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二百二十二章3公之上
第222章三公之上

 “桓溫肯定明白中計,回師支援襄陽。新野是南陽至襄陽的必經之路,隻要桓溫回師,西路騎兵則立即自宜城北上,東路伏兵可以齊出,西路騎兵反覆衝殺,桓溫必敗。桓溫主力喪失,荊州可輕取之。不若取荊州,晉同樣會忌憚大魏,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荊州,同樣會陷入久戰!”

 冉閔道:“下策行險,中策是兩虎相爭,皆不可取矣!不知道景略的上策是?”

 冉閔心中仍有一份對晉朝的感情,不想對晉朝動手。如果不是冉明苦勸,甚至他連名義上屬於晉朝、實際上的藩鎮崔通、魏統他都不想動!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的是,王猛也和諸葛亮一樣,沒有出山時,心中就有了一個格局,以關中為基業,以四關據敵,坐看天下風雲再起,等中原諸候國爭得頭破血*疲力竭之時,就可以像秦朝出關一樣,橫掃天下!

 在平行的歷史上,桓溫與王猛捉虱談天下,王猛提出了取關中,奪天下的設想,可是桓溫沒有同意,結果與這位大才失之交臂。如果冉閔願意取徐揚、或荊襄,王猛恐怕不會繼續說下去了,但是冉閔因為顧及晉朝的內心深處的情感,不選擇與晉為敵。反而正對了王猛的胃口。

 王猛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興奮,略一沉凝,從容的道:“以猛之愚見,無論陛下取徐揚、還是奪荊襄,都有優劣,所以不必介懷,但是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

 王猛手中的指揮棒定格在沙盤上的關中處:“八百裡關中平原,北部有蕭關可以據險而守,西有大散關、南有函谷關,東有潼關、金鎖皆可以作為屏障,關中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乃作為基地的最佳所在。十數年況且戰火未波及關中,如今關中仍有近百萬漢人,加上氐秦倒行逆施,橫征暴斂,不得民心,陛下若取關中,隻要王師所至,定會一呼百應,況且膠東王殿下,先前已經取得函谷關、潼關,現在大魏佔據著先天優勢,東、南兩路門戶大開,關中氐秦已經所據,取關中,方可以一戰而就,成就千古霸業!”

 聽到這裡,冉閔可是非常動容,也同時對於王猛的才智大為驚異。

 “先生大才,賽武候李農不及先生萬一矣!”冉閔上前,衝王猛深深的一鞠躬。

 冉閔的舉動嚇了王猛一跳,冉閔是誰,那可是魏國的皇帝,哪怕名不正言不順,可是人家的天下是他三千家兵,一刀一劍拚出來的,亂世草莽出英雄。如果說石勒是千古以來以奴隸進階為皇帝的第二人,而冉閔則是以第二人。十一歲喪父,十二歲從軍。聽有今天的成就,全絕對依靠的是自己的本領。

 王猛趕緊躲開道:“陛下,王猛何德何能,這如何使得,折殺微臣矣!”

 冉閔在禦書房是一體的,和外面的書架、沙盤展示廳隻隔離了一道屏風,正巧這個時候,冉明也醒來了。突然聽到冉閔的話,腦袋一下子清醒了。

 “怎麽回事?冉閔想截糊嗎?”冉明此時睡意全無,一下子跳了起來。冉明捏手捏腳,來到屏風處,側耳傾聽。

 冉閔接著道:“以先生的才智,為膠東相太屈才了。大魏尚書右仆射(副丞相)尚有空缺,不知先生能否屈就?”

 聽到這話,王猛怦然心動。但是隨即一想,卻為難了。

 先不說冉明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依師禮待之。還有冉明雖然對他禮遇有佳,不過卻同樣重用士族,在執政理念上,冉閔和冉明仍有很大的差距。

 論出身,王猛隻是寒門,如果是武將,倒沒有什麽。反正大部分武將都是寒門出身,大家都一樣的出身,大哥不嘲笑二哥,誰也不說誰。

 可是文臣則不同了,以劉群是中山劉氏、在這個時代可以是太原王氏比肩的一流豪門。還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溫氏、范陽盧氏、聞喜裴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關中張氏這些一流的士族門閥子弟充斥著朝堂。

 王猛以寒門進仆射職,恐怕會被這些士族官員所不容。

 別說做事,恐怕以後連自保都難。

 王猛想到這裡,隻好婉拒了冉閔。

 看到王猛不受尚書仆射職,冉閔難免失望。

 不過,在屏風後面的冉明卻大大的松了口氣。

 以冉閔的功夫,自然不難聽出屏風後面的冉明已經醒了,不過他也沒有點破。

 但是冉閔此時也更糾結了。

 他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冉明提出的策略解決了困擾他的士族捉襯難題,王猛又給出了他的魏國戰略布局。隻要取得關中,魏國就真正的統一的北方,無論燕、代、秦、涼都將不足為慮。

 可是冉明卻為冉閔當作質子送到建康。作為一個父親。冉閔感覺自己非常愧對冉明。作為一個皇帝,冉明為魏國立下如此汗馬功勞。冉閔難免有飛鳥盡、良弓藏之嫌。

 別說顧及天下人對自己的看法,哪怕是自己良心的一關,冉閔都過不去!

