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九百四十三章法不責眾不存在的
第943章法不責眾不存在的

 其實冉明在路上慢慢的走,其實就是害怕冉智會以董太后為人質,逼迫冉明,否則冉明就將會非常被動。現在冉智的麻煩解決了,冉明也沒有必要在慢慢的走路。冉明喝道:“尤義?”

 “奴在!”

 “備馬。朕要在天亮之前趕至鄴城。”

 弘始元年,也可以說是冉明正式登上權力巔峰的一年。原本天下人都以為,冉明要平定聲勢浩大的冉智之亂,最少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幾乎蔓延了兗、豫、青三州之地,十數萬軍隊的叛亂,居然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就結束了。借用一句不客氣的話說,哪怕是十幾萬頭豬,想要順利殺完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偏偏冉明乾得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失去冉智、冉裕這兩個內部不安定因素,天下間再沒有與魏國相抗衡的勢力,晉國不行,桓溫、苻堅同樣也不行。這場攪亂天下的動蕩局勢,開始得突然,結束得也匆匆。甚至讓人連遐想的時間都沒有了。不過,現在局勢也明郎了,魏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了。

 然而,冉明還未抵達鄴城,鄴城文武百官以及各大士族門閥也驚若寒蟬。要說冉智匆忙之間可以聚集十數萬大軍,有冉智在夷州的多年經營,當然這些魏國士族門閥、地主豪強也功不可沒。冉智既然身死,叛亂平定,秋後算帳也是肯定的。那些行動不怎麽光彩的士族門閥和官員都慌了。眾人急不可奈的去士族領袖,老而不死為賊的崔悅商議對策。

 崔悅出身名門,曾祖父是曹魏司空崔林,劉琨的內侄,劉群、盧諶、溫嶠的姑表兄弟。不僅官居西晉司空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劉琨的從事郎,也當過段末的佐史,後趙司徒左長史。歷仕晉、段(遼)、後趙、冉魏四國六朝,在支持冉閔建元稱帝之時,出力不小。而且又是當世有名的名士、書法家。現在雖然掛印去官,可是無論朝堂還是地方影響力都不小。

 眾人落坐之後,發現崔林經婢女再三撫胸,這才喘過氣來。事實上崔林身體狀況並不好了,現在一直都依靠人參吊命。只是再好的保養,發動機到了實用年限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崔林這才氣喘噓噓的道:“諸位的來意,老朽已經知曉。不知諸位如何應對?”

 崔悅在冉智之亂時,就感覺到了陰謀的味道,而且他還不看好冉智。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忠誠,就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特別是冉明給他足夠的禮遇,而且其孫崔宏已經進入了冉明的視線,崔氏的富貴,至少在三代之內無憂,冉智就算真正成功,給他的東西也有限,而且冉智的成功機率太小了。就算冉明秋後算帳,其實也算不到他的頭上。更何況此時他已經得到消息,謝皇后中意崔宏,欲招崔宏為駙馬。雖然說冉靜文只是冉明的養女,可是這個養女比冉明的嫡女還受寵愛,而且冉靜文在天下間名聲不小。她時年六歲,就帶其養母李氏,千裡尋父,孝義感動天下。冉靜文幾乎成了在這個時代,孝女的典型。在後世,那絕對是超級巨星,這個影響力對崔氏的助力非常大。

 張攸之是趙郡人,其乃後趙前大執宰張賓的曾孫。要說趙郡張氏在後趙石勒時期也是後趙顯赫大族。但是由於石虎篡位,趙郡張氏就被石虎打進了打壓的行列。冉魏建立,原本趙郡張氏也慢慢有了起色。可是偏偏冉明是一個後世之人,非常不喜張賓這個大漢奸,在冉明編著的《貳臣傳》中,張賓可是僅次中行悅的第二大漢奸。這樣以來,趙郡張氏的形勢每況欲下。所以在冉智起兵時,趙郡張氏可是出力不小。張攸之也是一個乾脆的性子,直接抱拳道:“還請德儒公活我!”

 隨著張攸之向崔悅求救,底下附和聲一片。

 崔悅暗暗搖搖頭,枉張孟孫(既張賓)一世英明,可其子孫卻頗為不智。明顯是一個火坑,居然還跳下去。崔悅暗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過,崔悅作為士族領袖,就是花花嬌子眾人抬,眾人給他面子,他只有兜著,否則就會寒眾人之心。

 “此事非同小可,此番大亂,我大魏損失慘重,陛下震怒可想而知。悅縱有心救諸位,圖奈何卻無力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切記切記。”說完這話,崔悅眼睛一閉,就示意婢女抬他離開。無奈之下,眾人隻好離去。

 “德儒公……”

 面對眾人的苦苦挽留,崔悅置之不理,繼續離開。

 張攸之這個員外散騎侍郎沉吟了一陣,凝聲說道:“如若吾沒有猜錯,德儒公已經作出了暗示。”

 “暗示?”聽到這話,眾人立即露出凝重之色。

 張攸之這才說道:“此次叛亂,我大魏損失慘重,這就是德儒公暗示我等,要自動捐獻家財,以平陛下震怒。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告誡我等,千萬莫抵製,試圖抗擊陛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有人卻不服氣的道:“自古以來,法不責眾。陛下總不可能把全部誅殺乾淨吧。”

 “不錯,陛下或許不可能全部誅殺我等,可是如今這種情況下,陛下挾平定叛亂勝利之威歸來,萬軍擁護,我們怎麽同心協力?”

