大軍,基本上可以斷定失敗了。雖然在這個時代運輸艦和戰艦都是木質的,但是古往今來,軍用船和民用船,最大的區別就是航速問題。一旦遭遇,魏國的運輸隊根本逃不掉,只能采取壁虎斷尾的方式撤退,但是這樣以來,損失也是難以估計的。

 “而這之前,為了進一步迷惑敵軍,征南軍將會在歷陽發起渡江佯攻,並且利用歷陽江心島嶼,在長江上搭架三道鐵索浮橋,並且利用鐵鎖浮橋,將吸引晉水師來攻……”籍羆的解說是相當漫長而略顯沉悶的,從一開始的大方向,然後說到了詳細每一個營的部署,再到後勤補給線的建立等等,幾乎是考慮到了海路突襲作戰的每個方面,而且這個海路突襲作戰計劃也不僅僅只是跨海而渡而已,實際上渡海作戰計劃裡的渡海只是個開始,後頭更重要的是如何徹底攻克江南地區,殲滅晉軍和孫泰叛軍的。

 一整個作戰計劃,實際上是包含了魏國在江南方向後續兩個月的詳細作戰計劃,甚至包括了未來半年的戰略規劃,比如在拿下建康後,作戰計劃裡要求部隊迅速南下,攻佔浙南贛北地區的重要城市,同時派遣部隊繼續南下廣州,一舉攻佔包括廣州、交州、義州、寧州在內的所有地區,完成魏國國家統一。

 這一份計劃光是文字說明就高達二十余萬字計劃涵蓋了魏國所有部隊的調動部署。二十余萬字對於後世來說,簡直不值一提,中短篇小說而已,可是在這個時代傳統的記錄方式都是以文言文,道德經才五千字,論語才一萬五千字,孟子才三萬八千字,這二十余萬字作戰計劃,如果翻譯成白話文有可能是幾百萬字,甚至上千萬字。

 籍羆解說的大半個時辰裡,嗓子都說幹了以至於喝了好幾次水。不僅籍羆說得累,而且參會者聽的也累。

 “上述所言乃這次海路突襲作戰計劃,以及後續戰略初案,由於時間倉促,計劃草定,尚有不足之處,請陛下,以及諸位同僚批評指正。”

 說完這些,籍羆並沒有立即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因為他的工作還沒有完呢,還需要他對這個方案計劃中的問題進行解釋,這一次的作戰計劃和後續戰略安排,籍羆也感覺壓力很大。事實上冉明對戰略問題也不怎麽了解,看他在魏國的發展就知道了,簡直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都是想到哪兒是哪。

 但是,冉明卻非常承認,在這個時代,這些統兵大將造詣還是非常高的,由於五胡亂華戰亂頻繁,從而讓軍事藝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特別是冉閔這個騎戰大家,把突襲戰發揮得淋漓盡致。而魏國像籍羆、董潤、張溫、張艾以及蘇林這些老將,他們都是可以獨擋一面的帥才,統帥全局的能力,根本就不是冉明可以比的。

 如果讓冉明制定這個作戰計劃,他肯定會抓瞎。但是籍羆卻能在短短時間內把作戰計劃和後續戰略布局完善成這個地步,可以說超呼了冉明的想象。

 很快質問就來了,率先發言的就是鎮國大將軍蘇林。

 蘇林雖然自從永興三年之後就慢慢淡出了朝廷,可是他的資歷在那裡放著,整個魏國武將之中,唯有周成可以與蘇林相比,可是周成已經降了東晉,此時蘇林就成了軍中威望最高的大佬。蘇林不僅是冉閔最鼎力的支持者,支援冉閔各種戰略物資,而且是北上攻擊的方面大將,魏國原並、冀、幽、洛、兗、豫、徐荊八州(荊州、徐州隻佔北半部,幽州西半部)蘇林自己就拿下了其中三分之二,這個戰功為尊的國度裡,蘇林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在冉閔起兵時,籍羆僅僅只是後趙的一個行軍司馬,六品的小武官。而蘇林則是中山都尉,從四品的武官,相差三級。如果蘇林不隱退,安北大將軍的位置無論也輪不到籍羆。

