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二百三十七章人口問題
第237章

 冉明離開廣固,向膠東國國都不其城進發。不其城,也就是後世的青島。

 一路上,最開心的人,莫過於陳應了。

 陳應負責招待金奴與鐵奴,陳應就打著招待二人的名義,每天胡吃海喝。要說金奴與鐵奴,還真是大肚子漢。

 二人食量驚人,每一餐都要吃掉兩隻肥雞,或者五斤羊肉,加上十個饅頭。或者喝下五斤面的湯餅。他們任何一人一頓的飯量,放在後世可以頂上十個壯漢一天的飯量。

 不過,冉明也不是差錢的人,就算金奴和鐵奴再能吃一百倍,冉明也養得起。

 ……

 永興四年五月十一,冉明到達膠東國國都不其城!

 可是在這個時候,整個縣城非常殘破,擁有常駐居民約一千八百余戶,八千余人。說它是一座縣城,有點勉強,除了有一丈高,勉強能防野獸的夯土城牆以外,城內基本上看不到一座新一點的房子。

 這還是經過王猛經過一年時間發展後的結果。

 如果時間重回一年之前,不其城僅一千六百余人,城內居民不足七百人口!

 現在的膠東國和歷史上並不一樣,按照地域,包括膠東半島全境,像煙台、威海、萊州、青市、嶗山、萊西、海陽、即墨、萊陽等地,都是其國。

 然而,此時冉明治下僅十余萬人口。十余萬人口,在那麽大的一塊地方,基本上人口密度還沒有後世的新疆大。

 在任何時代,要想發展。人口都是最基本的要素!

 冉明最頭疼的不是膠東國百廢待興,而是缺少人口。

 整個膠東國相當於青州三分之一的面積,達五萬余平方公裡,但是人口,僅為後世千分之一。

 人口,直接製約著膠東國的發展。

 另外此時青州還有數十個民族,胡人,也是目前青州較大的力量。

 其中段部鮮卑實力最強,另外還有什麽烏丸,匈奴、東胡人。段部鮮卑自從段龕死後,段羆成了新任首領,然而段羆比段龕更有頭腦,手段更是靈活,在段羆借著以段部基礎力量的疾風營參加了對燕國幽州之戰,段羆趁機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之下,直間或間接吸收了數萬鮮卑人。

 現在段部鮮卑已經突破了十二萬人口。雖然冉閔將疾風營駐防在榆林附近,用來威懾代國的拓跋部。

 軍民力量分開,這並沒有讓冉明放心,相反他則更擔憂。

 呼延群也效仿段羆,在幽州收降了五六萬匈奴人。呼延群則更聰明,他招降了匈奴人,以青壯婦女和孩童居多,現在還沒有什麽,等這些孩童長大,婦女和呼延群的部將士結合,就會生出更多的匈奴人。

 冉明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隱藏在暗中的民族矛盾。

 漢人被胡人欺壓了數十年,那種毀家滅族的刻骨仇恨,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避免的。突然,冉明腦袋中靈光一閃。

 “自己真是庸人自擾。眼前不是一個最合適的人嗎?”

 王猛就很好的緩解了氐秦的內部矛盾,讓秦國在短短二十年中,從一弱國,一舉成為橫掃北方的大帝國。

 冉明道:“先生能否為孤解惑?”

 王猛微微一笑“殿下可是憂心轄下之地,各族不能和平共處!”

 冉明點點頭。

 王猛道:“這個問題,定要慎重處理,一個不慎,則易引起強烈的反應!臣思來想去,若緩解民族矛盾,唯有捐棄前嫌,將其他諸族與我漢民同等待遇,授予土地,教導耕種。同時,要立法,緩緩限制其首領權限!”

 冉明道:“諸胡現在都是奴隸制度,首領就是奴隸主,所有部眾都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若是如此,豈不是逼他們造反?”

 王猛點了點頭,自信的道:“此事當緩緩圖之,用殿下的話說,就是溫水煮青蛙。我們先規定漢胡公平待遇,無論漢胡,必須依法納稅,這些稅款,不得由其首領代交,而是讓他們在各自的官府,親自去交。不交稅款,一律按抗稅處理,不論胡漢,必須經過官府嚴肅處理,以示官府的威信。而且不論其部落首領如何阻撓,千萬不要讓其首領,私自處置犯罪的部眾,久而久之,這些胡人就會只知道官府的法律,而不畏懼首領的權柄。”

 冉明點點頭,“胡人皆生活貧困,讓他們見識到我們漢人的繁華,享受到我們的衣食住行,讓他們自覺向往我們漢人的生活。對還有說漢話,識漢字,久而久之,我們就無漢胡之分了,所有魏國百姓,就是魏國人,都是漢民!”