 不過,張攸之卻不知道他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表情都一字不落的進入了冉明的耳朵。士族聯盟,其實就是一個松散的聯盟,李世民奈何不了士族門閥,可是武則天可利用分化拉攏,冷血殺戮,結果趨利避害之下,士族門閥聯盟頓時瓦解,自武朝以後,士族門閥終於慢慢消失了。

 對於一面試圖聯盟抵抗,一面卻向冉明輸誠的士族那醜陋的嘴臉,冉明只是輕輕一笑。然而,誰也沒有意識到,冉明這一次是下了狠心,雖然中國有法不責眾這一個說法,同行也是士族對抗皇權的有效武器,可是在冉明面前,這個武器是沒有用處的。因為冉明掌握著這個時代的輿論,擁有公私十數家涵蓋了整個魏國的報紙,也擁有無法書院的寒門學生為冉明造勢,冉明根本不怕這些士族詆毀冉明。更何況群眾的眼睛是雪亮,冉明所做的一切,至少比歷朝歷代皇帝都好,而且那道永不加賦的恩旨,讓冉明在百姓之間的地位非常高,誰反冉明就是與天下百姓作對,如果不是冉明壓製,光魏國那些紛紛自發起來的百姓,足以把冉智那十數萬軍隊淹沒在人民戰爭中汪洋大海中。

 冉明悄悄來到鄴城,沒有大張的聲勢,也沒有大張旗鼓。只是輕車簡從,來到鄴城景陽門的時候,景陽門那損壞的城門樓、箭樓、女牆、馬面,都在緊張的修繕著,雖然入眼之處,並沒有血肉模糊,也沒有殘肢斷臂,可是空氣中仍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似乎在訴說著鄴城發生的這場慘烈戰鬥。

 由於天氣越來越熱,王猛就擔心過多的屍體會形成瘟疫,就利用投降的降卒,挖坑掩埋掉那些經過焚燒的屍體。所有傷員,無論是叛軍還是守軍,都經過有效的救治,王猛知道冉明非常不滿魏國的人力資源,每一個百姓在冉明眼中都是寶貴的財富。在這方面王猛也非常盡力,至於那些俘虜,雖然王猛無權處置,不過在軍隊的看管之下,命令他們開挖護城河,修繕城牆,甚至在城內修複那些因戰亂損壞的民房。

 此時的鄴城,簡直就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不過,鄴城城南、城西,都是老城棚戶區,這裡居住著無數貧困百姓,這一次外圍城郭丟失,加上雙方激烈戰鬥,南城和西城幾乎三分之二的棚戶區被戰火摧毀了,王猛倒也不含糊,順便利用這個機會對城池進行大規模改造。原本那些棚戶區木質房屋,全部推到重建,一率建成臨街三層門面,後面則五間兩層小樓,兩間廂房的院子,以無償或低價轉讓給百姓。

 大量水泥,紅磚紅瓦,一旦建成,這個鄴城簡直就可以擁有後世的那種城市建築群,當然王猛是從軍事方面考慮的,鄴城太多木質建築最怕火攻,可是一旦建成那種樓房、瓦房,將不怕火攻,而且防禦能力大大增加了。

 盡管冉明輕車簡從,可是當冉明在落日時分抵達鄴城的消息也快速傳遍了鄴城內外。對於為些事情,冉明選擇了無視。不過,冉明感覺打鐵趁熱,根本來不及等次日早朝,而是隨即通知,各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參加冉明在皇宮裡舉行的宴會。

 瑤光殿,原名琨華殿,只要是魏國的老臣,無一例外,都非常清楚這是一個什麽地方。公元三五零年正月,後趙龍鑲將軍孫伏都在此埋伏三千甲士,準備襲擊冉閔。冉閔與金奴、鐵奴三人兩矛兩戟從金明門殺到鳳陽門,直到殺入琨華殿,這一路上簡直就是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冉明居然在這個地方舉行宴會,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作為冉明的心腹重臣,王猛、雄健最先抵達瑤光殿,不過二人剛剛出現,立即都被眾人包圍了,二人各自有不同的包圍人群,陌刀將軍雄健身邊大都是武將,而王猛身邊則是魏國文臣。雖然王猛文武雙全,可是在眾人眼中,王猛不是將領,而是文臣。當然作為這次平叛的主角之一,蘇林和胡光也開始進入瑤光殿,不過蘇林是出了名的不合群,進入瑤光殿後,給王猛點點頭,算是打招呼了。太尉董潤、太傅申鍾也僅僅得到蘇林一句許久不見的問候。然後蘇林就像泥菩薩一要,只顧端坐在那裡。