 冉閔在心中想著,應該怎麽補償冉明呢?按照冉閔的想法,他想將膠東國再加上長廣郡、齊郡大部,建齊國,封齊王。

 可是想到朝堂上的大臣們的態度,冉閔不得不遲疑了。

 加爵位,肯定會受到百官的抵製,若是什麽都不做,冉閔又感覺對不起冉明。

 冉閔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如何補償冉明。隻好道:“明兒,為我們大魏立下赫赫戰功,雖然明兒是朕的兒子,但是有功就要賞,方可堵眾人悠悠之口。關於賞賜,先生有何高見?”

 “此乃陛下家事、當由陛下決斷!”王猛因為是冉明的老師,反而不好說什麽。

 冉閔想了想道:“膠東國新建,而魏國卻國庫空虛,財物賞賜,朕縱然有心也無力。不過,可以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明兒出來吧,朕知道你醒了!”

 冉明像一個偷食的小孩子,被大人發現了,不好意思的道:“父皇!”

 “膠東王冉明聽旨!”

 冉明、王猛立即跪地。

 冉明道:“兒臣接旨!”

 “大魏皇帝詔曰:茲有膠東王冉明,先以弱師克強旅,敗燕國虎狼之師。又輕兵斬段賊定青州,戰氐秦與洛陽,奪函谷關、潼關,開疆豫、洛、敗桓溫,大功於社稷。特遷膠東王為大魏國柱大將軍。”

 “柱國大將軍!”冉明聽到這裡,頓時愣住了。他非常清楚,這個時代原本沒有柱國大將軍這個官稱。在平行的歷史上,後燕皇帝慕容垂燕元元年(384年)置,從此柱國大將軍就成為長達二百年南北朝混亂的政治舞台。

 由於柱國大將軍位高權臣,位在三公以上,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權力極大,更沒有製衡措施,從此因為此職滋生了許多雄心勃勃之輩。

 爾朱榮、宇文泰、高歡、爾朱兆,任何一個成為柱國大將軍的人,都是歷史聲明顯赫的人。自從有了柱國大將軍,所謂的九錫,也就變得不值錢了!

 冉閔還以為冉明不明白柱國大將軍是何要職,於是解釋道:“柱國大將軍,國之砥柱矣,從一品銜,位列三公九卿之上。名義上可節製天下兵馬。”

 冉閔接著又道:“擢升膠東王冉明開柱國大將軍府,行三司之實。可募親兵家將三千人馬。其軍費自俸祿中自撥。”

 冉閔提出這一條,主要是看太子冉智的態度上,自從關於冉明五十七妾的髒水開始。什麽彈劾、逼宮的事情都出現了,不可否認,這裡面都有冉智的影子。

 冉閔也理解太子的心思,這是深深的忌憚冉明。對一個人保持如此的忌憚,冉智沒有理由不效仿晉朝的八王之亂,為了權位,手足相殘。讓冉明保持三千親兵家將,以冉明的能力,哪怕冉智想奪冉明的性命,冉明也可以依靠這些兵馬,逃出升天。

 當然, 讓冉閔很不舒服的是,太子太猖狂了,有點目中無人的架勢。

 冉閔正值壯年,他就開始跳出來培植心腹,拉攏百官,長此以往,讓冉閔情何以堪。也正是因為這樣,冉閔開始對太子心生不滿。相較之下,冉明比冉智要明事理,曉進退得多。

 正是因為冉智急不可奈的想削弱冉明,還進一步想置冉明與死地,讓冉閔產生了利用冉明,製衡冉智的心思。既然冉明無意朝常,無心過問政事,隻想做一個單純的軍人。冉閔倒做了一個順水人情。

 如果要用語言形容柱國大將軍的職能,和慕容垂的柱國大將軍不同,這個柱國大將軍,職能可是類似於後世共和國的高官,直接統領天下兵馬。

 冉明怎麽也沒有想到,冉閔會有如此魄力如此信任他。

 就在這時,冉閔話鋒一轉,“膠東相王相忠誠可嘉,文武兼備,輔佐膠東王定青州,克燕複冀,大功於社稷。為表彰其功績,特進爵據壽亭候,食邑三百戶,另賜東安坊府邸一座,宮娥美婢女十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