 對於民族問題,冉明沒有多言,因為他並不擅長這個領域,在這個領域,王猛才是專業人才。

 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來做!

 冉明仔細的聽著王猛的安國十三策,從土地分配、稅率設置,徭役、納稅、兵役、教育、基礎修建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應對之策。

 王猛的提出的問道很尖銳,解決之策也很圓滿,就是冉明這個後世之人,擁有了一千七百多年的知識,也沒有找出什麽漏洞。

 接著,王猛說完了安國十三策,又開始拿出一張圖紙,這是將來的膠東王國國都不其城的規劃圖,按製膠東國是魏國的一等藩國,國都不能超過鄴城。

 鄴城是逞長方形,東西長七裡,南北寬五裡。周長二十四裡!而不其城則最高能達到周長十八裡。

 當然,這隻是城牆以內的內城。城郭不算在內。如今的不其城,南北則八百步,東西七百步,城牆在兩丈八尺,以夯土為牆。

 冉明打量了下圖紙,整個不其城東西五裡半南北三裡半,擁有四座城門。城牆高三丈兩尺,設置三十六座哨樓,引東海之水,在外圍開挖一道寬十五丈的護城河!現在的不其城城的百姓和居民,全部遷出,這裡將經過重新修繕,作為內宮城!

 膠東王宮的所在地。現在城中校場,則開建銀安殿!對於這些東西,冉明也不太懂。不過冉明疑惑的道:“景略,我們膠東國初建,百廢待舉,到處都需要使用錢糧,如果建築這麽一座新城,恐怕不下三萬金吧!不如國都新城,緩緩再建!”

 王猛道:“殿下仁慈,不過,正因為我膠東國初建,要讓六夷臣服,必須顯示殿下的力量。方可一勞永逸。”

 冉明的思維有點跟不上王猛的節奏,“這修建王都,和臣服六夷有什麽關系!”

 王猛沒有回答冉明的問題,反而反問道:“以殿下所觀之,此城需要多少時間方可完成?”

 冉明暗想,如此沒有重要機載“如今,我們膠東國民力匱乏,僅僅能抽出八千民夫,已經頂天了,加上耕種、各大工坊需要人力,至少需要兩年,或者三年之久吧!”

 王猛道:“如何如何彰顯殿下有如神助的本領,如何能讓六夷臣服?猛只需要五千民夫,外加殿下的點石成金之法,多則三個月,少則兩個月就可以把此城建築起來!”

 王猛接著又道:“若要膠東國安定,就必須建此城,以示殿下得神助!”

 冉明想也沒有想明白,反而他相信王猛,就給了王猛足夠的權力,讓王猛全力施為!

 冉明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人口問題,必須冉明自己解決。也有人曾戲言,給我一個女人,我可以生出一個民族。這其實是一個長期工程,一個正常女人,一生之中大約可以排除四十五枚卵子,但是最合適生育的年齡,卻是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即使每年一個孩子,最多一生之中,生育十個孩子已經頂天了。

 但是,依靠生育實在太長。

 從一個嬰兒出生,到可以成年。需要十八年,也需要投入極大的資源去撫養這個孩子,關鍵這個時代嬰兒夭折率驚人。

 冉明沒有考慮鼓勵生育政策,畢竟生活沒有壓力的時候,每個人都願意繁育後代,但是自己活不下去的時候,憑什麽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

 為了吸引人力,冉明又開始把吸引流民的事宜掌在手中。

 他命令大魏商盟各大商隊,在行商的過程中,遇到流民,就鼓勵他們遷移在膠東國。並且讓商盟先行墊付流民路上的花費。

 當然,這些事情不是用嘴說的,冉明可知道這些商賈的為人,個個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沒有利益,他們是不會買冉明的帳的。

 冉明親手寫了一封信,信上隻有“有樁富貴,有意者來之!”

 商人趨利,自古有之。

 僅僅五天剛剛過,華夏商盟各大理事,包括冉明的嶽父劉原在內,都齊聚集不其城!

 此時不其城已經開始興建,冉明將眾人引至不其山上的臨時行營內。

 張詢,劉原等眾商賈看到冉明倒頭便拜“參見膠東王殿下!”

 冉明上前,扶起張詢和劉原,對二人身後的眾人道:“日前,明在睡夢中得神人授奇術,醒來一試,頓時大喜過望。若得此術,天下財富,可盡皆我所有。諸位都是孤王近親之人,有福則當共享之。所以苦苦等候諸位,今見諸位,甚為心喜。大事可成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