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八百六十二章登基稱帝
第862章登基稱帝

 到了不其,這短短兩個月冉明瘦了整整一圈。抵達不其港口,冉明立即率領麒麟衛三百余騎兵,直接在高速公路上狂奔。沿途不停的更換戰馬,馬歇人不歇,不到兩天就趕到了鄴城。剛剛進城,冉明就直奔皇宮太武殿。

 太武殿不僅有冉閔的禦書房,也是冉閔獨居的寢宮。到了太武殿前,中常侍尤義就親自帶著兩個宦官領著冉明進了太武殿。一進內殿,冉明就發現,整個殿中的氣氛都很緊張。

 董皇后與桐棠長公主,站在天子禦塌前,偷偷的流著眼淚。十幾個醫官,在天子塌邊,輪流上陣進行搶救。一旁的水盤邊,放著許多天被鮮血浸紅的白布。原本體重近二百斤的冉閔,此刻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

 看著冉閔,冉明的眼淚就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冉明意識到了,從今以後,他或許就要變成孤家寡人了,不會再有冉閔這顆大樹給他擋風避雨了。“咚!”的一聲悶響,冉明的雙膝重重的跪在地上。

 中常侍尤義看得分明,這一下冉明的臉部都因為疼痛而扭曲變形了。

 冉明用膝蓋向前挪動著,嚎嚎大哭,撕心裂肺的喊道:“父皇,不肖子回來了!”

 董皇后看了看滿臉胡子邋遢,黑瘦黑瘦的冉明,又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冉閔,眼淚更如止不住了。事實上冉明此刻非常清楚,冉明的傷心、痛苦和恐懼,遠遠多過他的欣喜。

 冉明畢竟不是冉閔,冉閔才是魏國的締造者,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對冉閔本身就非常畏懼。所以,冉閔根本不畏懼任何挑戰。可是冉明不同,哪怕冉明在軍中有著不小的人脈,也有自己的嫡系部隊。這就是冉明的長處了,可是在內政方面,冉明的勢力雖然不是空白,但是卻非常弱。

 不要輕信皇帝就是萬能的,歷史上能做到一言九鼎的皇帝,基本沒有。老朱同志夠狠夠絕也夠猛,可惜,照樣有陽奉陰違的大臣。至於辮子戲裡的皇帝,你可以看成一部YY小說,感覺爽就行,那根本不是真正的歷史。其實皇帝代表的皇權,和大臣們代表的相權,本身就是對立的關系。歷史上那些顯赫一時的宦官,其實都是皇帝和大臣鬥爭時推出來的棋子。

 王猛雖然是歷史上的名臣,賢相。可是在這個時代,王猛卻被冉明拔苗助長了,王猛既刻此無政績,也無威信,如果猛然被推上去,恐怕連位子都佔不住,弄不好還會被架空。別忘記了,魏國雖然不同於東晉,可是和東晉的區別並不算太大,用人方面還是看出身,寒門出身的王猛,除了做孤臣,別無選擇。王猛要想獨擋一面,先問問朝臣們答應不答應吧。

 謝安雖然要資歷有資歷,要人脈有人脈,可是謝安絕對不會死忠一個王朝,他作為士族門閥出身的名士,更注重的是他們謝氏的家族。像王猛一樣毫無保留的支持自己,謝安肯定是做不到的,就算謝安肯,可是謝氏那一千余族人也不會這樣做的。

 至於武力方面,冉明則毫無壓力。如果冉明不是太子,不是魏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他就是魏國最大的藩鎮。冉明一系的軍隊將領,基本上出身都是冉明的講武堂學生,用這個關系維系的體系雖然不夠穩固,可是架不住,冉明掌握了絕對的財權、裝備、物資和人事權。冉明有了軍隊的基礎,可以保證他的地位不被別人用心的人,用武力手段弄下去,可是卻不代表他可以順利掌握朝堂,更別說像冉閔一樣說一不二了。

 冉明正在想著事情,突然冉閔那微弱的聲音道:“太子啊,別哭了。站起來,冉家的男兒,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哭的,即使被刀砍被火燒,也絕對不能哭!”

 “是父皇!”冉明止住哭泣聲,伸袖拭乾淚水。

 “這才對嘛!”冉閔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說道:“元皇帝去的時候,烈祖高皇帝才十二歲,那個時候他沒哭。烈祖高皇帝去的時候,朕也才十二歲,朕也沒有哭。現在朕也要去了,你都二十三歲了,更加不能哭了!”

 冉明哽咽道:“兒臣不哭!”

 冉閔這個時候喊道:“太子,吾兒!”原本重傷的冉閔,似乎想掙扎著起來,中常侍尤義懂得冉閔的意思,就上前扶著冉閔坐著。並且拿了一個靠枕,墊在冉閔背後,讓冉閔舒服一點。冉閔走到塌邊,一下就跪到自己冉閔面前,流著眼淚道:“父皇,您感覺怎麽樣了?可不要嚇兒臣啊!”

