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九百三十二章冉明回來了
第932章冉明回來了

 洛陽金墉城,這是三國魏明帝時在洛陽城西北角建築的一個小城。城小而固,為攻故戍守要地。北魏(拓跋魏)初年為“河南四鎮”之一。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匈奴漢國大司徒劉聰發動政變,弑兄劉和,成功篡位。和漢人政權不同,一般漢人政權,朝廷經過震動,首先穩定。可是遊牧民族卻是以武為尊,劉聰需要表現出他過人之處,就在政變後三個發兵攻打洛陽,成功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晉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並舉火把洛陽燒成白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漢族建立的政權被外族推翻,統治集團幾乎全滅。

 在永嘉之禍之後,洛陽的各種建築幾乎都是修複重建的,但是也有例外,就是這一座金墉城,卻是沒有經過戰火摧殘。此時冉明的臨時行宮就設立在金墉城內。冉明站在行宮含光殿內龐大的沙盤前,觀看著冉智軍與冉裕軍的布防情況。

 與此同時,皇家特衛卻收集整理著魏國各郡縣、士紳、豪強與冉智、冉裕勾結的情況。其實冉明自從登基就清楚的意識到魏國的朝廷政權還不夠穩固,不少地方、士族門閥和庶族宗族的頑固勢力仍抗拒著朝廷的統治。

 其中這既有意識形態的抗拒,也有的卻是利益之爭。要說意識形態,那就是古代眼中這個立賢和立長的重大分歧,至於利益之爭,卻非常明顯了。冉明正在魏國不遺余力的推進著魏國的工業現代化建設,大量各種各樣的工廠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不可避免的跟魏國的大地主階級產生了巨大的衝突,那就是百姓寧願租重官田和如果沒有官田,他們寧願進工廠做工,也強過靠天吃飯,朝不保夕的耕地生涯。

 在這個時候魏國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工廠為了擴大產量,增加利益,不惜進一步提高工人的工資收入和各種福利,同時也加大的奴隸購買。大量地主的土地無人耕種,為了留住佃戶,這些地主也隻好一步一步減少佃戶的田租,增加農民的收入。不過大士族和豪強們卻知道要想改變這個原因,只有從根原上解決問題,那就是把冉明這個皇帝推翻,在人亡政息的國度裡,隨著冉明的敗亡,冉明的一系列政策就會被推翻。

 可是這些聰明的士族門閥的掌門人們也分得清魏國的統治已經深得人心,他們無論打哪種旗號,都不可能成功,反而有可能連累家族。他們反而采取了最擅長的利益拉攏,從根本腐化魏國朝廷,讓百姓與官府反目成仇。可是冉明嫉惡如仇,根本不給他們機會,在發現各地郡縣有墮落腐朽的現象後,果斷出手,嚴厲打擊腐敗,痛殺一批官員,嚴重處理一批,這樣以來,非但沒有讓百姓對冉氏統治失望,反而讓魏國皇室更加贏得了人心。

 這個時候,所有的士族門閥和士紳豪強們開始蟄伏了。這正應了那句話,所謂的忠誠,那就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就是某黨一直宣揚的所謂信仰主義,其實在抗日戰爭中當漢奸的也不在少數,如八路軍115師686團團長、蘇魯豫支隊4大隊政委王鳳鳴,1941 年2月他在115師的部下跟著他當了漢奸。八路軍115師政治部政治協理員(團級幹部)羅保成,1941年2月投日。可是冉明登基之後,擁有著龐大的軍隊效忠,而且這個時期的魏國軍隊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所有士族子弟,根本插不上手。而且冉明也使用利益把各部將領與他聯系在一起,與冉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明知是死的下場下,誰敢反叛?可是這個時候,冉明恰恰利用冉智,把一切不穩定因素的誘因,引誘出來,集中治理。當然,由於冉明這個計劃太一廂情願了,冉智弱冉明強的局面就根本上沒有改變,如果冉明暗中授意一批將領向冉智投降,這樣以來,肯定會引起全國大面積的投降,冉明擔心局勢無法控制,所以才只能采取這個掩飾不是太明顯的局。

