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羅馬使節
第1015章羅馬使節

 冉明深知一個道理上梁不正下梁歪,對於某些政策出台,其實初衷都是好的,可是在下面的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極大的偏差,甚至是本末倒置。

 人不能輕易妥協,否則妥協就會形成習慣,形成奴顏媚骨。特別是統治階層,更重要的是開國統治者,必須給後世留下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後世明清就形成了兩個非常典型的極端,明朝是“天子守國門,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可是“我大清”卻是既納貢又割地,不僅如此,反而無恥的自我粉飾,整個一朝簽訂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可是卻有一個非常意淫的模式“我大清某某皇帝,恩準該夷如何如何?”

 冉明也深知,所謂的民族包容政策,特別是強大的大唐是後世稱頌的典型,不可否認,大唐在歷史上非常強大,特別是武功方面,唐朝是中國古代綜合實力最強、最有影響力的王朝,一般認為“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分界嶺,但實際上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和阿拉伯帝國之間曾經有過一場血戰,這一戰不僅使唐朝喪失了在西域的影響力,唐朝的國運也由此急轉直下。而大唐由盛轉衰,都是因為臣陰胡族的背叛,在這方面吃得虧還是不少的,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怛羅斯之戰。

 戰爭初期,高仙芝率領三萬唐軍在戰場上佔據上風並掌握著主動權。但是由於高仙芝只有三萬人,而阿拉伯聯軍有二十萬人之多,因此雙方血戰五天,始終無法分出勝負。第五日傍晚,葛邏祿部番兵突然背叛唐軍。背叛的葛邏祿部悄悄從背後包圍唐軍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系,阿拉伯軍隊趁勢出動精銳騎兵向唐軍步兵發動猛攻。高仙芝受到佔有絕對優勢兵力的阿拉伯軍隊與葛邏祿部的兩面夾擊,無力支撐,終於潰不成軍。

 最強大的大唐因此失去了中亞的控制權,就連李白的故鄉碎葉城也丟了。當然對於這種情況,大唐吃的虧並不止如此,還是安史之亂。所以冉明非常吸取大唐的教訓,對仆從軍的使用方面,平時非常慎重。不過最關鍵的,冉明采取的民族同化政策,和歷史上並不一樣。不過倒和後世的美國的移民政策相似,隻吸引各國精英。

 明面上,冉明只是教訓六皇子冉曻,事實上冉明的訓話很快就會傳出去,讓各級官員明白冉明的真正意圖。魏國的民族同化政策是以華夏民族為主,這個同化政策並不是犧牲主體漢民族的利益,而是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主。

 這個不是因為冉明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也不是冉明是一個民族極端憤青,而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把問題看得更透徹,看得更遠。外聖內王是統治中國數千年的統治原則,可是在這種原則下,並沒有得到那些胡人的真正認同感,反而每個中原王朝勢力衰弱,他們就會露出爪牙。歷朝歷代最喜歡做的就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極力打壓漢族這個主體民族,極力討好其他少數民族,漢人繳納最多的稅,享受最差的待遇,然而偏偏這種佔據著一等國民最惠待遇,卻做得很鬧心。

 冉明其實並不願意在這個方面多費心思,有些事情可以做,卻不能真正寫成法律或說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國情的潛規則。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就像塞翁失馬一樣,有壞的一面,也就有了好的一面。美國的人種政策雖然不平等,可是卻吸引了無數精英像飛蛾投火一樣投奔美國。冉明就是采取這種政策,在政策上偏袒國民,從而吸引各族各國精英的效忠。記住,魏國的民族政策並不是按照血緣關系進行劃定的,而是按照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和貢獻,不少真正的漢家苗裔卻享受著魏國歸化籍的待遇。

 冉明其實想把皇家平民化一點,可是卻在魏國遭受到了極大的阻力,不少大臣都跪著死諫,冉明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心思,就像這次出行,冉明十多個嬪妃二十多個子女,儀仗、護衛、宮娥、宦官就多達四千余人,光運輸糧草的重型載重馬車就多達五百多輛,除了糧草,還有大量的帳篷,桌椅,毯子被褥,油燈,馬桶這些東西仍然裝了一百多車。幸虧魏國的交通,特別是洛陽到鄴城的交通,高速公路已經全線貫通了。否則光運輸這一項就要耗費不少民力。

 過了半晌,六皇子冉曻迷迷糊糊的道:“父皇的話,兒臣至今仍沒有完全明白。先生教導曻要泛愛眾,仁者愛人。聖人要求我們愛我們身邊的人,親近那些賢德的人,尊老敬賢孝雙親。”

 聽到這話,李靜姝的臉立即就紅了,不知道是氣的,還是急的。看到冉明勃然大怒的樣子,此時仍余怒未消,冉曻此時不應該繼續這個話題,說得越多,反而錯得越多,如果不是畏懼冉明,李靜姝此時很想上去捂住兒子的嘴。

 “曻兒,聖人的話是沒有錯的。”冉明出奇的沒有生氣,而是認真的和冉曻講道理:“儒家思想提倡仁愛,“仁者愛人”。仁愛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仁是一種普遍的愛。應該泛愛大眾,提倡博愛。孔子認為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行仁政的方法。但是你不能光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我們也不能因為看著別人可憐,就同情心泛濫。就像剛剛那幾個胡人,他們因為自己的失誤,撞翻了菜農的菜車,菜農全家都需要這些菜生活,如今菜車翻了,特別是車上還有不少雞蛋,全部都摔碎了,菜農損失很大,生活也因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難道那幾個胡人不應該因為他們的過錯而付出代價嗎?賠償是必須的,每個人無論初衷如何,犯了錯就要承受錯誤的懲罰。”

 冉曻又道:“可是先生說,不知者無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不知者無罪,其實這句話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冉明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總不能一句因為不知道,就把殺人的過失全部揭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是那幾個胡人改了嗎?撞壞別人的東西,即使沒有錢賠償,那就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爭取得到別人的諒解,而不是自恃身份,囂張跋扈!”