 這時候的冉閔,臉上容光煥發,仿佛像個沒事人一樣。精神抖擻。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皇帝,代表著情況已經糟糕到極點了。

 這就是所謂的回光返照!

 冉閔伸手,用力的握住冉明的手道:“朕剛剛做了一個夢,朕夢見了元皇帝。夢見了皇父烈祖高皇帝。他們都說,朕現在本不該去見他們,可終究還是見了他們了……高皇帝,賜了朕一柄寶劍,皇父賞了朕一套甲胄,他們都說,朕這個天子做的不錯……”

 說著說著,冉閔的眼睛有些迷離了。

 冉明叩首道:“父皇,誅匈奴、滅羯胡,平鮮卑,布德天下,如今我們大魏,國強民富,縱然三皇五帝,也不過如此!”

 原本的歷史上,冉閔飽受貶低,沒有辦法。冉閔其實做得還不夠絕,因為冉閔只是驅逐了百萬胡族,而不是全部殺光。其次是冉閔不該存在著婦仁之仁,如果他向更弱的兗州、並州或者豫州、青州、洛州,哪怕是挺進關中,結局都比他死戰鮮卑燕國全國之兵更好。可是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冉閔的功績是絕對不容抹殺的。

 冉閔迫使百萬胡族離開中原,這讓漢胡比例嚴重失衡,漢人重新佔據了重要人口地位。哪怕是後來鮮卑拓跋魏再或者其他胡人政權,入主中原建立王朝,因為見識了冉閔所代表的漢人血性和勇猛,和逼急了漢人們報復起來的血腥和恐懼,他們這些胡人政權,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與漢人合作,而不是像初期鮮卑燕國、羯趙、匈奴漢國那樣,全面殺戮。由於胡族都是幾乎全族皆兵,在南北朝戰爭期間,胡人的數量更加減少,這個時候漢人的作用就突顯重要起來。若非冉閔的反抗,漢人即使不會被滅亡,也只會淪為一個小民族。更加不可能擁有盛世唐朝了。

 在這個時空,冉閔比原本多當了十一年的皇帝,雖然平趙、滅燕、掃滅氐秦諸羌,有冉明的功勞,可是這最大的功績自然要算在冉閔頭上。更何況冉閔還首次推出了生育獎勵政策,為魏國漢人恢復性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物質基礎。冉閔的功績和前世比起來,強悍得太多了!

 冉閔聽了冉明的話,呵呵的笑了起來。不過,冉閔的臉色卻越來越白。冉閔的傷勢其實遠不足以致命,只是他癱瘓了以後,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心思。如果不是想看著這個他打下來的江山,親手交給兒子,他肯定早已死去。

 洛陽遇刺,冉閔痛失一臂,那時他就痛不欲生了。現在癱瘓在床,那可比殺了他還難以讓他接受。人無必生之念,哪怕是一個健康的人,也會生機斷絕。

 此刻冉閔非常開心,他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冉閔伸手拉住冉明的手,然後示意董皇后俯下身子。

 冉閔此刻輕聲道:“菁菁,這麽多年來,您跟著朕就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整天擔心受怕。現在終於可以安心過日子了,而朕……以後就讓太子照顧你吧。”

 董皇后聞言,已經泣不成聲。

 冉閔又道:“桐棠,朕虧欠你母親太多了,也虧欠你太多了!本來想好好的彌補你一下,可惜朕不成了,或將大行。朕就把你托付給你的太子弟弟,別看太子年齡沒有你長,可是在你們兄弟姐妹們,就數太子最為穩重。太子朕讓你答應朕一件事!”

 冉明道:“請父皇示下!”

 “朕虧欠桐棠太多了,將來平定南方,將巴蜀之地封給大長公主,務必確保她一生衣食無憂!”

 “兒臣遵旨!”冉明道。其實冉明哪裡敢不答應,冉閔其實完全可以甩開冉明,自己加封桐棠為蜀國公主,但是他並沒有這麽做,而是把這個施恩的機會讓給冉明。冉明若是不理解冉閔的苦心,他兩世為人,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還有,冉智沒有死,朕也知道,如今他在夷州自立為修武王!將來你就把那裡封給他吧!”冉閔喘著粗氣道:“還有平定南方以後,把冉睿、冉操封在南方為王!”

 “另外,魏國初定,一切以穩定為主!”冉閔道:“朕大行之後,太子就大赦天下,刻石立碑於朱雀大街,書,但凡我冉氏子孫,無論誰主社稷,皆要遵從三條,對民永世不加賦,對胡亂永不安撫,對內要加恩施威!”