 “陛下,皇家特衛已經秘密獲得了那些參與叛亂家族的情況,其中河東衛氏、陳留蔡氏、等七十八家,涉案人員共四萬七千余人!”皇家特衛校尉張平打著手語把一個厚厚的卷宗遞給冉明。

 冉明看了看,不禁感歎這些士族子弟的聰明之處了,他們向冉智輸誠,幾乎都采用了隱密的辦法,比如陳留蔡氏,在冉智兵圍鄴城的第二天,就組織了三千余兵鄉勇打著勤王的旗號自長垣出發,經白馬(今河南滑縣)夜渡黃河北上,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支鄉勇根本就不是去打仗的,他們三千兵馬居然攜帶了大約四百多輛大小車輛,八百多匹馬,還攜帶了大量的糧草和器械,完全是一支輜重運輸隊。蔡氏的勤王軍隊進入魏郡湯陰境內一箭未發,蔡晏便率部向冉智軍投降。河東衛家是河東世家,在那裡有著很高的聲望。初興於漢名將衛青,被立為皇后的衛子夫。衛氏家族就是從那一刻起平步青雲。在三國時代河東衛氏雖然開始沒落了,但是由於曹操在仕林間的名聲不好,河東衛氏又賣身投靠所以慢慢有了起色。特別是河東晉代又出了衛雚、衛玠、衛夫人等名人,雖然不算東晉一流、二流豪門,可是衛氏底蘊不俗,在東晉也是有名的家族。不過隨著其核心人物衛夫人逝世,衛氏在東晉混得也不盡如意,沒落的衛氏又沒有進入冉明的發眼,反而把目光投到了冉智身上。

 自此河東嫡支子弟衛韶(其父衛展,字舒道,晉朝惠帝時期江州刺史、著名書法家衛夫人衛鑠的父親。)這個老先生如今都七十八歲,還賊心不死,也打著勤王的旗號,入鄴勤王。結果河東衛氏子弟一百余人連同家丁部曲,同樣降於冉智。冉智為安撫人心,封衛韶為修武王友。

 其實這個王友,並不是指王的朋友,而是一個官職,職能大約相當於皇帝的散騎常侍(皇帝的高級顧問。)衛韶非常開心。

 不光衛韶,幾乎所有不得志的士紳豪強都采取各種旗號向冉智效忠,希望通過冉智獲得一場富貴。其實在這個時候,河東衛氏基本上就差不多快走向滅亡了,在朝野間的聲望不高了,在衛鑠死後,連封地都保不住了。也不怪衛韶急了,風光四五百年的衛氏,他怎麽願意讓衛氏在他手中一蹶不振?

 看了這些資料,冉明也感慨萬千。這就是中國的國情,只要有投機取巧的半分機會,他們都不會放過,怪不得歷史上漢族雖然不缺少英雄,但更不缺少漢奸。最讓冉明痛心的是居然連投靠他的薛陶居然暗命族侄五人向冉智效忠。

 薛陶是冉明在東晉為質子的時候加入冉明陣營的,冉明對薛陶同樣不薄,可惜啊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可能是一個揚武將軍(雜號將軍從四品下)不能讓薛陶滿足吧。對於這個利令智昏的薛陶,冉明只有惋惜了。

 政治較量中,站隊非常重要。寬宏大度是為人主的胸懷之一,按說老蔣事實上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知恩圖報,寬容大度。像陳大將多次與老蔣作對,被俘後老蔣見陳大將在北伐軍時當連長救過他的命,就一而再三的放人。同樣,還有更多的黃浦系將領,像什麽貪汙、戰敗而逃,老蔣都可以做到法外施恩。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寬容,反而斷送了國民黨的前途。

