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九百八十二章成立責任內閣
第982章成立責任內閣

 安重陽身上穿著一件鐵甲,大約是平日裡維護得勤,鐵甲葉子亮得耀眼,在冷風中還真有點寒光照鐵衣的味道。

 安重陽在一年前不過是一個普通輔兵,可自從隨謝艾入蜀的時候,糧道被蜀軍襲擊,此人憑著一身武藝和悍勇,硬生生殺成了兩名蜀軍甲士,成功從輔兵轉為戰兵,接著在平蜀的戰鬥中,他先登上城,在城牆上斬殺七名守軍士兵,雖然最終被迫撤退,但是卻因功升為伍長。

 此時,安重陽正率領著自己所隊士兵完成了巡邏交接,返回營內。原本安重陽按照冉明的賞功規定,他應該去鄴城接受冉明的接見,只是他雖然沒有去鄴城,可是謝艾的鎮西軍考功主事也沒有侵吞他的功勞,而是將安重陽提升為隊正。

 一隊五十人,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排長了,算是軍官了。可安重陽並沒有滿足,他則是想為自己父母兄弟多賺一點家產。要知道安重陽兄弟七人,除了老三夭折之外,活下來六人,還有兩姐一妹。

 回營解散後,大家圍在一起體息、吹牛聊天。突然怯生生的問道:“安隊正,聽說陛下欲組建安西軍征討西域不臣,你有何打算啊!”

 “只要組建了安西軍,咱們鎮西軍西面就多了十萬大軍,估計以後就沒有什麽仗可打了!”

 “是啊,是啊!”

 “眼見這天下太平了,咱們這糧恐怕也吃不了多久!”一個什長道:“可是要退伍了,總有些不舍得!”

 現在魏國軍隊的待遇非常好,雖然魏國百姓的整個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可是也只是僅僅勉強吃飽。至於肉類,那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改善一下生活。哪裡像現在軍中,每日三天正餐,從來不限食量,隔天一葷,平時油水還足。至於穿著,也都是好料子。

 特別是當兵的,哪怕家裡再窮也不愁找媳婦。現在魏國百姓很願意把女兒嫁給軍漢,作為軍屬有半稅的福利待遇,一旦陣亡了,還有撫恤田下發,立下軍功,還有軍功田。只要運氣好,幾年功夫就能積攢下來不菲的家業。

 安重陽道:“其實我也不想退伍,咱們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這日子有點盼頭了。可是將來子孫會越來越多,現在倒吃喝用度足夠,可是將來呢?不如趁著現在年輕,還有熱血,既陛下開疆裂土,咱們也可以發一筆財。”

 什長道:“只怕不易啊,咱們鎮西軍加上安北軍,足足擁有四十七萬人馬,但是安西軍只需不到十萬人,差不多五個人中挑選一人。”

 一個士兵道:“我有一個同鄉,他營部當文書,他告訴我,這一次安西軍西征,陛下會在軍中挑選真正的猛士,聽說是要按陌刀軍的標準選拔士兵!”

 “陌刀軍的標準?”安重陽早已聽過陌刀的傳說,聽說陌刀軍人人都是重裝鎧甲,手持陌刀,人人都是身高力壯的猛士,個個可以以一擋十,甚至以一擋百!

 “是啊!”士兵道:“選拔標準馬上就會下放下來,首先可考核耐力,全副武裝越野行軍百裡。據說還有什麽抗饑渴訓練。”

 “什麽是抗饑渴訓練?”安重陽是隴右人,熟悉沙漠氣候,當然知道西域缺水的問題。

 “就是在沙漠全副武裝行軍七天,誰剩下來的水最多,就會獲勝!”

 “白馬寺廟前,射那連勝十數場,更是目中無人,射那囂張的道:“漢兒皆鄙夫!”眾人皆怒,十數漢家豪傑上前挑戰,但皆不敵匈奴猛士射那。射那又叫囂道:“誰敢不服,不怕死的盡管來!”眾人皆怒,正在這時一名身高不足六尺的童子進來道:“某來試試!”射那一看是名童子,更加囂張的道:“漢兒無膽,小娃娃這裡沒有你什麽事,回家吃奶去吧!”童子大怒道:“蠻夷膽敢如此?某今天定要教訓教訓你!”說著猛然上前,但見那童子不及射那腋下,論體重,射那恐怕是那童子的三四倍。”

 這一日,臨湘(今長沙)書場座無虛席,兩個說書人用的是相聲的方式,先來一段眾人熟悉的《魏國皇帝驅記》作開場,熱了場以後,轉講《三國英雄譜》。而前面所講的內容,則是三國英雄譜中最著名的溫候呂布呂奉先的選段。

 對於這次西征和南征,魏國除了準備物資和軍隊之外,皇家特衛的宣傳部也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對全國百姓宣傳方面。在古代,百姓的文化素質都非常低,尋常百姓幾乎百分之百不識字,而且朝廷公文全部采取文言文書寫,哪怕是識字,只要文學素養不夠,也讀不懂公文的意思。