 “是!”冉明此時已經哭泣不成聲了。冉閔這是把宋太祖的刻石立碑記在了心中,宋三條確實保證了宋朝趙氏江山的絕對地位,在宋朝那是誰造反誰死,別無他途。

 “尤義!”

 “奴在!”

 “去請尚書令王簡,衛將軍張艾,右侍中劉啟,禦史王寧四位大臣請來,朕要錄遺詔!”冉閔語畢,太武殿內哭聲大作,董皇后居然哭昏了過去。

 不多時,早已候在太武殿外的四位大臣便聯袂而來。除此之外,像謝安等六部尚書,三公九卿皆至此。

 冉明在尤義的攙扶下,勉強起身。事實上,冉閔此時已經站不住了,整個身體都是由尤義扶著。眾臣道“臣等參見陛下!”

 冉閔虛弱的道:“朕自青龍改元建制以來,夙興夜寐,不敢或忘,今日,朕將大行,尚書令王簡、中書右侍中劉啟,禦史大夫王寧,還有諸卿,都聽朕遺命。”

 眾臣紛紛伏地大哭。

 冉閔道:“衛將軍張艾何在!”

 “末將在!”

 冉閔道:“鄴城立即起步軍六營開赴鄴城,實施九門戒嚴,任何宵小之徒,居心叵測之輩,就地緝拿,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臣領旨!”

 冉閔道:“朕自年少天稟甚壯,然時至今日或將大行,特招爾等面喻。朕自幼強健,筋力頗佳,能挽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斃在朕手下之人足萬,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羯趙,掃清諸胡,皆出公心運籌。國庫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采繢,每處所費,不過千金,較之河工歲費百余萬,尚不及千分之一。幼齡讀書,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無恙。正如司馬令公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朕既大行,不必大葬。…………尚書令王簡、中書右侍中劉啟,禦史大夫王寧輔佐太子明即位!”

 說完這些話,冉閔就像全身被抽空了力氣,頭慢慢的垂下來,眼睛裡也漸漸地失去了色彩!

 冉明聽著冉閔最終確定他要當皇帝的話,可是這一刻冉明卻沒有半點欣喜。冉明對著冉閔的遺體,重重的磕頭。

 “咚”

 額頭與地板發出沉悶的響聲,僅僅一下,冉明的額頭就流出了鮮血。可是冉明卻仿佛沒有了痛覺,他繼續磕頭,用發自內心的真誠,叩謝冉閔這一位中華民族的英雄。詆毀冉閔的人很多,但是最多的還是胡人,或種漢胡雜種。因為他們恐懼,他們害怕。

 唾棄冉閔的人不少,因為他們無知,或者是良心被狗吃了。

 只要是真正的漢人,誰都無法忘記。如果沒有這麽一位大英雄,漢人不被羯人、鮮卑人殺光,也會被吃光。或許還有東晉,但是別忘記了,一個羯人殘部,不過萬人規模,就可以在江南破城數十,屠戮百萬人。一個就連打贏了淝水之戰,卻不敢過江北伐的朝廷,可是成為民族的代表嗎?

 冉閔生前沒有為自己準備帝陵,在這個時空,冉閔同樣沒有做這件事。如果原來的時空,冉閔是因為擔心國庫空虛,沒有錢,又不願意虛耗民力,在這個時空,冉閔完全有能力有機會,可是他仍然沒有做。

 冉明就像呆住了,他仍然不停的磕頭。冉明在為自己作為兒子向老子磕頭,同時也是代替那些無知愚昧的族人向冉閔救世主磕頭,贖罪!冉閔無愧於心, 不愧疚這個民族,是漢民族欠他太多了。千百年來,真正敢冒著得罪主子的風險,連為冉閔說句公道話的人都沒有。

 “屠夫!”

 匈奴因為他亡族,羯族狂魔從此煙消雲散,強大不可一世的鮮卑慕容部也因而元氣大傷。冉閔屠殺異胡無數,如果在抵抗侵略的戰爭中,屠殺敵人就是屠夫,作為漢人,我情願我們民族這樣的屠夫越來越好,甚至可能,全部都是!

 “軍閥”

 冉閔真不敢當這個稱號,大晉兗州刺史魏統三千老弱殘,望見燕國旗號直接舉州獻降,冉閔寧願以不足萬人的軍隊,迎戰燕國舉國之兵,也沒有去就食與兗。更沒有舉兵踏入兵力空虛的徐、青、兗、洛。沒有主動向東晉任何一州發起進攻。如果這樣的人還是軍閥,那麽抗日戰爭還會打成那個樣子嗎?三千五百萬無辜的亡靈在呻吟,在呐喊。如果這樣的人是軍閥,我們需要,需要無數。

 就在冉明仍浮想聯翩的時候,中常侍尤義指揮著十幾個小宦官,一湧而上,直接脫下冉明的太子蟒袍,為冉明換上了天子龍袍,為他戴上了十二旒的天子皇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