 大是大非面前,冉明從來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該打擊的就要打擊,犯了錯誤就要懲罰,別以為是心腹重臣就可以無所顧忌,這樣雖然可以獲得寬容之名,但是毀掉的則是統治基礎。功是功,過是過,兩者絕對不能混攪,也不能相互抵消。

 就在冉明觀看這些資料的時候,王猛的告急情報也到了。冉明一時大驚。要知道冉明的網其實並沒有結好,冉智軍一旦撤退,特別是不惜一切代價從水路撤退,冉烽根本就擋不住他。也有朋友會說,你的書中把主角的海軍吹得這麽強大,怎麽不自南向北進攻東晉?在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首先魏國並沒有預計到這場戰爭,同時魏國海軍主力幾乎全部都在蘇門達臘附近。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坐過輪船的話從那裡抵達東晉交州、廣州需要多長時間?風帆時代的帆船,即使最快的飛剪船,在順風的情況下,時速可以達到十七節,平均十四節左右,而且不具備夜航條件。否則就有可能出現意外。在本書中作者設計這個航行時間最快是兩個月,從主角返回立即登基,一個月發生戰鬥,如果沒有電報?如何通知南洋的海軍?好吧,這只是小節問題。

 冉智軍此時擁有著龐大的運輸能力,十數萬軍隊一旦從水路逃跑,無論是向南還是向北,都可以到處點燃戰火,讓人防不勝防。如果冉智不在魏國沿海登陸作戰,即使采取海上遊擊戰,南洋海軍也不是那麽容易滅掉冉的。這才是冉明頭疼的地方,在設計囚牛計劃的時候,冉明曾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南洋艦隊,讓他們組織一支輕型艦隊北上,登陸夷州,抄掉冉智在夷州的老巢穴。按照速度推算,南洋海軍恐怕剛剛接到消息,即使最快動員,恐怕還不能出發。

 可是冉明實在不敢放任冉智攻打鄴城了,如果真讓冉智攻破了鄴城,那麽樂子才大了。現在只有祈求籍羆籍大將軍可以成功說服籍破虜麾下的那些安北軍反正了,如果籍羆可以成功說降安北軍三個主力營,以及後續收降擴編的軍隊,籍羆就可以擁有四萬余將士。

 這樣以來,再讓籍羆與冉烽演一場戲,假裝不敵冉烽大軍,向魏郡撤退,與冉智軍主力匯合。這樣以來,就有機會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獲得冉智軍那一百多艘龐大的戰艦。只是箭在玄上,不得不發。

 冉明冷聲喝道:“傳旨,囚牛行動開始執行,各部按計劃行事,不得有誤

 金墉城行宮乾陽殿內,冉明拿著皇家內衛的情報,讓眾臣傳閱。冉明沉吟了良久,這才對王簡道:“王卿怎麽看來這一些反覆無常的小人?朕應該如何處置?按律法嚴懲?還是秉著法不責眾的心思和稀泥?”

 “這份情報?……”

 不等王簡說完,冉明便道:“皇家特衛得到的情報,絕對真實可靠。”

 由冉明作保,不由得王簡不慎重起來。王簡凝眉思考了好一會兒,這才鄭重的道:“朝廷對待此事絕對不能姑息,否則朝廷威儀何在?目前都在對此事持觀望的態度,一旦陛下不計前嫌,雖然獲得一個仁義之名,但是卻會助長這些歪風邪氣,久而久之於社稷不利。為大魏的長治久安,不得快刀斬亂麻。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嚴綱紀,不殺不足以正倫常。”

 冉明默默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又道:“這可是涉及七十八個家族四萬七千余人啊,難道全部都要殺掉?”

 王簡道:“涉案人員其中有不少是被蒙騙的百姓,這些倒是可以法外開恩,可是涉案那些主謀非但要處以極刑,同時還應誅其九族。”

 “這恐怕不好吧。”冉明道:“這些人幾乎都沒有明面上支持叛軍,而是打著勤王的旗號,兵敗被俘從賊,若是因而坐而論罪,恐怕難以讓天下人信服啊!”