 蘇林是冉明委任的海路突襲的領兵大將,從而代表了海路突襲作戰的各級主將。蘇林道:“南船北馬,我們北方人不習水性,更難以承受海上顛簸,若是強行海上突襲,戰鬥力不能保持,無法按照計劃,攻佔臨海,取得突破性進展。況且我們突襲臨海首先就會遭遇孫泰所部,眾所周知,每一支軍隊都是用勝利喂養的怪獸,想當初,我魏軍也是因為在武皇帝的率領下,連番大勝,積累了必勝之心,以無往不利的勢頭,從而是鯨吞天下。現在孫泰所部連續攻破六郡之地,聚集了十數萬人馬,連番大勝,他們士氣如虹,而且繳獲了晉國各郡縣府庫,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一方是體力交瘁,一方是士氣高昂,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軍非但不能快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就會對渡海戰役形成重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導致渡海失敗!對此參謀總部考慮的是否過於樂觀了!”

 蘇林此番說話雖然沒有直接籍羆渡海作戰的可行性,但是也是保有了極大的懷疑。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船速非常慢,和後世那種日夜不停的航行不同,僅白天可以航行,夜間會遭遇各種困難,這樣以來,即使從不其出發,順利的話最少五六天才能抵達臨海,如果風向有變,有可能這個航行時間是七八天,甚至十幾天都有可能。連續的顛簸,再強壯的人也能吐得只剩一口氣,即使上岸,三五天之內別想回復體力。

 面對蘇林的質疑,籍羆當既解釋道:“參謀總部已經考慮過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此我們有兩個解決方法,第一是首批渡海部隊以討逆軍為主,六千討逆軍將士早已經過水戰訓練,他們雖然不能和水師精銳相比,但是海上航行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以六千討逆軍作為全軍前驅,雖然無法完成突襲任務,但是若要強攻臨海,並且守住這個灘塗陣地,還是不成問題的,首批討逆軍突擊乘船登陸後,首要就是開辟前沿陣地,並且搶佔臨海郡,利用臨海郡城,利用數量眾多的火箭彈、百虎齊奔式火箭,固守臨海,守住敵軍之反攻問題不大。

 “第二,在渡海之前,我軍後勤部門會準備足夠量的暈船藥。全軍裝備大量暈船藥,雖然這種暈船藥無法從根本避免暈船,但是卻可以有效減少暈船危害,不至於出現生命危險。”

 因為有市場有需求,就會有發展。自從魏國海洋貿易的興起,各種新鮮事物就開始出現。冉明對魏國航海貢獻最大的就是把龍骨的理念提前出現,可是很多東西卻和冉明無關了,都是自然而然出現的,比如這個暈船藥就是如此,冉明雖然不明白暈船藥的成分,但是卻知道暈船藥可以有效的製止嘔吐,避免人因為脫水而亡。除了暈船藥,還有用豬羊膀胱製造的充氣型救生衣。當然還有直到宋朝才會出現的羅盤儀,可以收發自如的滑輪組式拖拉漁網,滑輪組式起錨。

 “從登船出發,有了暈船藥,將士體力可以得到保證,至少到岸後,將士體力可以保持四成,經過三天的恢復,就可以至少恢復八成戰力。這樣以來,雖然暫時困難,但是卻不易會造成崩盤的局面。”

 籍羆並沒有把話說的很滿,因為戰爭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打起來之前,籍羆也無法肯定棠邑和蕪湖方向的佯攻能不能牢牢牽製住晉軍的主力,還有牽製其水師,他只是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而已!而戰爭嘛,誰也不敢說自己的預測就是百分百正確的,但是只要有較大的成功機會,那麽作為一個合格將領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去做。如果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這種局面往往會讓人更加懷疑,認為這是不是一場戰略陷井,是不是一場戰術欺騙。

 蘇林雖然不滿意籍羆的解釋,卻沒有再說什麽。畢竟戰爭的偶然因素太多了,而且蘇林的復出,其實也是自己解開其自己的心解之路。蘇林也想向天下宣示,他蘇林,曾經那個讓北方諸胡聞名喪膽的蘇林回來了。