 這場宴會,其實不如說是冉明的摸底會,明天的早朝必須形成決議,在這裡只是通底布局。瑤光殿內,基本上大臣分為好幾波,以皇甫真為首的燕國降臣一系,圍成一個小圈子。以雄健、胡光等冉明嫡系將領系武將也圍了一個小圈子。王猛身邊也聚集一幫投靠的人,這樣以來,王猛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而是形成了山東寒門系。眾士族出身的官員,其實派系更多了,王簡、王寧都是魏國元勳,這些大臣屬於元勳派,雖然魏國元勳已經不多了,可是影響力卻不小。因為現在冉明一朝,還是元勳派的天下,掌權的都是他們這些人。冉明提拔的官員,基本上還沒有正式進入中樞,形成方面大佬。

 其次是以冉明的帝黨派系中,也出現了分類派系,寒門王猛一系,以隴右李賢西北士族一系、弘農楊暉一系,還有大量士族投靠的武將系。在魏國可不是明朝那種以文為尊的時代,一個縣令可以和一個省軍區司令平級,一個知府就敢喝斥一鎮總兵。魏國的軍人地位很高,已經超過了文官集團,當然文武不和事情自古有之,雖然冉明沒有刻意製造這種矛盾,可是文官也不願意武將獨大,所以此時的魏國文官就扮演了類似後世反對黨的角色,一旦武將子弟和其部曲有了違法亂世之事,這些文官就會像見了血的蒼蠅一樣,一湧而上。

 對於這種情況,冉明也是心知肚明,幸虧冉明沒有冊立太子。否則派系會更加多的。不過這是冉明願意見到的,派系之爭是傳統,冉明也無法改變,正所謂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這也是在冉明的可控制范圍之內。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中常侍尤義高聲喝道:“皇帝駕到!”

 所有人趕緊分列戰隊,左文右武,按照品階站隊“臣等參加陛下,陛下金安!”

 只見冉明龍行虎步,最讓眾人驚訝的是,冉明身後居然跟著兩個孩子,仔細一看居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兩個皇子跟著冉明一起出場,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冉明也不與眾人介紹兩個皇子,而是大笑道:“今日乃是大喜日,諸位當不醉無歸,開席!”

 接下來便是上酒菜、歌舞等一系列標準動作,雖然是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但眾人明顯都有些心不在焉。

 吃的時候小心翼翼,如若冉明不提喝酒,更是滴酒不沾。顯然眾人都覺得,這結果未看到,都是吃不下喝不下。冉明也是看穿了眾人的心思,但是他卻磨磨蹭蹭,弄了個把時辰,有些醉眼惺忪的時候,擺了擺手,撤去歌舞。

 眾人見到這一幕,同時精神一振,俱是暗呼道:“正戲來了!”眾人幾乎同時放下木箸,凝聲盯著冉明。

 冉明接過宮娥遞來的絲帕,抹了抹臉,而後凝聲道:“今朕倒是想借此機會,說幾件事。”眼見眾人已經望著他,冉明毫不停頓道:“嗯,第一件,朕準備在大魏境內新增一科舉製,以科舉之法取士。”

 “科舉製?”聽到這個有些陌生的名詞,眾人同時皺起了眉頭。

 他們俱有心理準備,冉明會先敲打敲打他們,連殺雞儆猴也想過了。但就是沒有想到會是用這勞什科舉製。

 冉明繼續道:“所謂的科舉制度,既開科取士,不分門第,不論出身,既可參加科考,所考內容部分為《詩經》、《尚書》、《易》、《禮》、《春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食貨志》等,以及君子六藝。”

 要想打破士族門閥對政治資源的壟斷, 只有一個辦法采取科舉制度。可是采取科舉制度也有著非常大的風險,那就是得罪士族門閥,會把他們逼反。事實上楊廣隻所以弄得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塵煙,並非什麽高麗之敗,也非窮兵黷武,更非荒淫無道,而是因為科舉制度而已。

 冉明在這個情況下,其實和楊廣並不一樣。楊廣登基的時期,士族門閥的力量太龐大了,已經超過了國家力量,可是冉明不同,歷經八王之亂、永嘉之禍、衣冠南遷、匈奴、羯、鮮卑等諸胡在北方大規模屠殺漢人,北方漢人十室九空,在這種情況下,士族門閥的力量弱到了極致。

 此時的魏國根本沒有像晉朝王謝顧陸朱張那樣的頂級門閥,太原王氏也好,滎陽鄭氏也罷,哪怕是在歷史上支持李淵造反,一下子拿出一百七十萬貫錢財的清河崔氏,此時的實力仍不強。

 各大門閥都有私兵,不過充其量只有數千上萬,裝備一般,戰鬥力掉渣的私兵,但是他們卻不像隋末那樣,把手伸到軍隊裡,在歷史上堪稱楊廣嫡系軍隊也只有十幾萬曉果。僅勉強佔了全國軍隊中不足十分之一。沒有統一思想,如臂指使的軍隊,這也是楊廣失敗的真正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