 “陛下不可大意啊!”王簡的臉色一變道:“這麽多人馬,幾乎都在第一時間舉兵入鄴勤王,然後一箭不發就主動投降從賊,如果他們真是勤王,那也太小瞧天下人的智慧了。對於一居心叵測的野心家來說,只要有一絲機會,他們都會投機取巧。若是陛下故作大度,這讓天下如何看待陛下呢?他們不會說陛下寬容大度仁慈,反而會惡意中傷陛下,說陛下不辯忠賢善惡。”

 出乎意料,隨駕眾臣幾乎眾口一致,要嚴懲投靠冉智的士族門閥。冉明卻不知道魏國自從建立,就充滿了陰謀和背叛,讓王簡這個開國四十八功勳之一的元老又恐懼又憤怒。在公元永興二年十一月,冉閔不敵姚襄、悅綰、石琨、石砥前後四方夾擊,而原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劉琦等送給石祗,石祗把他們全都殺了。死者共十余萬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車騎胡睦、侍中李琳、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鬱、尚書劉欽、劉休等及諸將士,一時人盡物絕。其實也就是這一次背叛讓魏國精華核心人物幾乎盡失,也是讓各州郡縣紛紛投降東晉,魏國也由盛轉衰。

 這些隱情,冉明其實並不太清楚。對於這些暗中投靠冉智的行為,冉明原本是打算秉著法不責眾的心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然後以特赦的方式,命他們發配邊疆,稀釋邊疆胡漢比例。可是沒有想到不僅是剛正不阿的王簡喊打喊殺如同瘋虎,就連禦史大夫王寧、荊州刺史習鑿齒等全部高呼冉明不要婦人之仁。

 冉明仔細一想,終於明白了眾臣的心思。這些大臣其實也絕對不單純,除了以強硬的立場,向冉明表達忠誠之外,其實也有分潤利益的意思。士族其實也非鐵板一塊,如果皇帝要刻意削弱所有士族門閥的權柄時,他們肯定會抱團抵抗皇帝。可是冉明以往過程,處理犯罪士族幾乎有了原則,那就是抄家滅族,然後朝廷查抄犯罪士族的浮財,對於其名下的土地、店鋪和宅院,則是公開出售。這樣以來,也給其他家族有了壯大家族的機會。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也樂意在冉明身後分一羹。

 對於這些大臣的小心思,冉明也不點破。

 “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去做”,這是冉明向來的行事準則。冉明不會去越級指揮一個曲、或許部、哪怕是營的指揮。即使更高的戰略單位,如安北軍、征北軍、征南軍、鎮南軍、鎮西軍等,冉明的指揮也只是明確說明自己的戰略目標,具體的戰略布局和實施,全部都各軍主將和其參謀團隊負責。

 不是冉明不想,而是因為不能。在這個時代操蛋的消息傳遞方式下,大規模戰略作戰有了太多的偶然因素,哪怕一支軍隊因為各種原因滯後,就會引發全軍潰敗。在電報和電話沒有發明之前,大規模戰略作戰的困難重重,補給問題冉明通過後世成功的物流運作,科學合理的調配物資,基本上可以避免軍隊缺糧少藥的情況。可是細致入微的指揮藝術就沒有辦法實施了。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無法精確到分秒。不過冉明的習慣就是隻講結果,不問過程。布置什麽樣的戰略作戰任務,是參謀部考慮的事情,怎麽克服困難實施戰略作戰,則是各領軍將軍的事情。

 其實有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後世的軍事思想是先進的,古代的就必定落後的。就像冉明剛剛重生那時,也曾想過把軍隊按照後世的班、排、連、營、團、師、集團軍進行整編,事實上冉明經過充分了解之後,這才發現後世的熱兵器戰爭和冷兵器戰爭完全是兩回事。當然後世的軍事編制也不適合古代冷兵器戰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