 事實上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也僅僅是一個參考作用,戰爭的偶然因素太多,即使發生了不可預料的事情,那也隻得針對性的進行應變。反正,也不可能坐由部隊前去送死。

 作戰會議自然是成功的,當然魏國的戰爭機器也快速開動了起來,蘇林和籍羆想象的不一樣,他並沒有讓部隊經過陸路抵達不其再進行登陸,而是直接命參戰的鎮國軍、討逆軍、陌刀軍和北府軍在館陶縣王丁所部船隊所在地進行登上運輸船,然後從衛河進入入海口。

 這樣做的目的是經過內河航行,讓全軍將士可以有了適應性的訓練。大量輜重和武器裝備經過運輸抵達館陶,然後裝船準備啟運。

 不過,參謀部的作戰計劃讓石越勃然大怒,在這一場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統一最後一戰的戰爭中,或許是軍人最後一次展示自己的能力,建功立業的最後機會,沒有一個將軍願意在這場戰爭中當一個看客。

 征南大將軍石越對自己含恨而退,一直耿耿於懷,如果不是冉智叛亂,魏國即使現在不能滅掉晉國,至少應該佔據太湖沿線地區了。然而這次參謀部居然制定計劃把征南軍當成佯攻,豈不是不信任石越的表現?

 這個由冉明簽署的作戰計劃,自然是經過冉明同意的。石越感覺憋屈,也不敢質疑冉明的決定,只是石越的脾氣上來的,他召集征南軍校尉以上將領開會道:“你們看看,都給本將軍仔細看看,看看這份作戰計劃書,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知道嗎?這是在打臉,打我石越的臉,打我們整個征南軍的臉,上次撤軍,讓我們征南軍在魏國上下丟盡顏面,為何同樣是鄴城驚變,他們鎮南軍和鎮西軍軍心可以不動搖,也可以持續作戰,唯有我等軍心受挫,差點釀成嘩變。打鐵唯有自身硬,征南軍二十余萬大軍,若想在天下抬起頭,諸君唯有自強,自尊、自愛。”

 眾征南軍將領也感覺顏面無光,滿是愧疚之色。當然這個愧疚之後,就是衝天怒火。

 石越道:“作戰計劃已經下達,自然不能更改,但是本將軍不甘心,不甘心當一個看客,坐視如此大好的機會從眼前溜走,你們甘心嗎?”

 “不甘心!”

 “哼!”石越冷哼道:“本將軍知道你們不甘心,既然不甘心,就給本將軍打起精神來,此戰不僅關系著我們的現在,也關系著我們的將來前程。此戰過後,天下大統,陛下肯定會裁撤大量的軍隊,現在已經在北地試行府兵製, 所謂的府兵雖然還掛著兵字,可是那還是軍隊嗎?不,那所謂的府兵可是連守備軍都算上去,如果你們誰混吃等死,最後給本將軍提前說出來,本將軍讓你如願,若是不想墮落,那就要洗心革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廢物,不是酒囊飯袋。”

 “現在,本將軍命令!”石越幾乎是從肺裡擠出最後一絲空氣,大吼道:“各部按作戰計劃行事,但是本將軍私自改一個字,所有的佯攻給我變成真攻,一字之改,本將軍既不會增派援軍,也不會增加物資,但是一字之改,給我改出殺氣來,給我狠狠的打,打出我們征南軍的威風。”

 “我等敢不效死!”

 公元三六七年的夏天,天氣似乎有點反常,原本應該炙熱的夏天,不僅沒有絲毫的炙熱,反而有了此許涼意。帶著些許濕氣的夏風,吹過了建康的街頭,讓行人不自覺的裹緊了身上的衣衫。

 建康街頭早已沒有了往日喧鬧的人群,即使偶爾見到的行人,也神色匆匆。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事實上江北征南軍的異常情況,早已有風聲傳到了建康。所有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明白。這個天下要變天了,這個晉國要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