 冉明這個時候發現自己的六兒子簡直就是一個神童,才六歲還是懵懂無知的年紀,恐怕連字都認不了幾個。如今冉曻卻已經熟讀了“千字文”、“百家姓”以及《弟子規》,就連《中庸》、《大學》《論語》也有涉獵。

 三代培養一個貴族,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愛和文章文化。冉曻區區六歲年紀,從他的談吐來看,顯然是下過功夫讀過書的。李靜姝在培養兒子方面顯然是下了苦功夫。否則,就算一個窮人驟然爆發,要學富貴人家的派頭,也不知道該怎麽學。也就只知道大魚大肉,見天可勁兒地造罷了。

 不過,冉明卻不喜歡自己的兒子這樣,兒童時期就應該無憂無慮的玩耍,盡管冉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們開始產生了爭奪自己那張位子的念頭,不過他們絕對不清楚,冉明將來會把制度盡可能的完善,留下一個空殼子皇位,成為整個魏國所有民眾的精神領袖。

 冉明笑道:“曻兒看樣子讀了不少書,可曾明理?”

 冉曻一聽冉明考校他的學問,頓時顯擺起來。冉曻道:“君子之道當以親賢人遠小人。”

 冉明道:“何為小人?”

 冉曻則答道:“品性卑劣是為小人,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冉明聽了這話感覺有點頭疼,古代因為沒有標點符號,所以文章的意思很容易被歪解,比如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答案。女人和小人聯系在一起,反正一句話,女人和小人一樣都是不可親近,不可信任的。但是事實上呢後世論壇也有過類似的爭論,女人不僅包括妻子和女兒,同時還包括母親,《論語》中這句話將女人和小人聯系在一起,豈不是說,孔子的歧視女人歧視自己的母親,是個忤逆不孝之人?當然這樣解釋,絕對是讓儒家沒有辦法反駁的。

 聽到冉曻與冉明對答如流,李靜姝也感覺非常欣慰。然而就在這時,冉明卻道:“曻兒,你這句話理解錯了,小人,指的則是小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孩子和小孩子一樣,都需要人疼,需要關心。女人就跟小孩子一樣,過於寵溺她會恃寵而驕,不理她又會心生怨氣。所以,這個時候,教育最為重要了。女人和小孩子都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小人,就是小孩子。並不是指品行卑劣之人,也不是不指粗鄙賤民。孔子又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從這句話來看,孔子也是貧苦出身,自然不會鄙視普通人。”

 別說冉曻了,就連謝道韞和李靜姝都聽得目瞪口呆,很多道理他們今天還是第一次聽到,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離經叛道,可仔細一想,卻越想越有道理,竟不知道該如何辯駁。別說六歲的冉曻了,即便是大才女謝道韞,也不知道該如何回嘴。

 事實上並不是冉明有多麽博學多才,對於文化的理解,冉明並不擅長,不過後世卻有一個節目叫《百家講壇》,無論何種理論學說,在裡面都講過,只要認真的聽一次,比看一百遍書都管用。

 這時整個大駕玉輅內只剩下冉明教導冉曻的聲音,不過此時眾人心思各異,特別是謝道韞,感覺冉明有點偏心。冉明既然這麽博學,為何不親息教導兒子?反而讓那些不學無術之人教導冉昀?

 突然大駕玉輅外響起了林黑山的大嗓門:“陛下,臣有事要啟奏!”

 冉明隻好停止顯擺,起身道:“上來說話!”

 林黑山道:“陛下,那幾個胡人?”

 “那幾個胡人怎麽了?”冉明不解的道。

 林黑山道:“那幾個胡人的身份確定了,他們都是拜佔庭帝國的使節,據說有要事見陛下!”

 “拜佔庭帝國的使節?怎麽可能?大魏何時與拜佔庭帝國建交了?”冉明此時更加疑惑。

 李靜姝道:“陛下,此事臣妾身略知一二!”

 “哦!”冉明道:“怎麽回事?”

 李靜姝面色一緩道:“永和三年(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攻破成都,從遣使經成都抵達西涼,正式與拜佔庭帝國建交。”

 謝道韞道:“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同大秦(古羅馬)帝國有往來。他們稱中國為賽裡斯國,意思是“絲國”。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日趨繁盛,中國與羅馬的貿易關系越來越密切。三國曹魏增辟了與羅馬交往的新北道,由玉門關轉向西北, 通過橫坑(今庫魯克山),經五船以東轉西進入車師前部(哈拉和卓)。然後,轉入天山北麓,穿越烏孫、康居、奄蔡,便可渡黑海或越高加索山脈和羅馬帝國相通,最後到達帝國的新都拜佔廷。”

 冉明道:“既然是使節,就讓鴻鵠寺接待吧!”

 “不過!”林黑山遲疑的道。

 “不過什麽?”冉明問道。

 林黑山道:“他們據說帶來了西域的情報,與社稷攸關。”

 “什麽?”冉明道:“西域難道有什麽變故不成?”

 冉明最終還是決定接見這幾個拜佔庭(羅馬)帝國的使節,並且讓海倫娜做翻譯,沒有辦法,冉明可不會意大利語,再說古羅馬語與如今的意大利語有非常大的區別。為了不讓自己的鼻子受罪,冉明命人將幾個使節清洗一下。

 在這個時候,羅馬人身上的異味非常大,冉明可受不了。其實不光冉明,恐怕所有的人都難以忍受這種折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