 在這種背景下,白話文的故事在民間擁有著非常大的市場。經過冉明剽竊,產生了大的故事輪廓,而又經過眾多文人藝術加工之後,產生了不少故事。根據冉明版本的《三國演義》進行改編的三國英雄譜就應運而生。

 冉明版本的《三國演義》對書中人物,大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藝術加工,如三國時期第一猛將呂布呂奉先,在羅版中的三姓家奴,在歷代文史家眼中,呂布就是一個勇猛無義的小人。可是冉明卻知道呂布卻是一個悲憤色彩濃重的英雄。這倒是冉明尊重歷史史實,呂布出身將門,其祖父呂浩為越騎校尉,其父呂良為騎都尉。事實上呂布和楚霸王差不多,都是軍事超強,政治弱智。生生被政治家們玩死的。

 首先是呂布勇猛無敵,在並州原中威望很高,丁原對其百般打壓,所謂的知遇之恩都是文人的粉飾,簡直就是一個屁話。至於多投各方,劉備其實也不算差,這才是三國真正的第一小人。

 歷朝歷代全部采取了愚民政策,養民與羊,所以才產生了五胡亂華的悲劇。冉明寧願養民如狼,哪怕將來會冉氏會被百姓吞噬一空,冉明也不想像明宋一樣愚民弱民,也不像天朝一樣把百姓當成傻子一樣糊弄。所以為了宣傳華夷之辯,冉明對歷朝歷代的將領和著名人物進行了藝術加工,從秦朝蒙恬到漢朝李廣,衛青、霍去病、陳湯,都專門列傳進行藝術加工。冉明不僅為呂布,同時也為公孫讚、曹操進行公正的評價。在冉明眼中,曹操是亂臣賊子,同時也是國之頂梁柱。至於袁紹則一腳踩到底。

 利用民間所熟知的英雄人名,對他們進行大規模宣傳,從而喚醒百姓心中被封塵的血性和民族國家意識。

 對於江南地區新歸附之地,由於南方文學昌盛,士族門閥遍地,士子大都自負,自然不會被冉明區區白文話故事所改變意識形態。可是那些普通百姓不同,他們大多文化程度比較低,而且在這個時代,是華夏尚武輕文的時代,民心淳樸愛國,民風質勝於文,但是卻幾乎都不怎麽關心普通百姓的教化,所以魏國的宣傳一進入到這個地方,就像一場大雨滋潤了一片暗藏種子的乾旱土地,很快就生根發芽。

 江、湘、交、廣、寧諸州,百姓的華夷觀念都被激發了出來,並且迅速形成了行動,特別是廣州和交州、寧三州,這裡在中國是南疆地區,漢人人口比例不大,各地諸胡勢力龐大,在晉朝的時候,當地官府為了避免諸胡製造事端,通常都是默許土著部落欺負漢家百姓,漢家百姓在廣、交、寧三州郡縣城池中還好些,但是在地方的百姓,每天卻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那些土著部落想搶就搶,想殺就殺,反正當地百姓打又打不過,報官也沒人理,豪強倒可以憑塢堡自守,但是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卻根本得不到保障。

 在民俗小說和道教宣傳兩重作用下,宣稱漢家兒郎為了漢家江山社稷而死,就會受到昊天的庇護,死後可升到天國福地享受萬年福澤。貢獻更大的像衛青、霍去病、陳湯、劉琨、祖逖之流,則可以封神。

 在這種背景下,在漢人豪強和士族私家為首,普通百姓為輔的各路義軍開始向各地蠻夷部落發起攻勢。

 以南方三州漢人百姓的實力,事實上是打不過蠻夷部落的,只不過此時三州境內皆有魏國正規軍部隊,鎮國軍陌刀軍如今在廣州境內而先鋒則進入了交州境內,而鎮南軍則停在寧州。百姓和豪強打不過,自然有軍隊幫助,在魏國軍隊摧腐拉朽的打擊下,這些蠻夷部落,要麽舉部投降,要麽被殺光滅淨。

 在魏國鎮西軍、鎮南軍、安北軍、征南軍四支方面軍,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消息。但是真正命令下達下來,卻和所有人想象中的不一樣。只要報名,都會準許參加淘汰選拔賽。在魏國主力四大野戰方面軍中,自願報名參加安南軍和安西軍的士兵居然高達八十七萬多將士,可是兩軍計劃編制僅僅只有十六萬人馬。幾乎要淘汰掉百分之七十多。

 由於是采取新軍軍製,軍官也采取新式軍銜。安西軍七個主力師長全部為少將軍銜,而安南六個主力師長也全部是少將,至於安西將軍和安南將軍將為陸軍中將。在這個時候,已經適應了江南氣候的征南軍和鎮南軍率先把安南軍的架子搭了起。

 可是此時征南軍和鎮南軍幾乎全體將士都不願意退出戰鬥,兩軍將士甚至自發的向冉明寫血書陳情。

 以下迫上是自古以來的大忌,當總參謀長籍羆得到這個消息時嚇得混身冷汗直流,他暗罵張溫和石越腦袋進水了,這簡直就是在作死。這個事情出來,會讓冉明如何看待二人?降爵除職恐怕是最輕的處罰了。冉明倒沒有計較將士的血書陳情的事情,此時冉明正站在禦書房的龐大沙盤前,盯著沙盤,若有所思。

 而一旁邊的宦官內侍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打擾了冉明的思路。然而就在這時,一個雄壯的武官來到冉明面前,大聲道:“陛下,雍國公、紀國公、蔡國公、陳國公到了。”

 “都已經到了?”冉明這才從沙盤上收回視線,淡淡的道:“通知他們準備好資料,朕馬上過去!”

 “是!”林黑山大聲應道。隨後利落的離開禦書房,到來前面文華殿議事大廳。

 雍國公是魏國尚書令王簡的爵位,而紀國公則是禦史大夫王寧的爵位,蔡國公則是衛將軍張艾的爵位。陳國公則是謝安的爵位。

 冉明登基之後,雖然沿用了冉閔時期的制度,不過也進行了小范圍的改革。魏國爵位制度分為王、公、候、伯、子、男六級。特別是公爵中,原來是鄉公、縣公、郡公,現在則增設國公。國公爵是次王爵位,采取上古封國名號,目前這些古國早已不存在了,自然也沒有所謂的封地,食邑什麽的也都沒有,不過全國直接折算成錢了。郡公年俸祿四千萬,而國公則是統一的六千萬錢。縣公三千萬,鄉公兩千萬,而上品候爵則是一千萬、中品九百萬,關內候爵八百萬,而伯爵則是六百萬錢,男爵五百萬,子爵只有二百萬錢。

 冉明來到文華殿議事大廳時,除了雍國公、紀國公、蔡國公、陳國公四人,還有大約五十多名高級官員。

 冉明落坐後直接道:“隨著帝國日益龐大,國事繁重,朕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所以,朕欲對朝廷官製進行改革,朕計劃成立內閣,設立首輔大臣,有首輔大臣全面負責國事,除首輔之外,另外設立負責財政管理工作的財相,負責管事全國工礦和建設的工相,負責商業貿易的商相,負責民政管相的民相,負責陸軍管理的陸相,負責海軍管理的海相。”

 其實三省六部,在古代是非常適應國家運轉的。但是古代中國只是一個農耕社會,所以國家事務也不多,但是現在冉明想要打造的卻是一個工商業的國度,這就需要講究效率了。單純成立商業部,貿易部,把工礦建設成立工業部,農業部,把禦史台拆分成立監察部和紀檢部、廉政部。把戶部拆分,把民政、戶籍獨立成立民政部、把稅收和支出管理這一聲,直接成立財政部。經過拆分和另組,此時魏國光部級部門就多達十幾個,各部主官仍沿稱尚書,副職稱為侍郎。

 在品級制定方面則是首相為正一品,而財相、工相等為正二品,各部尚書為正三品,副手為從三品或四品,各職司主事則為正五品或從五品。郡太守為正四品,縣令長為正七品,縣丞則為從七或正八品。

 這個內閣和明朝內閣有一定的出入,但凡內閣意見不統一,或請皇帝裁決。首相每屆任期為十年,可連任兩年,由全國官員推薦,推薦人數最多的一個則成為首輔。 擁有投票權力的則是郡太守主官或州刺史以及各部堂尚書和侍郎、職司主事,這樣以來,全國合法票數為,二十一個刺史部,二十一票,一百八十八個郡一百八十八票,十七個部共十七票,三十四個侍郎三十四票,六十八個司主事,則為六十八票,共計三百二十八票。

 成立內閣,稀釋皇帝手中的權力,這是冉明計劃內的事情。皇帝這個工作,在歷史上要想做好其實並不容易,冉明不像老朱,擁有無限的精力,冉明也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大明版的內閣製就湧上冉明的心頭,明朝內閣製,事實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體制,哪怕天子再混蛋,國家都能照常運轉,研究明史的人或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朝皇帝越是不作為,像成化天子因為口吃的原因二十多年不見外臣,還有那個喜歡做木匠活的天啟帝,偏偏崇禎上台,要想大權獨攬,結果還國事每況俞下。

 明朝的內閣製,其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掌控政府實權的內閣和負責實際事務的六部脫節,使得首輔可以輕易獨攬大權,大多數閣臣找不到負責的具體事務只能淪為擺設、起不到輔佐作用,而六部則因為負責事務的大臣地位降低而行事常常掣肘,結果上下溝通不暢運轉不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